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化与管理(3)

2025-04-30

    (4)管理重点由行为层转到观念层。人是有思想、有感情的,人们的工作兴趣、工作热情、敬业精神等思想情感方面的因素对工作的效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综观人类社会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中越来越重要的因素,脑力劳动在劳动构成中的含量越来越高。新知识、新技术要靠人类的脑力劳动来创造,脑力劳动看不见、摸不着,科学管理依赖的对人的行为的严格控制显然无法适用于脑力劳动为主的企业。因此,管理重点由行为层转到观念层无疑是衡量企业是否进入文化管理阶段的显著标志之一。

    管理重点的转移,要求企业管理人员要注重满足员工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要鼓励员工的敬业精神和创新精神,要注重培养共同价值观。总之,要把企业文化建设放在企业管理的重要位置。

    (5)实行“育才型“领导。美国学者戴维·布雷福德和艾伦·科恩在其合著的《追求卓越的管理》一书中,从领导方式上研究了从科学管理到文化管理的飞跃。他们把领导方式分为三类:师傅型,指挥型和育才型。前两种类型又统称为英雄型,其特点是权力和责任高度集中,任何重要决策只由一人做出;不尊重下级的创造性的智慧;只关心工作任务的完成,不关心下级的疾苦、冷暖和成长。育才型领导则实行分级管理,上级与下级共担责任,共同控制;尊重下级的创造性和智慧;既关心工作任务的完成,又关心下级积极性的发挥和思想能力的培养;一切工作都依靠配合默契的团队,培养团队精神成为领导者注意的焦点。显然,文化管理需要育才型领导。

    (6)建立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的概念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彼得·圣吉等人于1990年出版的《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一书中提出的。该书指出,学习是一个终身的过程,“一家公司不可能达到永恒的卓越,它必须不断学习,以求精进。”学习型组织的五项技能被称为“五项修炼”,分别是自我超越(Personal Mastery)、改善心智模型(Improving Mental Models)、建立共同愿景(Building Sharedvision)、团体学习(Team Learning)和系统思考(Sysems Thinking)。其核心是“第五项修炼”。该书的中译本在中国出版后,很快成为企业管理的畅销书,受到中国企业界和学术界的重视。

    文化管理强调以人为中心,注重发挥员工内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以持续创新来保持企业的活力。

要达到此目的,就必须建立学习型的组织,并形成学习型的企业文化。正如AT&T公司的经理教育助理总监、原美国纽约大学教授迪帕克·塞西的预言:“未来的组织将需要这样一种文化——学习是持续的。”
    大量的事实表明,创新是当前和今后企业保持优势的关键。要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就必须首先提高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而建立学习型组织无疑是企业挑战未来的必然选择。

    (7)软管理与硬管理巧妙结合。所谓硬管理是指执行规章制度,进行直接的外部监督以及行政命令等刚性管理,也包括采用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人机临控系统等现代化的物质手段。所谓软管理是指开展思想工作、培育共同价值观、建立良好的企业风气、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等柔性管理。科学管理主要依靠硬管理推行,文化管理则要求刚柔并济、软硬结合。用中国企业习惯的语言来说,就是要把管理工作与思想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变两张皮为一张皮。企业文化建设正是把软、硬管理两者结合起来的最佳方式。

    群体价值观、规章制度都是企业文化的组成部分。制度和纪律是强制性的、硬的,但它们靠企业精神、共同价值观得到自觉的执行和遵守;企业精神、企业道德、企业风气是非强制性的、软的,但其形成的群体压力和心理环境对员工的推动力又是不可抗拒的、硬的。特虽是这种环境的建立和维持,一点也离不开通过执行制度、进行奖惩等来强化。软环境保证硬管理,硬环境强化软管理,这就是文化管理的辩证法。

下一篇:营造独具特色的金融企业文化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