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新洲区xx街成校在市、区教育局和街教育总支的正确领导下,以街成校规范化建设为动力,坚持“终身学习,服务三农,培养新农民,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贡献”的办学宗旨,围绕xx街道办事处支柱产业,创办股份制养鸡场,采取“联合办学,灵活培训;突出特色,基地示范”的办学方式,全方位开展农村成人教育活动,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有力地推动了xx街“xx养鸡第一街”和“新洲莴苣种植园区”建设,促进了xx社会的和谐发展。
1、领导重视,规范化建设环境宽松
乡镇成校是农村成人教育的主要阵地和标志形态,是组成面向农村劳动者继续教育培训网络的重要环节和前沿阵地。新洲区教育局和xx街十分重视xx街成校规范化建设工作,成立了xx街成校规范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了《xx街成校规范化建设方案》,设立了专项资金。区教育局、街道工委、教育总支负责人多次到学校了解、指导、检查成校规范化建设工作,及时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xx街把成人教育纳入xx街教育“十一五”发展规划,“三教统筹”协调发展,农科教结合紧密。为xx街成校规范化建设营造了宽松环境。
2、服务产业,新校舍建设顺利完成
xx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提出建设“xx养鸡第一街”发展战略,把养鸡作为街域支柱产业。为此,我们把服务好建设“xx养鸡第一街”作为成校规范化建设的着眼点,在区教育局的指导下,利用小学撤并后闲置的、学校拥有完全产权的原走马堤小学校舍,按照“前校后场”的校舍总体布局建设新校舍。
新校园占地近10亩,一面临河,两面环路,距街道办事处1公里。前面教学区,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400平方米,设有多功能教室、微机室、接待室、图书阅览室等6室,校舍维修总投资5万元。后面项目区,占地面积4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设有雏鸡、中鸡、成鸡饲养房,加工、发电、库房及沼气等设施,基地总投资25万元(其中,固定资产15万元,流动资金10万元),年养优质峪口蛋鸡7000多只(其中,成鸡4800只,小鸡2300只)。目前,第一批鸡产蛋率达94.7%,第二批鸡育雏30天,顺利进入中鸡房饲养、长势很好,预计今年创收4万多元。12月11日,市教育局专家组对我校规范化建设进行了检查评估,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建设重点项目是为了推动xx街鸡产业的发展。xx成校养鸡场创建于1993年,是当时xx街的第一家规范化养鸡场,开启了xx农村规范化养鸡的序幕,xx成校因此被评为“全国农村成人教育先进单位”。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对成校养鸡场建设的定位是“就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为掀起xx农村环保养殖的新高潮作示范”。从2007年至今,我们以重点建设项目为基地,做了7项示范性工作:1、试验、推广利用本地木芯板企业生产中残留的锯屑作原料的锯屑炉代替煤炉取暖育雏(废物利用,降低成本)的新技术,试制成功锯屑炉,并在当地推广使用。2、试验、推广利用鸡粪产生的沼气取暖、照明、做饭(废物利用,减少污染)、利用沼气残料循环养殖的环保养殖模式,在鸡场率先建起50立方容量的沼气池,使用沼气取暖、照明、做饭,带动周边52个鸡场建沼气池,受到区能源办的表扬。3、示范性利用水泥沙石砖(不用粘土烧制的红砖)建鸡舍,带动28户农民使用水泥沙石砖建鸡舍。4、试验、推广利用农村闲置校舍发展养殖业,引导8个村改造村闲置校舍发展养殖业,其中马畈村校养鸡3000只,效益很好。5、试验、推广新型饲料,我们和武汉新鑫饲料公司合作,开展“增蛋王”生态饲料试验,获得成功,为农民利用本地原料、降低饲养成本找到新途径,受到养鸡农民的称赞。6、探索、推广农村股份制规模养鸡组织形式,成立xx街养鸡协会,帮助村成立养鸡协会,鼓励和带动农民合伙养鸡。7、接受养鸡农民培训实习,全年接收培训实习300多人次。两年来,带动周边农民养鸡40000只,推动了xx街以年饲养100万蛋鸡为目标的禽产业发展,受到政府和当地农民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