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视觉系统:解决“我怎样让世人知道我是谁”的问题。要坚持“创意领先,温馨高雅”的原则,努力营造出温馨化、高品位为主要特征的生育文明环境,在内容上,以文化品位高、人文气息浓,富有亲和力、群众喜闻乐见,具有时代特征为标准的、用情理交融、人情亲善取代警示性宣传,达到情理结合。在宣传景观的布局上,把“随处可见“与”精雕细琢“结合起来,在设计布局时,与城市亮化、社区美化相协调,提高展示牌、灯箱、公益广告的艺术性和制作档次,在宣传氛围的营造上,既重视户外醒目位置大环境建设,也注重楼道、小区、公共场所等小环境建设,做到大小结合,在宣传对象人群的选择上,既做好常住人口的宣传,又根据外来人口的特点为他们提供相应的宣传服务,既做好普通住宅区的社区居民的宣传,又做好高档涉外公寓楼住户的生育文明宣传,在宣传资源的利用上,既要利用纸质媒介进行宣传,又要根据社区居民的不同居住环境,运用“楼道速递”专栏、建立社区人口计生网站等,满足群众个性化的宣传服务需求;从而使生育文明宣传环境充分迎合现代人求知、求美、求乐的共同追求,体现强烈的现代城区气息,成为城市社区一道道亮丽的景观。
4、运行系统:解决“我如何建设”的问题。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家庭幸福为切入点,推动生育文明建设向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发展。具体是坚持“五个融入”,建立社区生育文明建设新的工作机制。
第一、建立基础设施建设融入社区阵地建设的工作机制。一是建立社区计划生育宣传教育阵地。依托社区教育培训室、图书室、老人活动室,建立“会员之家”和“人口学校”;依托社区宣传栏、公示栏,开辟计划生育宣传栏目和政务公开窗口。二是建立社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阵地。社区计生、卫生服务室,具备避孕药具存放、环孕情检查、生殖保健服务的设施和场所,落实专人负责。三是建立社区计划生育信访工作阵地。依托社区信访调解室,开设计划生育政策法规咨询点,受理来信来访,反映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第二、建立计生队伍建设融入社区组织建设的工作机制。在社区居委会中,优化计划生育队伍的组织结构,按照“民主自治、议行分开”的原则,建立“一个核心、二个机构、三支队伍”,即社区党组织是社区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核心;社区居民代表大会是社区计划生育工作的权力机构,社区居委会下设的计划生育工作委员会是社区计划生育工作的办事机构;计划生育协会、计划生育志愿者、社区计划生育专干是社区计划生育工作的网络队伍,使社区生育文明建设奠定组织保障和群众基础。
第三、建立新型生育文化融入社区文化建设的工作机制。把新型生育文化纳入社区文化,结合 “文明社区”、“文明家庭”的创建活动,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社区生育文明建设,使社区生育文明宣传教育工作取得新进展。一是围绕“资源”做文章。依托企业文化、场馆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等,构建社区新型生育文化建设的网络系统。二是围绕“载体”做文章。利用互联网、电视台、报刊、广告牌等媒体,增强社区新型生育文化建设的渗透力。三是围绕“形式”做文章。举办知识讲座、文化沙龙、家庭报告会、广场文艺表演等,扩大社区新型生育文化建设的覆盖面。四是围绕“途径”做文章。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进街巷、进楼道、进家庭,普及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生殖保健知识,促进社区群众生育观念的转变。
第四、建立优质服务融入社区综合服务的工作机制。综合利用社区服务资源,拓宽服务领域,丰富服务内涵,广泛深入开展计划生育、生殖保健系列工程工作。依托社区计生、卫生服务室,运用“育龄妇女管理服务信息系统”,围绕避孕节育全程服务和生殖保健服务,深入家庭,开展优质服务活动。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采取多种形式,将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与社区便民服务、就业服务、志愿者服务、老年保健服务、独生子女教育相结合,重点帮扶实行计划生育的困难家庭。在广泛传播计划生育科普知识,提倡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倡导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的同时,利用“计卫二合一”服务平台,开展社区生殖健康服务,满足群众对生殖健康的服务需求;开展“男性健康”教育,促进男性参与计划生育、促进男女平等等观念深入人心;开展新婚家庭婚育指导,进行生育文明倡导引入宣传;开展“优生优育优教工程,加大婚检的宣传力度,做好出生缺陷一级干预;借鉴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采取参与、开放、互动式(PLA)的教育形式,开展青少年性和青春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