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教学科研型”模式探索
相对于普通学院来说,研究型学院是以从事研究生教育和开展基础性研究与重大应用性研究为主要使命的学院。但是,由于本科教育是一所高校的立校之本,而高水平的本科教育又可以为研究生教育提供优质生源,因此,研究型学院更要关注本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长期以来,在社会上存在一种错误倾向:对大学综合实力的比较与科研成果挂钩,科研成果的多少往往成为衡量个人与学校水平的标准,一些教育主管部门、学校领导和教师,把科研放到了很高的地位,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对本科教学水平的提高缺乏紧迫感。
无论什么样的学院其核心是培养人,区别在于不同类型的学院培养人的定位不一样,目标不同。研究型学院正是通过科学研究的实践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
结合我院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实际情况以及建设研究型学院的需要,学院做法之一,就是学术带头人与教学带头人合二为一,比如象姜茂发教授、左良教授、翟玉春教授等既是学科和学术带头人又是教学团队的带头人,这样就实现了科研与教学的有机结合。学院做法之二,就是提倡以教授为核心的团队建设,保证教学与科研的结合,突出团队精神。
另外,笔者以为,可以尝试建立“以国家和部级重点实验室为依托发展学科和专业”的新的教学科研运行模式。按照本科生专业设置,成立虚拟的、非实体的“系”,由“系”根据本科生培养计划统筹安排教学工作、分配教学任务;教学计划的制定以国家和部级重点实验室为主,保证国家和部级重点实验室对人才培养的需求。这样,“教学”与“科研”相互揉和的运作模式,有利于二者的相互促进,从而更加有利于推动研究型学院建设。
4.大力推进学院文化建设
学院文化是社会、学校、校友、教师和学生的一种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认同,与刚性的规章制度相比,良好的文化氛围更有利于提升学院凝聚力,工作绩效。
xx大学遵循“自强不息、知行合一”的办学宗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东大人”,形成“爱国、爱乡、爱校”的校园文化内核,形成了“团结、奋斗、献身、求实”的精神风貌。学院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但现在材冶学院的文化建设工作还是比较薄弱的,很多老师还没有意识到学院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谐大气的材冶学院文化和学术精神还没有深深扎根于广大教师的头脑里。
前不久,陆钟武院士对教师和学生提出的“责任、信心、胆识、拼搏”八个字,应该作为我院文化建设的精髓。
只有学院的物质文化有新面貌、制度文化有新建树、精神文化和人才培养有新突破,全院师生员工才能焕发出新的精神状态,为改革和发展提供巨大的凝聚力和源源不断的推动力,为建设研究型学院提供不竭的精神财富和精神动力。
5.加强与国际国内高校的交流与合作
材冶学院在与国际国内高校的交流与合作方面,有着比较雄厚的资源优势。要根据学院的自身状况,把握高等教育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内在趋势和规律,以开放办学的理念,加强与国外高水平大学的交流合作;加强与社会各界包括国内高水平大学的交流合作(即与企业、政府、其他高校等的联合办学);加强校内各学科之间的交流合作(即学科的交叉融合与资源共享),以此实质性推动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术水平的提高,使学院教师和培养的人才在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同时,还具有开放的意识和国际的视野,使学院的综合学术水平不但具有国内竞争力,而且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
学院应该加强以下方面的工作:积极组织和参与各类国际学术会议,加强国际间的学术交流;邀请国际名校的学者和名人来校讲学,汲取新的学术信息;鼓励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去国外名校访问,引进有国外名校求学和研究经历的“海归”来学院工作,建立国际间的学缘关系;与国际名校联合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