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汇报范文(3)
2025-04-29
——市场环境建设取得新突破。创建文明规范行业,经常开展集中性的诚信主题教育和实践活动,培养市民诚信观念和规划意识,打造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建立完善企业信用供求机制,在各行业广泛开展“百城万店无假货”、“青年文明号”、“交通安全之星”、“争当文明导游”、“守合同、重信用”和规范化服务等贴近生活、富有特色的创建活动,打造文明规范行业品牌。海秀东路商业街被评为“全国文明示范街”,新华南路被评为全国“百城万店无假货”一条街。坚决打击制假售假和销售伪劣商品等不法行为,营造群众放心的市场环境。三年来,我市无集中性、区域性的制造、销售假冒伪劣产商品的窝点和市场。无重大走私贩私案件,无窝藏和集中销售走私物品的窝点和市场。此外,市有关部门还针对旅游市场中敲诈、欺骗游客的现象,文化市场中存在的盗版、非法经营现象等进行专项整治,不断规范旅游市场和文化市场。
——人文环境建设取得新突破。我市努力建设“文化海口”,营造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一是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宣传。三年来,我们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运用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和方法进行强势的“八荣八耻” 教育宣传,如结合海口的实际组织力量编写通俗易懂、内容丰富的公民道德宣传小册子《海口市民文明礼仪手册》,免费送到市民手中。在每年的公民道德实践月活动中,发动媒体推出先进典型和开辟公民道德建设专栏进行宣传,各单位通过制作公益广告牌,印发文件宣传资料,组织专题研讨、学习、演讲比赛等进行宣传教育,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大力推进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二是大力开展公民道德实践活动。精心组织开展了全国第四个、第五个“公民道德宣传日”活动,成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宣讲团”,举办全市性的“知荣辱、树新风”演讲赛,扎实推进“西部助学工程”活动;组织开展敬老养老“十佳孝星” 、“公民道德模范”等评选表彰活动;在社区和农村和行业组织开展“文明过公期”、“五好家庭”、“诚信企业”等多种形式的道德实践活动。组织开展“中华经典古典诗词诵读活动”等系列文化活动,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利用学校阵地在学生中广泛开展以践行“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道德实践活动等,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三是打造历史文化名城。加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深入挖掘海瑞、丘浚等历史文化,举办了富有特色的“冼夫人文化节”、“元宵换花节”、“万春会”等活动,丰富了地方特色文化,挖掘整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八音、琼剧、椰雕、公仔戏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7年我市获国务院批准为历史文化名城。四是建设和完善了公共文化设施。加大投入,相继建起了群众艺术馆、五公祠陈列馆、大致坡中国戏剧家活动基地等大型文化设施。五是推进精品文化战略。《大明王朝•1566》荣获全国电视剧最高奖“飞天奖”,《百年苍翠》获得全国地方戏优秀剧目(南北片)评比展演三等奖,推出了长编小说《十五岁的长征》、《可爱的中国》等一批优秀文学作品,《舞蹈课》等全市78件文艺作品荣获国家级作品奖或展出,广播剧《远山的呼唤》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引进了63场精品文艺。陈素珍获得了“第二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光荣称号和“中国戏剧梅花奖”。六是着力塑造“阳光海口、娱乐之都、品位之城”,组织了“城市之间”、国际自行车赛、2008年中国铁人赛、2007H1中国热气球飞越琼州海峡挑战赛暨首届海口热气球节、国际轮滑等大型体育竞技活动,有力提升了海口的对外影响力。七是净化文化市场环境。加强对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和电子游戏经营场所的管理,认真落实未成年人不得进入营业性网吧的规定,落实在网吧终端设备上安装封堵色情等不健康内容的过滤软件。坚持不懈地开展“扫黄”、“打非”、“禁毒”活动。强化校园周边文化市场整治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严厉打击卡通“口袋书”、刮刮奖等宣扬黄色、暴力非法出版物。市场文化环境得到了进一步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