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着力打造民生财政,切实改善民生
大幅度增加对“三农”投入,健全投入机制,引导和带动社会资金投入,缓解“三农”发展资金短缺的矛盾。多方筹集资金,为“8+3”民生工程提供资金保障。增加对农民的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等补助,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增加农民收入,确保粮食安全。提高城镇低保补助水平和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贴标准。深入推进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提高中小学公用经费水平,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和国家助学金政策、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加大学校危房改造力度。增加医疗卫生的投入,支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做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加大城乡医疗救助支持力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安排资金400万元,继续支持10个特困村建设。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大力支持廉租住房建设,加大农村危房和城镇居民危房改造和加固力度。
(五)着力深化财政改革,提高理财水平
按照“精细、规范、高效”的原则,不断深化财政改革,创新财政管理机制,推进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深化预算编制改革。选择10个单位实行部门预算编制试点;完善基本支出定员定额管理标准,细化预算编制,提高年初到位率;加强预算执行工作,建立预算执行激励约束机制,将预算执行的主体责任落实到各部门,将监管预算执行的责任落实到预算管理和监督机构,提高预算执行力。深化政府采购改革。修订完善集中采购目录及限额标准,制定政府采购分散采购管理办法,积极推进电子化政府采购,不断完善政府采购业务程序。深化农村综合体制改革。加强乡镇债务监管,进一步清理核实债务,建立控债减债机制,着力控制新债,消化旧债;深入推进“乡财县管乡用”管理模式,建立乡级财力保障机制,加大对乡镇财政的倾斜力度,提高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支持乡镇机构、教育体制和林权制度改革。加大监督力度。不断完善财政集中办会、投资评审、集中支付、财政监督等管理办法,提高管理实效。利用电视、网络等平台,定期将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涉及民生资金使用分配情况向群众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六)着力落实人大决议,提高预算执行力
认真贯彻执行大会关于财政报告所作出的决议,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向人大常委会汇报,对重大收支预算调整请示人大常委会批准执行,及时办理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议,主动向人大常委会汇报工作,加强与人大代表联系,虚心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主动接受监督。认真贯彻执行《预算法》、《政府采购》等财政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执法检查,规范执法程序,做到依法理财、民主理财、科学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