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主要做法
(一)广泛宣传动员,提高企业主思想认识
为了解决大部分企业主认为担保中心解决不了实质问题的思想顾虑,我们联合企业局、信用联社、财政局等部门的同志,深入到民营企业中,广泛宣传组建信用担保中心的重要意义及有关运作办法,并多次召开企业座谈会,印发了担保中心章程草案,交给大家反复讨论,使广大企业主充分认识到通过信用担保,不仅可以缓解资金短缺问题,而且可以增强企业的风险意识和创新能力,从而促进中小企业走出困境,加快发展,最终实现银企双赢。通过广泛宣传,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全县xxx家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先后有130多家纷纷提出申请,主动要求入会。
(二)严格准入条件,积极吸纳会员企业
为了确保信贷资金安全,发挥最大效益,担保中心抽调业务骨干,先后对提出申请的xxx余家企业逐个进行考察和评估。主要从其法人素质、经济实力、资金结构、经济效益、偿还能力、风险等级、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认真审核和评估。经过严格审核,先后分九批把资产负债率低、经营状况好、信用度高、发展前景好的xx家企业确定为会员单位。同时,定期举办会员企业财务、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业务培训,引导企业增强信用意识,及时还贷,从根本上降低信贷风险。
(三)科学评定信用等级,确定担保限额
对会员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固定资产规模、负债状况、效益情况、资本构成及法人、股东基本情况,担保中心逐一建立企业基础档案资料,参照协作银行制定的企业信用等级评定办法,结合民营企业发展实际,制定了一套可操作的企业等级评定标准(分为aaa级、aa级、a级、b级和c级五级会员企业)。根据每个会员企业的信用等级,按其交纳基金比例和固定资产净值比例设定每个会员企业的贷款最高限额。担保贷款总额控制在基金的4倍+全体会员企业固定资产净值的15%范围内。
(四)严格审批制度,规范担保程序
企业入会时,经担保中心理事会讨论,交协作银行贷款管理委员会集体审核通过后,确定最高授信额。在授信额度之内,根据需要,企业可以随时申请贷款担保,担保中心严格按照审批权限,保证在两个工作日内办完担保手续。对每笔担保业务,会员企业提出申请后,担保中心在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贷前调查、初审、落实还款资金来源的基础上,与会员企业签订反担保合同,由受保企业的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土地使用权以及其它一些可抵押资产进行抵押。之后,与会员企业签订担保合同,与企业法人代表签订不可撤销信用保证书,通知协作银行发放贷款。
(五)实施保后跟踪制度,强化外部监督管理
为确保资金安全和效益的发挥,根据不同企业的特点,担保中心制订了“贷款企业跟踪调查表”。在要求贷款企业每月必须如实上报的基础上,担保中心及时进行跟踪问效,了解掌握企业的情况和需求。一是对在保企业的抵押物进行跟踪检查,定期到在保企业检查抵押物有无变化、有无流失。二是对在保企业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有效监测。我们始终坚持与协作银行协调行动、有力配合的原则,深入企业监测与定期审验报表相结合的原则,物流与资金流同时跟踪的原则,监控责任落到具体人头的原则,担保中心专管人员每月至少到企业审查一次,重点检查资金流向、产品库存、经济效益等情况。通过勤看、勤问、勤查,使在保企业资金流向始终处在可控状态之中,资金使用均做到了专款专用。三是与会员企业建立了定期联系、互通情况制度,使在保企业的情况能够及时传送给担保中心,为担保中心快速掌握企业信息,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开辟了新渠道。
同时,县政府办、企业局、财政局、银监会、人民银行等部门对中小企业担保业务和担保中心的运行情况定期进行监督管理,及时帮助协调解决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了担保中心工作正常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