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这一切丝毫不影响我的计划。哈佛女孩、卡尔·威特的打造方案被我在夜深人静时一遍遍地细读,划上了条条杠杠。书上说多对孩子讲话有好处,我就在抱儿子散步时,一遍一遍地对他说这是鸟儿,这是花儿,那是天空,即使他的眼睛望着别的地方;深知在幼年时培养读书习惯的重要性,我每天强迫他坐在桌前想尽各种方法来引导,但却总是无比烦恼地发现我的儿子怎么一刻也坐不住!尽管有老人在家,可每天下班后我还是拖着疲惫的身体急着往幼儿园赶,为的是能跟老师见上一面,以免忽略了关于儿子成长中的任何一点小误差……
但时至今日,儿子不仅没有在我预测的年龄段内出现我希望的成绩,反而变得问题多多:因为想让他能够得到足够的营养,我总是把菜切成碎末和萝卜泥蒸鸡蛋喂他吃,全然没想到养成了他懒得动手甚至懒得咀嚼的习惯,结果幼儿园老师反映说全班就他一个人不主动吃饭,左顾右盼地等着老师喂;因为我太过于细心,儿子也因此变成了一个很敏感的人,稍不如意就撇起嘴来要哭;因为我事事都替他考虑好了,有固定的模式告诉他应该怎么做,他变得一遇事就只会望着我,压根就没想到要自己动一下脑筋;因为他做任何事情总有人陪伴左右,他的胆子变得特别小,不敢一个人玩,也不合群。
我们院子里有一个从加拿大回来的和我儿子同龄的小女孩,总是一个人自得其乐地在院子里玩,玩腻了和爸爸妈妈打声招呼就自己跑出去找小伙伴,玩饿了自己跑回来大口大口地吃饭,每天晚上自己唱着歌儿睡,从不要人陪。看着她父母每天轻松自如从不为孩子操心的样子,再看看自己操碎了心养的这个动辙哭啼啼的孩子,我沮丧到了极点,情绪很不好。有一天晚上,在儿子缠着我陪他玩时,我第一次凶了他。儿子哭了,我的眼泪也不停地往下流——我费尽心思的育儿计划却是如此的结局!与其这样做一个勤力不讨好的妈妈,是不是该干脆放手做个“懒”妈妈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