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建议
下一步,全县人事人才、机构编制和劳动保障工作将紧紧围绕县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坚持党管人才和以人为本的原则,继续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和人才强县战略,加强工资制度改革、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贯彻落实机构编制政策,有效控制编制增长;以改善民生为着力点,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为契机,以促进城乡就业再就业、完善社会保险体系、依法维护好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为重点,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推进全县人事编制和劳动保障工作科学发展。
(一)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一是做好2009年度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年度考核工作;二是完成以公务员管理为核心内容的培训考试工作,做好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和职业资格考试的报名工作;三是继续抓好“四项制度”贯彻、实施、检查及其他常规工作。
(二)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一是组织完成各类、各层次专业技术人员申报、推荐、评审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二是做好事业单位聘用合同管理,严格按照合同管理单位、管理人员。三是按照上级的安排部署,做好我县专业技术人员素质教育培训工作。
(三)进一步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收入分配制度
一是根据公务员登记批复,继续完成部分参公单位人员的工资套该及相关工作。二是按照部门职责搞好各项工资审批。三是办理好退休人员批复及工伤认定等工作。四是按照上级业务部门安排,做好其他各项工作。
(四)进一步开展好人事公共服务
一是抓好2009年事业单位新进人员人事代理服务工作,推动人事人才工作走向规范化、专业化、社会化轨道。二是继续做好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服务指导工作
(五)进一步做好机构编制工作
一是积极做好农村综合改革的前期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其他体制改革中涉及机构编制方面的工作。二是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增长,压缩财政供养人员。三是加强做好机构编制调研工作,准确掌握基本情况。四是搞好工资基金管理和档案整理工作。五是抓好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
(六)进一步统筹推进城乡就业工作
一是实施发展经济与促进就业并举的战略,确立有利于扩大就业的经济增长方式。积极推行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引导和组织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做强做大劳务经济产业品牌。二是加强失业调控。妥善安置企业重组过程中的下岗失业人员,规范企业裁员行为,加强对正常生产经营企业裁员的指导,规范失业预警机制,制订预案和相应措施,对失业行为进行有效调控,减少长期失业人员数量,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目标,确保就业形势稳定。三是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体系建设。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加强县职业中学建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技能人才培养能力。全面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加强对社会办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的管理和指导,形成劳动保障部门监督指导、社会培训机构市场化运营、职业技能资格统一考试的社会化技能培训模式,完善培训机构评价办法,逐步实现职业教育的终身化、社会化。进一步加强校企联合,校社联合,建立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七)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
一是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进一步向非公经济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被征地农民等延伸。实行目标责任制,实行社会保险扩面与基金调剂、经费补助挂钩,充分调动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把握重点,抓好民营、外资和个体等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的参保工作;继续加大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力度,尤其抓好中心城市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工作;加大公共财政投入,着力解决国有企业困难职工和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的参保及保障资金历史欠债问题;积极探索建立农民工的社会保险问题,逐步将农民工、被征地农民、经济条件较好地区的农民纳入保险范围;加大社会保险稽核力度,督促用人单位依法参加社会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