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亲戚朋友及律师的挑动和唆使。有些案件,当事人对裁判结果及法官个人都没有意见,但当事人的一些亲朋好友、代理律师却出于考虑一些个人利益,挑动、唆使当事人去上访举报。
三、解决法院干警被投诉举报、诬告陷害、威胁报复问题及关心保护干警的对策和建议
(一)对策
1、加强学习教育,强化廉政意识。做好教育、预防工作,使我们干警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不做违法违纪之事,不因工作失误和违法乱纪被举报,不因违法违纪被查处,不因工作失误而被追究责任,本身就是对干警的最大关爱和保护。结合法院工作及法官职业特点,要抓好政治思想和廉政教育,构建“四不为”机制。一是要结合解放思想大学习大讨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等主题教育活动,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保持高度的政治意识、廉政意识。二是教育干警在实际工作中要切实维护好人民的权益,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利益观。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从人民满意的地方做起,从人民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从而提高当事人和人民群众的满意度,降低当事人和群众的信访投诉举报,达到治本的效果。三是进一步加廉政教育和法官职业道德教育。不断强化自律意识,增强法官职业道德修养,构筑牢固的思想道德防线,做到拒腐蚀,永不沾。如去年至今,xx市中级法院加强了教育预防工作,群众对中院干警的信访投诉举报下降了xx%。
2、改进审判作风,树立良好形象。要切实改进作风,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法官掌握着人民赋予的审判权,人民寄予的期望很高,是人民时刻关注的焦点,如果作风有问题,形象不佳,就不可能客观公正地化解矛盾纠纷和实现司法为民。所以要进一步端正审判作风和司法形象,为民掌好权用好权。一要关注民生,对人民富有同情心,树立人民法官为人民的执法观念;二要有正义感,保持中立,注意实体、程序和形象的公正;三要破除高高在上,漠视群众权益的思想,强化以人为本,以民为先的观念;四要克服官僚主义、本位主义、个人主义思想,耐心细致做当事人的工作,杜绝“冷、横、硬、推”的现象
3、增强干警素质,加大能力司法。通过提高干警的司法能力,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消除和减少当事人投诉举报裁判不公、久拖未结。加强政治、业务学习培训,提高干警政治理论和法律水平。要求法官对法律有深刻理解,了解社情民意,熟悉我国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能灵活运用办案的艺术技巧,提高化解矛盾纠纷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办案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最佳统一。强化争创一流业绩的意识,不断提高审判效能。规范司法行为,公正、高效、文明司法,把每一件案都办成铁案。
4、做好思想工作,增进相互理解。有很多案件,从实体上程序上讲,都挑不出任何毛病,但社会和当事人并不理解,仍不断申诉告状。使当事人广泛参与纠纷的解决是最好的解决办法。要做好释明工作,引导当事人进行诉讼。尤其是指导当事人举证。在民事诉讼中,要尽最大的努力进行调解,定纷止争,让当事人自己解决问题。在制作裁判文书的时候,一定要把对事实证据的认定和裁判理由说足说透,让当事人信服。还要做好判后答疑和当事人的服判息诉工作,充分阐明法律,消除当事人的误解和认识上的偏差,形成共识。
5、及时查处案件,教育挽救干部。查处司法队伍中极少数的司法腐败分子,以儆效尤,可以起到震慑作用,有利于构建“不敢为”惩戒机制;也可以起到教育一大片,纯洁队伍的作用,使一些有违纪违法苗头的干警悬崖勒马,阻止一些已经有违法违纪的干警滑向万丈深渊。从某种意义上讲,及时对严重违纪违规的法官及其他干警给予纪律处分,防止其滑向犯罪的深渊,也是一种保护;在处理上,做到惩处与教育相结合,既严厉惩治极少数司法腐败分子,又教育、挽救、保护法官及其他干警的政治生命和工作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