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达地区合作金融向商业金融转轨之我见(2)

2025-05-13


第四、现时的农村信用社建制为镇级法人单位,从核算、承受风险,到支持大规模生产以及加入WTO后的所面临的竞争来看,已不适应,必须向大区域商业发展。由于镇级社和联社同为独立核算单位,各镇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农村信用社之间发展不平衡,资金运动只能局限于唰业往来,联社发挥调控能力有限,导致农村信用社资金“画地为牢”,亏损逐年增多,这既影响了资金的整体效益,同时又减弱信用社抗风险能力,农村信用社小规模经营时情况得不到根本性改变。
第五、从发达地区来看,农村信用社从农业银行脱钩出来,基本上按照商业性经营,业务范围已从传统的存贷业务积极向业务范围综合化、电子化方向发展,如南海区农村信用社已开办了存款,贷款、结算、租赁保管箱、通存通兑、信用社卡、外币等业务,可以说南海市农村信用社名义上还是合作制的农村信用社,但实际业务己融汇到金融行业商业性竞争经营中去。如果把农村信用社拉回到50年代的合作金融组织既不可能也无必要。因而组建合作制或股份制兼容的地方性、区域性商业银行,通过增资扩股壮大实力,并在今后发展中消化农村信用社历年积累问题是现实的选择。
综上所述,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组建地方性、区域商业银行的主观条件已成熟。如南海区农村信用社资金实力雄厚,管理水平先进,担负着全市经济60%的调控任务,机构网点在全市最多,占同业30%,所有者权益达到20亿元,资本充足率大于8%,其中核心资本大于4%,内部经营及管理机制有素,完全具备了自身组建地方性、区域性商业银行的条件。向商业银行转轨既是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内在要求,又是当地地方经济建设的客观需要,因此,我们必须按照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以有利于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和有利于经济建设为前提条件,对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进行商业改造,建立地方性、区域性商业已势在必行。

二、组建区域性商业银行的意义和作用
在农村信用社基础上组建地方性、区域性商业银行,不但有利于农村信用社自身向更高层次发展,而且更有利于促进发达地区各个层次经济的大发展。
1、有利于打破农村信用社资金分散,“画地为牢”“条块分割”式的封闭状况,使农村信用社摆脱几十年一成不变的运作模式,走上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规模经营的道路,集中资金优势,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改变分散经营、粗放式经营的弊端,向集约型式经营方式转变。
2、有利于完善服务功能,进一步扩大服务领域。建立商业银行后,可以开办更多的中间业务,国际业务,完善服务功能,以更好地服务于各个经济层次的发展,为珠江三角洲地区下一轮经济的腾飞打下基础,也有利于地方商业银行挤身于国有商业银行之林,其意义是不可低估的。
3、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农村信用社的抗风险能力。由于种种原因,农村信用社形成的不良资产偏高,应收未收利息较多,网点分散,不利于统一管理。而且经济案件较多,点多、线长、面广,为内部管理工作带来了许多困难。建立地方性商业银行后,可以不断消化部分农村信用社前几年形成的不良贷款,降低存贷运用比例,优化负债结构,对各镇农村信用社营业机构进行统一管理,保证人财物、资金营运的安全,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4、有利于提高人员综合素质,提高服务质量。由于历史原因,农村信用社人员学历偏低,新工、青工多,业务不熟,整体素质不高。组建商业银行后,按照商业银行管理模式,对人员进行重新聘任、升迁、考核、培训,从根本上改变人员素质较低的现状,以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5、有利于提高农村信用社的社会形象和信誉。因为金融业是严重依赖外部资金和公众信任的,尤其是目前各金融机构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并没有明显的价格差别,公众信心成为业务发展中具有关键意义的因素。组建区域性商业银行,重塑农村信用社的社会形象,有利于建立一个公平、公开、公正的金融竞争环境,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竞争机制,从而有利于地方金融业稳步、健康发展。

下一篇:谈荆州农行资产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