––基础设施建设三年累计支出112348万元,筹融资工作取得新突破,撬动银行贷款79540万元,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加强城市建设,基础设施迈上新台阶,落实为民办实事工程,实现了“急民之所急、想民之所想、办民之所需”。
––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出发点,三年来,财政拨付资金3亿元,解决了企业破产、失地农民保障等11项关系民生的历史遗留问题。
––财政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完善了市区财政体制、区乡财政体制,深化了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政府收支分类等财政管理改革。规范公务员收入,推行职工取暖补贴货币化改革,改变了多年来福利取暖问题上的苦乐不均状况,财政资金使用更加公平、公正、透明。全面加强基础工作,建立了财政综合信息平台,实现了财政信息化建设的飞跃。加强会计人员培训与会计工作检查,财政法制建设得到加强,依法理财水平进一步提高。
总之,过去的三年,财政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税源结构不尽合理,缺乏稳固的支柱财源,收入增长后劲不足。二是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煤矿、非煤矿山关闭使我区减收增支压力巨大。三是公共财政体系有待继续完善。四是政府债务管理有待加强,财政偿债压力较大。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二、2007年财政预算草案
根据××市财政工作会议精神和区委、区政府对财政工作的总体要求,结合现行财政体制,参照我区2006年财政收支完成情况,2007年财政预算草案编制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壮大财政实力,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公共财政体制,实施稳健财政政策、推进各项财政改革,加强体制创新、管理创新、措施创新,提高执政能力,促进全区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我区2007年财政收支预算主要安排情况是:
(一)财政收入预算安排
根据我区税收发展态势,按照积极稳妥的原则,确定了2007年财政收入预算。
(二) 财政支出预算安排
根据财力情况,按照“统筹兼顾、量入为出、确保重点”的方针和实施稳健财政政策的要求,确定了2007年我区财政支出预算。
2007年的财政收支预算编制,在收入上考虑了各项收入的增减因素,在支出上保证了基本需求,充分体现了政府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着力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实事求是的,经过努力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三、立足科学发展,完善公共财政制度,确保圆满完成2007年预算任务
一是建立收入增长新机制。进一步涵养和壮大财源,优化财源结构,努力做大财政“蛋糕”。支持工业经济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加强税源建设,强化收入征管力度,突出抓好重点税源户的征收管理。加强非税收入管理,抓好非税收入的组织工作。
二是构建财政支出新格局。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财政支出向“三农”领域倾斜。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推进新能源综合利用;加大农村养老保险投入,解决农民“老有所养”的问题。财政支出向困难群众倾斜,重点关注弱势群体的生活、医疗、子女教育等问题,确保低收入群体生活需要;积极创造就业岗位,增加居民工资性收入。财政支出向公共事业领域倾斜,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提高教育公用经费标准;加强公共医疗卫生建设,着力推进公费医疗改革。
三是开创财政运行新局面。推进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启用新的政府收支科目编制预算,实现新旧科目转换平稳过渡。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完善定员定额管理体系,加强专项支出项目库建设,进一步提高预算的透明度和完整性。推动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向纵深发展,扩大集中支付试点范围。继续完善政府采购制度,健全政府采购管理机制,扩大政府采购规模和范围。全面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非经营性资产管理,实现行政资源效益最大化。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