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后勤集团汇报材料范文(3)

2025-04-30

  2、利用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助推企业向现代后勤发展

  随着集团规模的不断扩大,特别是集团经营项目分散在十几个行业和不同的校区,信息的层层流转极大的降低了企业的管理效率,信息的非对称性给企业的管理和服务带来了一定困难,因此集团实施了信息化建设不但真正实现了集团的无纸化办公和异地办公,而且使管理模式由金字塔型转向了扁平化管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集团引入OA办公系统和视频会议系统,实现了文件管理网络化、公文审批网络化、行政事务和档案管理的网络化,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和网上实时交流;集团为所有中层管理人员配置了具有5000字以内文件传输功能的CDMA手机,实现了校园网、因特网和手机通讯网三网合一,提高了办公效率;随着网络的普及和越来越被师生所接受,集团开发了网上报修系统,师生可以通过这套系统进行网上报修,系统可以对报修环节和维修时间情况进行自动监督、汇总,使维修工作更加及时;集团还自主开发了网上招标竞价系统,实现了招标项目、招标价格的透明化,有效的防止了商业贿赂和腐败现象的发生。

  3、升华服务理念,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高校后勤企业面对的服务客体与社会企业不同,后勤的服务对象是长期的、固定的客户群,是熟人加朋友,是零距离的服务。大学生正处于心理成熟期,后勤员工的工作作风、责任感、服务态度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价值取向,因此后勤还是服务加教育,后勤员工是服务员加老师。高校后勤服务对象的特点决定了高校后勤企业不仅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个人的生活需求,还应该提供一种导向性的服务,实现育人的功能。

  高校后勤社会化以后,人们认为后勤企业化了,必然以追求利润为目的,这便在后勤与师生之间产生了一种对立的情绪。为了消除这种误解,河北大学后勤集团提出了“服务高于利润”的理念和“服务与需要同步,员工与顾客共舞”的口号。实施了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同参与的“共建共管”工程,创建了后勤集团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先后吸收了1300余名学生参加勤工俭学,近百名学生走上了集团的管理岗位。“共建共管”工程不仅解决了贫困学生的生活问题,还锻炼和培育了学生的社会意识和市场意识,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了后勤的育人功能,也充分体现了河北大学两大课堂互动、互补、互融的办学特色。

  后勤社会化改革后,对学生生活园区的管理变以前学生处行政式的管理为后勤以服务为主的物业式管理。后勤在强化服务的同时,却削弱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为此,集团和学生处联合,成立了园区管理委员会,通过服务和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实现了后勤的育人功能。

  4、立足市场,多元发展,回报学校

  市场是后勤企业生存的基础,而不是依靠学校拨款求生存,这是河北大学后勤集团成立之初就确立的生存理念。高校后勤服务项目教育属性的特点决定了其具有功能性和微利性,因此,仅凭学校拨付的委托经费,后勤企业很难生存,更谈不上发展。河北大学后勤集团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几年来始终坚持立足市场的发展理念,通过不断拓展服务项目,实施多元发展战略,努力做大做强,最终实现了后勤企业服务师生、回报学校的核心价值观。

  几年来,河北大学后勤集团已经实现了由原来单一的、以功能为主的如学生食堂、公寓等“线型”服务项目,发展成了多元的、以需要为主的、“圆面”市场。市场边界的不断拓展,服务项目的不断增多,使传统后勤项目与新增市场项目和校外市场的收入、利润份额发生了显著变化,到2005年新增市场和校外市场的收入、利润比例已经超过传统项目,成为集团的利润支撑点。同年,集团用两年积累的发展基金将赫达实业公司的注册资金由600万元扩大到1200万元,并更名为“河北赫达实业有限公司”,突破了制约集团多元化发展的瓶颈,为集团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下一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先进材料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