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安排(3)
2025-04-30
二是提升就业服务水平。坚持定期集市与专项集市相结合、大型集市与小型活动相结合、进场求职与送岗位上门相结合,先后举办了“春风行动”、“再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招聘周”等11场专场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3.83万个,安置就业1.07万人。组织双下岗失业人员家庭专场招聘会,一次性解决了256对双下岗失业夫妻中的135对再就业。还到有色金属公司、武钢矿山上门送岗位,129个社区也分别召开了小型招聘会。
三是积极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我市工商、税务、卫生等相关部门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主动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提供服务,减免相关税费,通过落实税费减免政策促进12357人再就业。从8月份起在**港区和西塞山区的4个社区先行试点特困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开展了创建信用社区活动,激发了一批下岗失业人员贷款创业的热情。
四是积极开发就业岗位。利用招商引资项目新增就业岗位,发展社区服务业扩大就业,发展民营经济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开展劳务输出和劳务派遣,再就业援助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多渠道、多途径、多形式的就业格局基本形成。全年新开工和改、扩建、技改项目24个,新增就业岗位12727个,新增就业9431人;利用社区居民多元化生活需求,新办社区就业实体和服务网点812个,开发社区服务业岗位新增就业7341人;结合兴建和改造装饰建材集贸市场等发展民营经济的方式,创造岗位新增就业5802人;通过落实再就业扶持政策,帮助6922名下岗失业人员通过从事季节工、钟点工、劳务派遣等灵活就业方式实现了就业;通过进一步加大了劳务输出力度,建立劳务输出基地,实现城镇新增劳务输出就业人员4256人。
(三)抓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增强基金支撑能力
一是政府重视管扩面。市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和清欠工作的通知》,就社会保险扩面、稽核、征缴、清欠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同时,调整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常务副市长和分管市长为副组长,劳动保障、财政、税务、工商、人事等18个部门领导同志为成员的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领导小组。市政府先后3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大冶市委、市政府联合制定了扩面征缴工作方案,四大家领导挂帅分片抓扩面。
二是部门联动促扩面。从6月份起,市劳动保障、地税、财政、安全生产等部门联合行动,成立了扩面、征缴、宣传、稽核工作专班,抽调100多名工作人员,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社会保险扩面征缴攻坚战,采取拉网式、地毯式稽核,3个月共排查单位687家,扩面新增参保单位303家,新增参保人员27271人,征缴社会保险费23316万元,形成了扩面征缴的强大阵势。阳新县在实行部门联动的基础上,将扩面任务落实到机关每一名干部,每人拿出300元工资与扩面任务挂钩。
三是突出重点抓扩面。以私营企业、三资企业、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和其他未参保单位为扩面重点,采取上门宣传政策与下达《限期参保通知书》相结合、分组分片包干与任务责任到人相结合、主动服务与行政处罚的办法,督促未参保单位和个人参加社会保险。同时,设立专门服务窗口,在全省率先开发使用自谋职业人员缴费软件,实行银行代收、网上传输、即时记帐,变一点缴费为多点缴费、一个窗口服务为多个窗口服务,自谋职业人员可按月、按季、按半年或按年度一次性缴纳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费,仅自谋职业人员接续养老保险关系就达 8.4万人,构建起较为稳固的“续保工程”。
(四)抓政策措施完善,推进社会保险制度改革
一是完善医疗和工伤保险制度。调整了国家公务员医疗补助办法,重点对老同志、老病号和重症人员进行政策倾斜。出台了参保人员异地就医管理及费用结算办法,解除了4000余名异地安置人员就医的后顾之忧。制定了工伤保险费率浮动办法,建立起“多得多缴、少得少缴”的工伤保险缴费机制。下发了工伤职工就医和医疗费用结算管理办法、工伤职工配置辅助器具管理办法,规范了工伤职工伤残医疗待遇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