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现状调研与对策思考(3)
2025-04-28
二要打造旅游精品项目。在生态旅游开发上,不能局限于单一的自然人文景观,而要综合利用“山、水、田”,作特色发展大文章。开发一批“山村农家游”、“水乡农家游”、“渔家乐”、“田园农家游”,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使我区的旅游业具有鲜明的地方特征。
三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按照政府主导、部门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整合所有与旅游相关的部门资源,集中财力,捆绑资金,加强交通、卫生环保、供水供电等配套设施建设。要进一步改善旅游交通条件,科学设计旅游线路,合理串联,使各景区景点连起来、热起来、亮起来,真正为景区开发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要加大对导游的生态教育,使其有引导游客保护自然的意识,要选择具备生态旅游条件的目的地,尽量避开那些脆弱、敏感的生态地域。
四要加大旅游招商力度。要制定优惠政策,拓宽招商引资渠道,编制完善旅游招商项目指南,认真做好旅游招商项目的包装、论证和发布工作,建立有吸引力的旅游招商项目库,坚持内资、外资并重,国资、民资并举,扎实做好旅游招商引资工作。与此同时,要创新经营机制,开拓旅游市场,逐步形成大框架建设、多元化投入、全社会办旅游的格局,为发展大旅游、培植大产业注入源源动力。
(五)加强生态管理,促进生态文明
一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要强化生态教育,运用多种教育手段和大众传媒工具,广泛宣传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观。要大力倡导节能环保、爱护生态、崇尚自然,倡导适度消费、绿色消费,形成节约环保光荣、浪费污染可耻的社会风尚,营造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氛围。要教育广大干部牢固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强化资源忧患意识,增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要强化政府调控。要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规划等手段和产业政策,对全区生态资源的总量、配置及开发方式、规模、强度进行控制,协调好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资源间的矛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三要建立完善相关制度。要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对生态资源进行统一管理、调度、调剂。将以往资源使用权的分配改作资源收益权的分配,使生态资源利用率高、效益好的企业和个人优先获得使用权,确保生态资源收益的最大化、配置市场化。要抓紧建立完善地区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绩效评价体系,完善相关制度,将考评结果纳入各级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并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和评优创先环保“一票否决”制,促进我区“四个文明”协调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