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扎实推进。1996年,深入开展国有资产产权登记、资产评估、清产核资、产权变动审批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指标的测定工作。1997年,全面完成了国有资产统计报表和产权登记年检工作,完成了1996年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考核和1997年保值增值指标落实工作,积极开展集体企业清产核资试点。2001年,认真贯彻落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有资产流失查处管理暂行办法》,强化产权登记年检、资产与财务信息等基础性管理工作,积极支持国有企业改组改造。2002年,按照产权监管要求,认真做好国有资产的产权界定、产权登记、年检换证、股权管理、资产统计、资产评估等工作,同时按照国有资产处理实施办法,认真做好破产、租赁、承包、股份、联合企业的清产、核资、签约、交接等事宜,采用融资、融技术、土地换项目等方式,积极盘活现有资产存量,防止国有资产流失。2003年,积极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年度检查工作,基本摸清了家底,同时进一步加大国有企业的改革力度,以建立现代产权制度为核心,积极支持企业的改革、改制工作。2003年,制定出台《泽普县预算单位清产核资实施方案》及清产核资办法、资金核实办法,对全县54家预算单位开展清产核资工作。2006年,严格按照《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要求,进一步加强各类国有资产的管理。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稳妥推进。2005年我县被自治区批准列入自治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同年11月,又被列入国家级试点县。2005年我们按照政策要求,推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改革试点,当年全县参保人数83475人,代收医疗基金2036790元,地方财政配套87万元,突出解决农牧民看病就医问题。2006年根据新政办发[2006]5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健全完善了相关实施方案和实施细则。2007年根据按照政策规定,又提高了对参合农民的补偿,降低了参保农民的缴纳比例,让参合农民真正享受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带来的实惠。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扎实开展。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2003年秋季开始,为农村特困生提供免费教科书,对有农村户口的农牧民子女和城镇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员的子女实行免收学杂费。同时,按照自治区与县两级财政按比例分担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资金。2006年起,我县中小学校(除高中阶段)都属农村义务教育,所有学生都享受到“两免一补”的政策。深入贯彻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根据地区财政局2006年春季农村义务教育保障经费资金分配数额,按比例足额划拨了应承担部分,将农村义务教育保障经费资金拨入教育局,教育局根据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制定了资金分配方案,并在当月将此项资金全部拨付各中小学校。
——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一是建立并逐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建立了失业保障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两条保障线”;建立了行政事业、企业、农牧企业等单位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规范了社会救济制度特别是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险制度。二是扩大了社会保障筹资体系。依法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推行基本保险和失业保险,加强了资金的征缴力度和清欠力度,提高了征缴率,提高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的比重。三是逐步建立了社会保障管理和支付体系。明确了政府在社会保障上承担的责任,规范社会保障资金的管理制度,建立财政监管和社会监督制度。
——乡镇财务管理改革规范运行。2003年,选择条件较好的乡镇进行乡镇财务管理改革试点,对乡镇本级推行“零户统管”、对行政村推行“村财乡管村用”。2004年,全面推行乡镇财务管理制度改革,制定出台《泽普县乡镇财务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在全县10个乡镇实施财务集中核算、集中管理,认真界定乡村赤字债务,明确了消赤减债责任,同时认真清理缴销财政票据,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统一支出项目和标准,乡村财务监管水平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