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企业改制取得突破,各项改革稳步推进
成功实施了糖厂改革,完成了各村茶所、茶园、镇红砖厂等企业改革改制任务,对镇自来水经营权进行了拍卖。完成了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农民负担大幅减轻,亩均减负31元,人均减负34元,启动了新一轮农村综合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基本结束。“村财镇管村用”为重点的财政体制改革有序推进,公共财政框架基本建立。全面完成了教育综合改革任务,行政审批、人事制度等改革不断深化,文化体制、卫生体制改革迈出新步伐。
6.财政金融健康发展,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坚决贯彻执行“强化征管,堵塞漏洞,清缴欠税,惩治腐败”的治税方针,实行税收目标考核责任制,坚持依法治税,严厉打击偷、逃、骗税行为。加强对重点企业、重点税种和重点税源的征管稽查,充分挖掘增收潜力。努力加强财源建设,注重扶持对财源贡献较大的投资项目、重点企业和骨干产业,改变财源结构单一的状况。不断强化依法理财意识,切实加强财政资金监管,严格预算约束管理,集中财力保障了机构运转、工资发放、社会保障、救灾救济等重点支出需要。至2008年底,预计实现本级财政总收入560万元。
切实加强与金融部门的沟通和协调,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作用进一步增强。至2008年11月底,金融存贷款余额分别为4200万元和3900万元。
(四)继续深化社会事业体制改革,平安建设步伐有序推进
1.全面推进教育体制改革
进一步抓好以教师全员聘任、绩效工资分配为主的制度改革,制定鼓励政策,优化教育发展环境,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巩固“普九”成果。
2.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进一步改革和理顺文化行政管理体制,加快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机制改革和国有文化单位的战略性重组,拓宽文化产业投融资渠道。积极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把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3.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建立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体制和投入机制。建立健全公共卫生和医疗救治体系,大力推进农村卫生服务一体化体系建设。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合理调整和配置医疗卫生资源,落实补偿政策,推进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财政对参合农民的补助标准。规范医疗服务价格,加强药品价格管理,积极推进药品生产流通和监管体制改革。
4.继续推进和完善“奖优免补”改革
在总结过去几年计划生育工作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巩固实施“奖优免补”政策。把落实“奖优免补”政策与解决“三农”问题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探索建立控制人口增长的长效机制。
5.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扩大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履盖面。继续完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建立和完善灾民紧急救助和优抚对象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健全社会救助体系。逐步建立起与经济水平相适应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二、当前深化改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当前改革发展正进入攻坚阶段,各种矛盾和问题突显,**镇在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过程中,也充分暴露出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一是“三农”增收难问题仍然存在;二是工业企业规模小,产业结构比较单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抵御风险能力较差;三是土地、电力、资金制约要素日趋凸现;四是城乡一体化难度较大,统筹发展的矛盾依然存在;五是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科技、教育、文化、环境保护等社会事业的发展明显滞后;六是少数干部执政为民的意识还比较淡薄,办事能力不够强,部分群众思想意识还不能与时俱进等等。这些问题,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对待,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克服和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