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加强涉农监测网络建设,着力解决损害农民利益的突出问题。我县切实加强涉农收费监测网络建设,认真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经过精心的调研部署,我县在10个乡镇共设有涉农收费监测联系点10个,共有涉农收费监测联系户70户,覆盖面达100%,有效的在全县发挥了涉农收费的监测效能。为增强涉农收费监测联系户的光荣感和责任感,扩大对涉农收费监测工作的宣传,今年4月,为全县70名涉农收费监测联系户统一制作了由**县人民政府纠风办、**县监察局授予的“涉农收费监测联系户”门牌,为每一名涉农收费监测联系户制作了“涉农收费监测联系户”工作牌证,使涉农收费监测联系户有名有份的开展工作,增强了涉农收费监测工作的影响力、宣传力和人民群众的知晓力。为每名涉农监测联系户提供手提袋、笔记本、笔等办公文俱及年均100元的工作补助经费,提高了监测户开展工作的积极性。今年以来,通过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使农民得到实惠1007.78万元。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中央1号文件精神,今年3月份,我县深入开展了“红盾护农保春耕”行动,严厉打击坑农害农行为。共出动执法人员236人次,出动车辆62台次,检查农资经营单位258个,检查农资经营管理责任书312份,查获涉嫌销售过期农药9户、销售过期种子7户、无照经营化肥8户、生产销售假劣化肥5户,查扣过期种子1009袋、农药269袋,扣留、封存涉嫌假劣化肥150余吨,没收假冒伪劣农药18.87公斤,罚款41730元,没收违法所得1423.50元。通过深入开展“红盾护农保春耕”行动,严厉打击了制售假冒伪劣农资和严重坑害农民利益的违规违法行为,净化了农资生产经营市场,维护了人民群众利益。
(五)认真清理涉农收费项目,全面推进收费公示公开工作。为进一步加强对涉农收费工作的监管,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收费项目、价格的知晓率,切实纠正部门和行业乱收费行为,维护好人民群众利益,我县认真开展了涉农收费项目清理工作,进一步完善收费公示制度,全方位推进收费公示公开。成立了以常务副县长为组长,县发改委、监察局等部门领导为成员的**县价格和收费公示工作领导小组,下发了《关于印发〈**县价格和收费公示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各级各部门加强对收费和价格公示工作的管理,坚持“谁收费,谁公示”,“未经公示,不得收费”,“没有规定,不得收费”的原则。各级各部门认真执行收费公示制,使涉农收费价格项目向社会全方位公开。通过认真清理,共清理出现今执行的收费项目14191项,其中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867项、经营服务性收费项目210项、医疗服务收费项目3966项、药品收费项目9148项。现今执行的价格和收费项目清理出来后,我县要求各级各部门全方位多角度公开价格和收费项目。一是充分应用网络资源,将统一清理出的全部收费目录在“**纪检监察网”、“**县公众信息网”、“**县监察局政府信息公开网”上公开,各收费单位将涉及的收费项目在本单位的公示栏和网站上公开,乡镇和村社将县价格和收费公示协调领导小组审核的涉农收费项目在本乡镇、本村社的公示栏和网站上公开。二是充分发挥媒体作用,领导小组办公室将清理出的现今执行的收费项目在县电视台分期滚动播出,将国家和省州决定增加、取消或调整的收费项目也及时在县电视台播出,向全县人民公开。三是按照就近方便的原则,要求各收费单位继续维护、更新好原有的价格和收费公示牌,保证公示内容与现行的价格和收费项目标准相一致;各乡镇、村社也采用公示栏、黑板报、墙报等灵活多样的形式,把涉及群众的收费项目向群众公开。四是以文件形式进行公开。县纠风办和县发改委联合发文,把现今执行的收费项目以文件形式向全县各级各部门、各乡镇公开。方便了人民群众对各收费单位的监督,促进了各级各部门依法依规收费。
(六)认真开展治理公路“三乱”工作。根据省、州纠风办《关于加强元旦春节期间治理公路“三乱”工作的通知》精神,我县由县人民政府纠风办、县公安局、县交通局、县林业局及时联发了《关于建立**县公路水路“三乱”监督网络和快速反应机制的意见》,建立监督和快速反应工作网络,安排部署治理公路“三乱”工作。县监察局、纠风办、公安局、交通局、交警队、运政所、稽查所、安监局、森林公安分局的领导及时召开了治理公路“三乱”工作联席会议,对全县的治理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对治理工作提出了相关要求。抽调了交通、公安、运政的相关人员5名组成检查组,认真开展了专项治理检查活动。要求交通行政执法人员树立“以人为本、以车为本”的观念,提高服务意识,坚持秉公执法,文明执法。执行公务时,佩戴标志,持证上岗。实行执法公示,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在道路交通主管部门全面落实治理工作责任制,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和“一票否决制”,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对发现的公路“三乱”案件,按照《党风廉政责任制》的规定,严格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坚决遏制公路“三乱”反弹。通过认真开展治理公路“三乱”工作,我县公安、交通、运政、安监等部门在执法过程中,严格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要求,紧紧围绕“维护社会稳定,确保公路运输安全、畅通”的工作目标,认真履行法定职责,规范执法行为,公开执法,文明执法,没有借执法之名谋取私利行为,也没有乱设检查站点,随意拦截车辆检查和罚款行为等“三乱”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