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做好“三项工作”,在维权上实现创新。一是不断完善工会组织,维权工作落到实处。在每个工会都设立了工会主席以及工会干事各1名,建立了工会活动基地,使工会成为真正的职工之家。今年上半年,宏南社区联合工会的一位会员病倒,工会在为其在所属企业积极争取医疗费用的同时,发动全体会员捐款5000余元,使其得到了及时治疗。二是做好签订集体劳动合同工作,确保有依据维权。在创新教育集团开展了工会代表与企业签订集体用工合同试点工作,创新集团分别为职工办理了养老保险,地区多家重点企业签订了集体劳动合同。明年,将在辖区内广泛推广集体劳动用工合同签订工作。三是建好职工维权中心,确保维权有依靠。把职工维权作为社区年终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落实到街劳动保障职工维权中心,由劳动保障工作人员定期对企业、职工进行走访,受理职工群众投诉。仅今年1-5月,共化解劳资纠纷6起,为职工追回工资近万元。
3、特色工作
1、成功举办两届农民工节晚会,观众达400余人。
2、成功举办两届大有地区职工运动会,下岗职工、农民工纷纷参加,参加人员达到2000人。
3、组织成立了大有地区贫困职工信用联社,目前帮助25个贫困职工家庭脱贫,实现再就业。
4、进行多次大型送温暖活动,例如:下岗职工招聘大集、送饺子活动、四送春风活动。
三、存在“三个不适应”问题的主要情况及表现
区域经济结构和工会组织结构的变化,客观上要求工会必须把“兴企创业建小康”立功竞赛和职工经济技术活动的领域有效地拓展到民营企业,否则其覆盖面、实效性和影响力都会极度萎缩。因此,我们把深化立功竞赛和职工创新活动的主攻点转移到民营企业。在工作中,我们遇到了许多难题,最主要的是对立功竞赛和职工创新活动的三个不适应:一是基层工会干部不适应。由于建会时间短,一些民营企业的工会干部不熟悉业务,想干不会干,一时承担不起来组织者的重任;二是企业老板不适应。一些民营企业的经营者不了解工会,对职工工会活动的缺少正确的认识和体验,因而比较淡漠,不能提供必要的支持;三是企业与职工的关系不适应。由于民营企业中劳动关系的特殊性,企业和员工的雇佣意识较强,利益共同体的意识较淡,因而员工参与职工经济技术活动的积极性不能得到有效地发挥。面对这些问题,我们不等不靠不观望,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强引导服务,变老板的不认识为大力支持,变工会干部的不会干为行家里手,变职工的不主动为积极行动。我们的主要做法有四抓。
四、解决“三个不适应”问题的主要对策及建议
(一)健全规范抓起步。在调查研究的上,要针对民营企业工会工作的现状和自身特点是,制定了工会经济技术工作内容规范和各项工作的百分考核责任制考核标准,做到统一活动内容,统一工作要求,统一考核标准,为推动“兴企创业建小康”立功竞赛和职工经济技术活动创新活动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为使民营企业工会干部了解工作内容,掌握工作方法,举办民营企业工会主席培训班,专门为民营企业工会干部讲解工会工作理论和业务知识.
(二)典型带动抓引路。为了把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引向深入,要抓住行业特点,分别在工业企业、商贸流通企业,餐饮企业各培树一个典型,通过对典型经验的总结推广,全面推进民营企业的工会经济技术工作。
(三)表彰激励抓促进。为了在民营企业中营造“企业爱员工,员工爱企业的”良好氛围,激励员工积极参与立功竞赛和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要在民营企业中广泛开展了评选“关爱职工优秀企业家”和“热爱企业的优秀职工”活动在企业中较好地发挥了带动示范作用,促进了立功竞赛和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发展。
(四)分类指导抓深入。在工作中,要深入民营企业,根据不同类型的企业自身特点,提供指导和服务,帮助企业工会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引导企业工会把立功竞赛和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不断引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