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英雄奉献青春》关于疫情的心得体会(合集20篇)

2025-11-19

篇1:《致敬英雄奉献青春》关于疫情的心得体会

今天,2月27日,星期四。距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已过去两个多月。

两个多月,人类历史长河中的短短刹那,却深刻影响着当下六十多亿的整个人类。起初毫不起眼的微小病毒,居然仅用一个月时间就感染了超过6万人。这一切的一切让我们陷入深深的沉思!这一次,我们到底做错了什么?

这一次,似乎我们一开始就错了。但是很遗憾,或许是某些人维护安定和谐稳定局面的固定型思维作祟,一开始他们对李医生的话置之不理,依然我行我素。后来传染人数爆增,人们逐渐回过神来重视起李医生善意的提醒。不幸的是,新冠病毒竟无情夺走了李医生宝贵的生命。

不仅仅官员,就是医疗专家都难免误判形势,更何况我们这些民众百姓。各地政府反复强调尽量减少出门,出门要戴口罩,短期内去过武汉的要自我隔离……但仍有不少人置若罔闻,无法无天。他们随意聚集,且不戴口罩,甚至有些去过武汉的人选择沉默,故意隐瞒。要知道,迄今为止医学专家对新冠病毒的了解,依然是未知大于已知。这时跑出去扎堆玩耍,不仅是对自己不负责,也是对他人的隐形伤害啊。《战国策·秦策五》写道:“行百里者半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也。”岂不知你自以为形势好转之时,恰恰是最难守的关键时刻。更何况眼下的阶段性“好转”,是一线无数抗疫英雄用血肉之躯换来的。倘若病毒二次爆发,试问谁能承受得起?

疫情像一面镜子,当下社会的一些乱相令人唏嘘不已。一些打着“武汉加油”“中国必胜”口号的人,暗地里却盲目排斥武汉人。听说过吧,武汉人在哪都受歧视,他们用餐要单独,坐公共交通也要重点排查,连住个宾馆,人家一听你说是武汉人,也是直接轰走……疫情数武汉最严重,是的,没错;可并不意味着全武汉的人都染上了病毒!武汉人到底做错了什么?难道““武汉”和“湖北”两词一飘到空气中也会让你“中枪”吗?

可悲的不只这些。国难当头,一些商家居然借机大赚黑心钱。疫情爆发以来,国内的口罩瞬间脱销。短时间内,口罩价格一翻再翻。前段因为剁手不够及时而买不到口罩的事情屡见不鲜。买不到口罩的人抱团哭泣,那已买到口罩的人就能高兴得起来吗?未必!因为你辛辛苦苦买到的口罩可能只是薄弱纸翼、做工粗糙、肉眼就能分辨出来的假口罩。这些利欲熏心的人为了钱出卖自己的良心,真叫人心寒发怵啊!

无独有偶,某些专业医疗机构和相关公益组织也在战疫过程中严重走偏。前段时间武汉红十字会微博上火了。一方面是许多人往武汉捐献大量医疗物资,可另一方面武汉大部分发热门诊和定点医院却接收不到捐赠,还是物资紧缺,为什么呢?据说是因为某些人打着所谓“红十字会”的名义旗号,统一集中了所有捐向武汉的物资,并由他们自行分配。人们在这些机构网站上发现,很多莆田系医院(热衷广告宣传的男科、妇科、不孕不育、整形等专科民营医院)拿到的医疗物资甚至比定点医院还要多。这算哪门子捐助?这算哪门子红十字会呢?

写到这里,我的心越来越沉重。作为一个中学生,对这一切的一切我一时还找不到所有满意的解释和答案,但我依然会不停地追问和反思下去。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世界上没有第二个文明,像我们中华文明这样历经风雨,仍能百劫涅盘,生生不息。疫情灾难虽然深重,但我们依然要排除万难,砥砺前行,因为我们肩上有责任,心中有希望,眼前有光明。

朱文公曰:“人之洗濯其心以去恶,如沐浴其身以去垢。”朋友,面对疫情一起来追问一下我们到底做错了什么,好吗?

