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对民工子弟厌学心理的辅导
通过对民工子弟产生厌学心理的原因剖析,了解民工子弟特有情况后,有利于我们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进行更好地辅导,帮助他们走出厌学的阴影。针对上述几个方面的原因,可以采用相应的方法进行辅导。
1 去除自卑,建立信心,激发学习兴趣。
针对民工子弟由于自身条件引起的自卑心理。首先,教师要引导他们建立平和的心态,使他们不从物质生活和教育条件方面与城里的孩子比较,去除自卑的根源。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多用鼓励及赞扬性质的言语和欣赏的眼光,放大他们的优点,让他们知道自己其实是个聪明的孩子,是个优秀的孩子,而且要让他们觉察出在老师眼里,他们是同样的活泼可爱,同样的重要。
在建立自信心方面,我引用了教学方面经常用的“形象控制法”。所谓形象控制法是指:教师与学生共同制定目标,并把目标一步步的写在纸上,然后把它们粘贴在一起,成为一个“计划图”。这个图可以代替描绘未来的良好的形象。每天凝视它,让这种形象在头脑中清楚地浮现出来,不断明确目标,逐步刺激、强化,坚定信念提高自信,从而集中精力投入学习。如针对我上面提到的A学生的情况,我首先找他谈话,帮助他明确学习目标,确定计划图。先制定认字的目标,其他的作业都不用做,第一个目标达到后,再确定读通课文的目标等,一步一步和计划图接近。第二步调整心态,放松心情。我平时经常利用午餐的时间让他谈谈家里发生的事,和他一起下他喜欢的五子棋,和他民主交流, 平等相处,创设轻松愉悦的氛围,让他感受到老师是喜欢他的,增进彼此的了解,拉进彼此的距离。第三步,设计未来,鼓舞信心。我经常为他描绘美好的未来,让他知道他将来是社会的支柱,是祖国的栋梁,是极其有用的人。经过一学期的努力,他的学习成绩从原来总是不及格变为现在的班上中等水平,性格也变得越来越开朗了,上课时发言时大胆而且声音响亮。
2 经常沟通,教予方法,营造良好环境
要改变家庭环境对民工子弟厌学心理的影响,需从他们的父母入手。教师应经常了解并掌握民工子弟的家庭生活状况,要经常与他们的父母沟通。总体来说,沟通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把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反映给家长。反映情况时,要讲究一些技巧,尽量要选学生表现良好的方面,不要把沟通变成一种诉苦的途径。即使要反映学生在校不好的表现,也不能严重化,应轻描淡写,并告诉家长回家后不要因此打骂孩子。
其次,告诉家长不管有多忙一定要抽出时间关心孩子。在生活上要多了解孩子有些什么想法,比如要买什么衣服,想吃什么等等。当了解孩子的想法后,家长可以明确告诉孩子,只要他们学习能达到目标,就可以奖励他们想要的东西, 但不能只是物质的奖赏,而且家长一定要遵守诺言。学习成绩、作业完成情况要经常询问。如前面提到的D学生,我首先告诉他父母其实他很聪明,就是缺少父母的管束与对学习必要的关心以致于贪玩成性,影响了学习成绩及学习兴趣。希望他们以后不管怎样要经常询问并掌握他的学习情况,要加以必要的管束。他父母按照我所说的去做,结果一学期下来,该学生学习成绩大幅上升,玩性也大大收敛,收到很好的成效。
再次,要教给家长们教育孩子的方法。
善于倾听。倾听是沟通的前提。只有倾听孩子的心里话,知道孩子想什么,关注什么和需要什么,才能有针对性地给予孩子关心和帮助,也会使以后的沟通变得更加容易。孩子向你诉说高兴的事,你应该表示共鸣,如孩子告诉你他在学校得到了老师的表扬,你应该称赞孩子,“噢,真棒,下次你会做得更好!”;孩子向你诉说不高兴的事,你应该让孩子尽情地宣泄,并表示同情,如当孩子告诉你小朋友推了他一把,他非常气愤时,你可以说,“你很生气甚至想打他,是吗?但你不能这样做,你可以告诉老师,请求老师的帮助”;当孩子向你诉说你不感兴趣的话题,你应该耐着性子听,表示你关注他的谈话内容,你可以使用“嗯”、“噢”、“是吗”、“后来呢”等词语,表示你在认真地倾听,鼓励孩子继续说下去。这样,不仅使孩子更乐意向你倾诉,也可以提高他的语言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