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切实减轻农牧民负担。充分发挥农经管理职能,建立健全了财务开支五审批制度、民主理财制度、资产管理制度,加大对村、组财务的审计力度,进一步规范村财乡管村用。制定村级机动地(荒地)发包申报制度,把土地承包、延包、流转及机动地管理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全面加强农村承包合同的档案管理,抽出专人,进行了归纳分类,装订成册,使合同得到妥善保存。及时落实小麦直补等各项惠农政策,并将核查情况进行张榜公示,接受群众监督,极大的提高了广大农牧民种植积极性。建立健全以公开栏、民主日活动等为载体的公开形式,广泛宣传党的各项惠农政策以及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及时将重大事项、重大财务支出等情况进行公开,打造“阳光政务”。各村定期召开“民主日”活动,乡纪检、民政等部门以及驻村工作组均参会,进行指导,对村民的疑点、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解释说明,并及时将乡党委的决策传达给村民,真正做到了“让群众满意”。
(四)强化机关作风建设,为民服务意识得到增强
进一步完善综合目标管理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健全“目标任务、责任落实、督查考核、奖惩激励”四大体系,全面实施年度考核公开制和奖勤罚懒制度,将考核评价结果同干部推荐、工作考核、晋级晋升紧密结合起来,有效调动了广大机关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严格按照督查工作操作规程,狠抓事关全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重点工作督查,形成了狠抓落实、争创一流的良好风尚。
对乡政府院落进行美化绿化,粉刷了乡政府办公大楼、职工宿舍,栽植树木1000余棵。安装电子大屏,开辟了信息公开的新途径,对重大事项和办事程序进行公开,既方便了群众又提高了办事效率。针对我乡点多线长面广的实际,创新为民服务、全程代办工作机制,全面推行“一站式”办公机制,在乡政府设置办理窗口,在各片区设置村级协办员共12名,办理各项代办事务,定期召开培训班,提高代办员及协办员的业务水平和为民服务意识,加大宣传力度,发放宣传资料1300余份,汉哈双语问卷调查表2000余份。共受理各类代办事项189件,办结率达到100%。和谐的办公环境、有效的竞争机制极大的改变了机关干部精神面貌,焕发了强烈的工作热情。
三、创新综合治理工作机制,安全稳定工作进一步加强
严格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建设领导责任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坚持每月召开综治例会,开展专项整治活动4次,实行10天一次的流动人口专项整顿活动,目前,登记流动人口998人,办理暂住证754人,排查出重要人员86人,身份核实86人,同时完成外出人员和出国人员的重新登记工作,规范房屋出租管理。进一步巩固奥运期间稳控工作,制定重点信访事项处理及稳控方案和领导带班24小时值班制度,对重点部位、单位加强了人防和技防措施,安装监控系统13组,坚持户轮式巡逻制度,加强群众联防意识。开展“平安村、”平安单位“、“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签订“平安家庭,共建美好家园”责任书1665份,“平安家庭”创建率达93%。坚持条块排查、定期排查与集中排查、普遍排查与重点排查相结合的方式,在各敏感时期和纠纷多发季节,集中人力开展矛盾纠纷排查会战,进行滚动式、拉网式排查,确保不遗漏任何一个可疑点,全年共化解矛盾、调节纠纷62件,矛盾纠纷调解率和成功率达到98%。完善两教人员的安置和帮教,建立帮教对象档案,帮教率达到100%。结合农牧民素质教育培训,反邪教工作注重从思想上深化认识,严防非法宗教的渗透。加大对涉枪涉暴检查力度,层层签订责任书,特别是奥运期间,制定稳控预案,加强对稳控人员的看管。严格按照“8项职责,15点要求”加强宗教场所管理,实行领导干部联系宗教场所制度和每月谈话制度,签订责任状,明确职责任务,认真做好制止零散朝觐工作,宗教工作始终处于党的坚强领导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