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部门工作汇报(2)

2025-04-27


近几年是我国通信发展历史上极为重要的时期,作为中国第一电信运营商的国家邮电公用电信网,其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基础网络更加完善、网络技术不断提高、移动通信快速发展、信息网络初具规模。
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全国局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到今年4月达到1.16亿门,中国电信网络规模路居世界第二位。全国城乡电话用户总数达到8250万户,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恨户,居世界第三位。全国电话普及率达到8.2%。城市电话普及率达到26.5%。无线寻呼用户达到3600万户。数据通信终端用户达到36万户。

网络技术层次进一步提高。全国县以上城市全部开通程控电话,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全国长途传输数字化比重达到99%;局用交换机程控化比重达到99.7%。全国建成317个扩大的C3本地网;长途电话网等级结构由四级向两级演变、调整已基本完成,长途二级网络架构已基本形成;模拟有线传输干线设备已全部退网,覆盖所有省会城市的大容量、高速率数字干线传输已基本形成。 2. 5Gb/sSDH传输技术已普遍在干线网上采用; 国产ATM宽带交换机已上网试运行;已初步建成覆盖全国省会城市和主要经济发达地区、直联与准直联相结合的7号信令网,省会以上城市的数字同步网设备和配套的监控系统已投入运行,省内二级同步网的系统建设和联网运行工作全部完成。

移动通信实现持续快速发展。全国移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2600万户,其中GSM网容量达到1500万户。GSM数字网覆盖全国304个地市和1731个县市,有24个省(区、市)实现县以上城市全覆盖,与22个国家和地区的31家运营公司开通自动漫游。完成了800兆CDMA中国电信长城网在4个城市的试验工作。280兆高速寻呼网在26个省会以上城市联网运行。

信息通信网络初具规模。数据通信总容量达到46万个端口,分组交换网、数字数据网覆盖全部地市以上城市和90%县市及部分乡镇,*中继宽带业务网已开通并提供服务。与相关部门联合建设了国家金融数据骨干网,合作开通了“中国商品交易中心”、“国中网”、“地震网”等多个数据通信专网,积极向社会提供多媒体通信服务和计算机公众信息服务,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网(169)联网省市已达到22个,全国大部分地市以上的“168”已基本实现联网。“160”实现了近100个台的数据库联网。智能网已向社会开放了300、800等业务。

三、网络信息产业发展特征更加明显

全球信息化的推进对现代通信方式的影响越来越大,网络信息产业特征更加明显,其特征有:一是行业融合趋势。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社会正快速进入一个数字化的世界,所有的通信方式语音、图像、视频和数据,都能够实现数字化。电信、有线电视、计算机和信息行业的融合、兼并以及互相渗透,使得行业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二是Internet和企业Intranet的强大需求对电信网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E-mail、Telenet、FTP成为人们新的通信工具, 电子商务成为商业活动的新途径。三是多媒体服务将成为下世纪的主要信息服务。所有的多媒体应用都需要大量带宽和高速处理能力,信息高速公路目标就是谋略将现有的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三网合一,实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为任何人提供无缝隙的多媒体、智能化综合通信业务,实现全球一网、每人一号的个人多媒体通信。

国家公用电信网已具备完善的信息基础平台,主要包括数据网、光纤传送网、ATM网、SDH网和光纤接入网。各地地方信息服务网和数据库的发展已成为本地电子信息资源的集散地、电子信息资源商用化的主渠道和Internet服务本地化的核心网。

经过几年的发展,支撑电信网的数字程控交换机技术日趋成熟,网络交换机技术发展和变化更加明确。当前中国电信发展目标是建设多媒体网络平台和移动通信网。移动通信又是重中之重,特别是蜂窝移动电话业务,它是实现未来个人通信的关键,而移动网中的交换机则是该网的核心。与传统的程控数字交换机相比,移动网交换机更为复杂,技术要求较高。主要体现在处理能力和数据库访问速度。由于用户的移动性,电话号码与交换机设备硬件接口间无对应关系,呼叫控制、接续控制和移动性控制各功能与移动业务无关。它要支持任何类型的接入技术,编号计划与网络也无关系。为保证通信质量和安全,移动网交换机需要更多的处理来完成接续,为确保实时性,要求采用大容量的数据库。

下一篇:法院强化学习教育提升司法能力工作汇报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