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破除知难而退的思想,增强迎难而上、百折不挠的工作韧性。实践证明,要在项目开发上有突破,就是要靠一股迎难而上、百折不挠的韧性。一是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引项目。县工商联副会长两年引资10亿元,靠的就是这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他到企业招商,吃了很多闭门羹。但从不轻言放弃,几年来他引进的超亿元项目就有12个。二是以百折不挠的精神抓项目。我们与德大合作经历了两届县委、8年多的时间。特别是近两年来,我们与德大公司先后进行了40多次专题项目洽谈,与德大公司达成了投资2.34亿元的项目合作协议,以德大为“龙头”的肉鸡产业正在崛起。三是用有钱要干事、没钱也要干事的态度抓项目。为了解决社会公共项目资金短缺问题,我们采取土地置换、盘活资产和向上争取等办法,筹资近亿元,完成20多处城乡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四)破除急功近利的思想,树立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长效思维。我们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和政绩观,全面推进项目开发建设,实现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一是从抓好生态建设入手改造大环境。实施了以我县西部治碱、生态草开发、荒漠化治理、湿地保护等9大工程。先后投资8亿多元,完成人工种草64万亩,改良草场21万亩,草地治理65万亩,植树造林78万亩。把治理、保护、恢复、延长产业链、增加农民收入等有机地结合起来,逐步实现“生态富民”的目标。二是发展绿色产业。我们十分重视绿色品牌项目的开发建设。全县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已发展到13个,通过国家和省批准的绿色、有机、无公害食品生产基地已发展到8处,全县绿色食品种植总面积48700公顷。2003年,被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评为国际绿色产业先进示范区。
通过不断解放思想,把全县上下主要精力集中到抓项目、抓招商上来,形成了“全党抓经济、重点抓项目、突出抓工业”的工作格局。47名县级领导人人有项目,人人抓招商。全县上下形成了“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如饥似渴上项目、争分夺秒抓招商”的浓厚氛围。
二、以主导产业为支撑,不断强化项目开发新举措
我们紧紧围绕石油矿产开采、绿色农畜产品加工、新型建材和旅游这四大主导产业,不断强化措施,创新思维,下大力气狠抓项目开发,取得了明显成效,加快了县域突破进程。
(一)主动出击,使优势产业项目更优。11县石油资源比较丰富,探明储量3.2亿吨。为了把优势产业项目做优,我们重点抓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为吉林油田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我们把油田当作自己的企业对待,树立“油田发展我发展,我与油田共兴衰”的思想,全力维护油田利益,积极为油田发展提供环境整治、道路交通、用地审批等配套服务。为了促进吉林油田在11的发展,县里多方筹集资金6000万元,支持吉林油田规划开发224区块,每年可增产原油15万吨。二是积极引进域外石油开采企业。县里成立了石油企业管理办公室,专门为石油企业服务,保证来我县投资的企业3日内办完一切手续。现已引进永达、亿丰等15户石油开采企业落户11,今年可完成投资4.1亿元,新打油井226口,累计达到340口,实现产值3亿元,上缴税金8000万元。三是加强与油田的合作,扩大石油开发规模。今年,县石油开发公司投资1.4亿元,新打油井80口,可实现产值1.1亿元,上缴税金3000万元。
(二)锲而不舍,把产业化项目做大。一是做大蛋白加工项目。吉林不二蛋白有限公司决定投资2.5亿元,再新建一处年产10000吨大豆蛋白的企业。在考察选址过程中,黑龙江和我省的一些县(市)都想方设法引进不二扩产企业。面对激烈的竞争,我们主动为不二蛋白企业扩产搭建平台,帮助企业规划厂址,办理用地手续,提供一切我们能够提供的服务。我们的决心、信心和诚心感动了不二公司的高层领导,终于做出在11建厂的决定,并打破冬季不施工的惯例,于去年初冬开工建厂。现已投资2亿元,完成了厂房和第一条5000吨蛋白生产线建设,第二条生产线将于明年六月投产。此项目年转化大豆10万吨,拉动30万亩大豆基地建设,实现产值3.2亿元,利税7300万元。二是努力做大肉鸡“一条龙”项目。在与德大公司合作中,我们坚持以诚相待,舍得投入,投资2000万元为德大肉鸡养殖场修路17公里,铺设电路13公里,出让草原15000公顷。目前德大公司已经在我县投资1.3亿元,建成6万套祖代种鸡场、32万套父母代种鸡场、2500万只商品雏孵化场和8个年出栏40万只肉鸡饲养场等项目,年可实现产值8亿元,利税5000万元。三是做大稻米综合加工项目。为了做大稻米产业,拉长产业链条,我们积极瞄准大企业,锁定裕丰米业定向招商,帮助企业申报老工业基地项目,提供置换土地、协调贷款等服务,使投资1亿元裕丰米业综合项目落户前郭。该企业第一条稻米加工生产线已经投产,二期稻壳发电、米糠油加工项目正在筹建,2500亩有机稻米基地也在开发建设。良好的投资环境,不仅坚定了裕丰米业在前郭发展的信心,还将合作伙伴湖北永祥粮食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引入我县,共同开发20万吨饲料加工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