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茶叶是**镇的传统骨干产业。**种植茶叶历史悠久,长期以来,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茶叶生产,始终坚持一手抓茶园茶地建设,一手抓茶叶加工营销。切实加大茶叶生产的宣传力度,科技示范进入户,分类指导农户适时采摘,分级采摘;加强茶园中耕管理,抓好低产茶园改造,积极发展生态茶,依靠科技,提高单产,增加产量;制茶企业实行分等级收购鲜叶,以质论价,注重抓茶叶生产加工,提高产品质量,提升**茶叶的市场竞争力,从而增加农民收入。
3.积极培育新兴产业
(1)加大扶持蚕桑产业。2008至2009年度,镇党委、政府计划发展蚕桑3500亩、总面积达6190亩,养蚕5110张、实现产量17.9万公斤、产值350万元。为此,镇党委、政府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东蚕西移”的政策机遇,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培植发展蚕桑产业:一是成立由书记任组长,镇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村支书、镇直有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蚕桑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领导,同时,在农业中心专门设立蚕桑产业办公室,具体抓好蚕桑产业发展工作;二是广泛开展好对农户的宣传发动工作,激发广大农户种桑养蚕的积极性;三是优化发展酒药村酒药寨300亩的县级样板,充分发挥示范样板带动作用;四是积极向上争取产业扶持资金,加大对蚕桑产业的扶持力度。
(2)发展壮大核桃产业。全镇虽然有核桃总面积44500亩,但是投产面积较少,产量较低,针对这一现象,镇党委、政府结合土地资源、气候优势、产业发展、结构调整等实际,按照“统筹兼顾、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规划发展”的原则,一方面组织林业部门做好核桃品种改良和管理工作,另一方面动员各村认真组织开展工程造林和社会造林。2008年,全镇共完成核桃工程造林2500亩,社会造林5000亩。
(三)稳步推进农村经济改革,全镇经济社会全面提速
1.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巩固,农村经济稳步健康发展
坚持以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发展,不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通过建基地、强基础、兴科技、扶龙头、拓市场,以粮、蔗、烟、茶、林、畜为主的农业产业发展取得新的突破,优质粮食、优质糖料、优质烟叶、优质无公害茶、优质畜产品等优势产业基地不断提升,农业农村经济增长势头良好,农业基础地位得到不断增强。累计有序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520多人,实现劳务收入1500多万元,扶贫攻坚成效明显。累计投入农田水利建设资金610万元,建成高稳产农田3550亩,改善灌溉8000亩,新增灌溉2500亩,恢复农田300亩,新增库塘蓄水40万立方米,农业基础设施得到夯实。按照“二十字”方针要求,新农村建设起步良好,顺利推进第三批4个试点村建设工作。
2.工业发展势头良好,工业经济不断增加
认真贯彻落实县委、政府“工业立县”战略,依托丰富的资源优势,“引外龙、扶强龙、兴小龙、育新龙”,努力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截止10月,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2459万元。
3.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
始终坚持把投资带动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认真落实投资工作责任制,保持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重点完成了长山村苗族完小搬迁重建,长山、马家田、酒药村弹石路铺筑工程和刺竹山沙石路铺筑工程,中心卫生院门诊大楼和小**、酒药、新庆等8个村卫生室建设,酒药村芒糯村民小组、**村方家寨、望郎寨村民小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等工程建设。截止10月,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50万元。
4.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非公经济增长势头强劲
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并举,大力实施“外向带动”战略,依托资源优势,加大对外宣传力度,着力改善投资环境和服务质量,树立起了**对外开放新形象。2008年5月25日—6月15日与保山文昌生物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举办了“**镇2008年商贸文化节暨物资交流活动”,有140家外商和20家本地客商进行物资展销。目前,全镇私营企业户达9户,比去年增加1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