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突出重点、扎实工作,充分发挥指导员作用,为本村经济发展服务做好下一步打算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结合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经过深入调查村情,本人认为**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当前发展思路:努力推进和实现农村的农业结构产业化调整和创新,发展特色产业,加强对农民素质培养,形成“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实现农民知识化;引导群众树立适应新农村建设的思想观念和文明意识,倡导移风易俗、崇尚科学、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
1、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提高群众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做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特色产业和种养业。为充分发挥新农村指导员的作用,通过实地调查村情,与村领导精心制定本村三年计划,引导个别积极性较强的党员和一般农户养殖业,以此举来推动全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建立养殖示范户,形成以户带点,以点带面的良好示范效果。在这期间,我通过深入村屯进行调查了解和动员群众实施稻田养蛙,恳请县新农办给予各方面的支持,但一直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一是要求提供养蛙全过程的养殖技术指导;二是要求扶持适应当地地理、水纹、气候的生活习性且生长率强的各类种蛙;三是要求提供青蛙食用昆虫饲料的培育技术。如果此项目发展成功,将会经农民提供以下优点:一是控制了稻田害虫危害,减少了农药施用量,有利于环境保护;二是减少了因人为捕杀野生青蛙的恶习,保持了青蛙生存的自然状态,有利于蛙的生长发育,并且节省农业开支的成本。三是围田养蛙周期短、增收明显,会给农民的菜篮子里又多一个营养价值高的新品种,并且还为养殖户们又创出一条致富路,是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好门路。以上发展思路我于4月份已上报县新农办,但始终未能得到满意的答复。
另外,要在明年开始,逐步引导群众新种植香蕉,重新打造曾成为**镇香蕉生产示范基地的称号。巴项屯村民韦唯同志已经率先示范,主动承包**村小学的100亩耕地种植香蕉,并将采用自动滴灌的先进管理技术。目前,已经为这100亩培育香蕉苗,正在筹划滴灌设施部分资金,大概需要投资近2万元,现在还缺少1万元左右没有筹到,正在向政府打报告申请扶持。在此基础上,打算利用三年时间,打造成一个一流的聚新包装和大批量出售的香蕉批发示范基地。
2、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改善当地生产生活条件。由于**村通村公路的建设过程中遇到了老板严重拖延工期的现象,导致**村通村硬化任务没有在2009年规划任务中,我们争取在明年下半年后将此项工程列入2010年水泥路任务上报上级交通部门。并争取于2011年实施通各自然屯的道路硬化。
**村地处达洪江下游,在有利的地形条件下,应该引用达洪江水源作为人畜饮用和农田灌溉。目前,全村农户所食用和灌溉用水全部以农户自挖出来的地下水井抽取,据不完全统计,全村约有380多户自备有抽水泵,每年用于水泵设备的更新和抽水电费油费等平均每户费用约500元,那么全村就要开支约190000元,这是一批多大的开销。目前,**达洪江的人饮工程已经引到居**村上游的长安村,只距离**村巴项屯、坡那屯不到1公里,全村群众期盼着县委、县政府计划实施开发达洪江供水项目,以实现全村安全用水,减轻农民生产生活开支的负担,实现农民生活宽裕、生产增收。
3、加大农村投入力度,强化政府服务功能,不断促进农村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通过统筹各方力量,形成合力,大力推动社会公众资源向农村倾斜,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不断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城乡基础设施的共享度,解决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的瓶颈制约。目前县组织部已经开始实施电信宽带网络进村项目,往后应该不断加大投入,让农村生活不断走向文明化、知识化。同时,建立起政府出头的农村基本医疗卫生体系,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便民的征缴制度、就医制度和结算制度,让农民真正看得起病。建立健全新型社会救助体系,逐步构建起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以就业帮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等为补充的多元化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做到农村低保水平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步增长,使农村群众真正享受到改革发展的伟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