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区社会保险扩面工作动员会议上的讲话(2)
2025-04-26
当前,我国社会已进入重大转型时期,在国际经济全球化和国内经济转型的双重背景下,政府的行为职能面临着重大的改革和调整。转变政府管理职能,就是要改变包罗万象的管理格局,调整管理范围,建立不断满足国民公共需要的“公共管理”机制,最终目标是建立起有效的、法制的、透明的政府、一个服务型、有公信力的亲民而务实的政府。政府主要的职能就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如果把一个国家比作一艘巨轮,那么人民就是乘客,而社会保险就是其中的一项服务。很显然,社会保险作为“公共产品”列入今后政府工作的主要政务,就不足为奇了,把它作为考核政绩的一项重要指标也就科学合理了,无论是“十六大”,还是十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朱镕基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把社保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加以论述。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只有“执政为民”,关心群众疾苦,改善社会保障水平,才能真正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可见,加强社会保险工作,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内在迫切要求,社保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显然被提高了,我们从事这项工作的人自然感到自豪和光荣,同时也感到肩上的责任和担子越来越重了。
(二)推进社会保险扩面工作,完善社会保险体系是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
建立和完善保障体系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作为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执政党,伴随着社会利益格局的调整,若处理不好,容易引起社会震荡。我区民营经济总量占90%以上,如果不把占绝大多数的非公有制企业职工纳入养老保险覆盖范围,不为他们构筑一道躲避风险的安全网,既不利于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和促进企业间的平公竞争,更会构成一个潜在的社会问题。我们老百姓是非常现实的,养老与医疗问题是他们面临的现实风险,由于大多数人尤其是农民未能进入社会保障“安全网”,使得他们有着深切的后顾之忧。特别是随着人口老龄化、家庭小型化进程的加快,家庭保险功能逐步弱化、“养儿防老”的观念和模式受到严峻挑战的背景下,社会保险工作的紧迫性就显得尤为突出。如我们现在推行农民套式安置,就要同时完善各项政策,切实解决失土农民的社保问题,解除其后顾之忧,稳步推进这项关系到群众生活质量的“立改套”工作。
为此,我们必须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为老百姓系上一根牢固的“安全带”。中外社会的实践,社会保障体系就是这样的一根“安全带”。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是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弱有所助、困有所济、促进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有效途径。
(三)推进社会保险扩面工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推动经济快速发展,实现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近几年来,我区国民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改革进一步深化,利用外资取得突破性进展,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大家要看到,之所以有这种良好的发展局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区社会保险扩面工作的有力推进,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健全、完善和发展。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已加入WTO,社会各项改革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我国的经济市场化进度日益提高,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实施小康社会对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区政府围绕“打造六个路桥”的目标,提出今年内实现养老保险的全覆盖,取得社会保险扩面工作的突破性进展。但现在有不少同志还存在这样的观念,认为参保会加重企业负担,削弱企业竞争力,这种观念是错误的。
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创造公平竞争的重要因素。大家都知道,建立完善规范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生产要素和资源在全社会范围内充分流动,优化配置的重要前提。这种观念,我想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和宣传,大家都能比较容易接受,好理解,但问题是有的企业职工参保,有的企业没有参保,这里就涉及到生产成本不平衡的问题了,使得企业不在同一竞争起跑线上,存在着不公平,所以完善社保制度,就能从根本上搭建公平的竞争平台,这正是我们政府所要管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