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着力挖潜,把传统产业项目做强。11县是畜牧业大县,但畜牧业发展一直处于粗放经营状态。我们大力挖传统产业的巨大潜力,努力把畜牧业发展成为富裕农民的主导产业。一是明确目标。为了促进畜牧产业升级,我们首先明确了“三个60%”的发展目标:即全县以牧为主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60%、牧业经济收入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60%、农民牧业收入占农民收入的60%。二是重点突破。我们把乳业作为发展精品畜牧业的突破口,规划了包括16个乡镇场在内的乳业生产区,坚持“培育小龙头,吸引大龙头”的发展策略,与广泽乳业合作开发。通过以建促养、小区示范、大户带动、贷款扶持等措施,不断扩大奶牛数量,提高鲜奶产量,加快乳业项目开发进程。全县奶牛现已发展到14000头,上半年累计向广泽乳业交售鲜奶1200多吨。三是带动全局。在努力把乳业做大做强的同时,我们不断总结“基地引龙头、龙头带基地”的成功经验,带动羊、猪、兔等畜牧产业项目集群,实现整个畜牧业跨越式发展。
(四)谋划长远,把新兴产业项目做亮。在我县的项目开发进程中,一批新兴产业应运而生。我们抓住机遇,重点培育和发展旅游业和新型建材业这两大产业。一是做亮以查干湖为重点的旅游业。我们把以查干湖为重点的旅游业确定为第三产业的龙头,通过多种渠道先后投资2.3亿元,完成了查干湖民俗村等45处基础设施建设。连续三年成功举办了“查干湖蒙古族民俗旅游节”和“查干湖冰雪捕鱼旅游节”,提高了郭尔罗斯旅游的知名度。三年来接待游客10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亿元。旅游业已经成为前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做新型建材业。我们充分利用县域内丰富的页岩、紫砂陶等矿产资源,根据国家推广新型建材的产业政策,重点抓了韩国工业园建材生产、塑钢型材、页岩陶粒砌块等18个项目,实现新型建材产业项目集群,年末可实现产值2.5亿元。
(五)打好基础,把社会事业项目做实。抓好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项目,是县域突破的一项重要内容。一是积极抓好公共事业项目。三年来先后投资4331万元新建楼房校舍38819平方米,改造医疗卫生场所9个5689平方米;投资5300万元新建了民族体育场和哈萨尔、郭旗街两个文化广场,较好地满足了广大群众文化生活需要。二是大力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采取以市场运作为主、财政适度投入为辅的方式,三年来筹资3630万元拓宽、改造和新修城市街路10条54000平方米,到年末基本完成整个城市道路建设任务;投资6513 万元修筑县乡公路9条155公里,投资4393万元修筑“村村通”道路366公里,在乡乡通油路的基础上,年末基本实现“村村通”油(砖)路。三是多方协调,大力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在乡乡通程控电话、通有线电视的基础上,有124个村开通了程控电话和有线电视,覆盖人口33万,占总数的60%以上。
三、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不断完善项目开发的新机制
为加快项目开发建设,做大做强主导产业,确保县域突破战略的顺利实施,我们不断创新领导方式,积极探求新形势下项目建设的长效机制,确保县域突破快速推进。
一是创新领导机制。我们打破传统的工作方式,坚持“季节抓常规、常年抓项目”的工作机制,五个班子领导把主要精力投入到项目开发和招商引资工作中,日常工作由各班子秘书长主持。县委、县政府班子领导每人抓一个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人大、政协班子分别合抓一个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严格兑现责任制,全力抓好落实。乡局级主要领导集中精力,一年拿出60个工作日离岗抓项目,抓招商。
二是创新组织机制。为了加大项目的推进力度,我们成立了重点项目推进组,由县级领导任组长,项目不建成,推进组不撤。成立了肉鸡办、乳业办、稻业办、草业办、绿色产业办和重点项目办等6个专业办公室,专门从事项目研发、协调、管理、服务等工作。目前已经研发储备123个大项目,其中有6个项目申报了第三批老工业基地改造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