篇2:《致敬英雄奉献青春》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

我既懂得了戴口罩,勤洗手和常通风的重要性,也看见了别人在寒假期间的努力。他们的假期很充实,也很合理。从中我学到了很多关于规划时间,制定计划的方法,技巧以及内容。

制定计划时一定要注意劳逸结合,不要让自己的计划里只有学习和写作业,适当地跳跳绳,看看书,或者帮家里人做点家务也可以。就像视频里的陈佳宜一样。陈佳宜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每个寒暑假都会制定计划。她以往的计划写的清晰明了:什么时间写作业,什么时间跳绳,什么时间上网课,甚至还写了什么时候参加家庭聚会和朋友聚餐。不过这个寒假,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把她的计划打乱了。无奈之下,她只好制定了一个新的“宅”计划:这一次她给了自己充足的睡眠时间,每天都允许自己睡一个小懒觉。运动在陈佳宜的新计划里每天有三次,早中晚各一次。她一天的学习分成了四个部分,一个部分一小时写完的。学习之余,她还会看看记录片,比如《隐秘王国》《地球脉动》等,或练练书法,弹弹琴来放松身心,而每天洗碗,洗衣服也是陈佳宜必做的家务。

当中,发现这次的肺炎疫情,虽危险,但也是机会。它可以让我们学到一些无法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所以大家一定不能浪费了这段“宅家时间”!这段时间,也许是和别人拉开差距的好机会,也可能是开学后跟不上节奏的预兆!

篇3:《致敬英雄奉献青春》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

红,是充满激情,昭示希望的颜色。

在阻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我省一批批志愿者奔赴战疫前线,与战友们一道构筑起抗击疫情的无形防线。

无论是老者亦或少年,无论是党员还是团员……这些鲜亮的“志愿红”都在抗疫一线发挥着光与热。

特殊时期、特殊战场,特殊战役,让很多参与战疫的志愿者对“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志愿服务理念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新型肺炎传染病,冠状病毒不留情……”唱起山歌、宣传防疫,全面战疫以来,身在黔南州龙里县的退休医生杨永胜第一时间冲到了一线。

他不仅是传唱山歌志愿者一员,他编写的《关于病毒性肺炎诊断预防治疗诊断书》也成为不少当地村民学习预防知识的教材。

既是党员又是志愿者。杨永胜说,阻击疫情就是要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理念,每个人都能做到这一点,就一定能打赢这场战斗。

年长的志愿者在战斗!青年志愿者也启动了“战时模式”。

全面战疫打响,团省委、省志愿者协会面向全省发布动员令,招募青年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应急志愿服务行动。

号令一出,得到全省青年热烈响应。短短两天,报名人数就突破5000人。

看见招募公告,正在湄潭老家度寒假的贵州大学学生冉诗学毅然报名加入了当地志愿者队伍,深入一线开展防控排查。

“这几天不知道爬了多少楼、走了多少路、敲了多少次门,脚都走痛了。”冉诗学说,想着我们的付出能够为防控贡献力量,觉得很值得!

思南县双塘街道高家洞村90后小伙子张瑶把10箱“环保炭”送给了思南西高速公路收费站的执勤交警。“看见你们不眠不休的在这里为抗击疫情站岗执勤,我也想尽绵薄之力。”朴实的话语,满载着情义。

和冉诗学、张瑶一样,其实许多“90后”“00后”,对的“非典”疫情并没有深刻的记忆。

而这次疫情到来,他们中的很多人却写下请战书、放弃假期、轮班值守,用行动保证城市集镇正常运转,呵护着共同的家园。

曾从事医疗工作龙里县公安局指挥中心民警钟昆写下请战书,奔赴医院开展志愿服务。

“我是学护理专业的,现在正是我学以致用,为家乡作贡献的时候!”就读于遵义医科大学的邓昭昭回到六盘水市钟山区大湾镇腊寨村后,毅然请战成为村里的战疫一员。

省交通运输厅职业青年日夜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协助地方公安、医疗卫生、交警等部门开展车辆疫情防控和检疫工作。

贵阳海关团员青年全员在岗,全时坚守,全力保障进口药品、消毒物品、防护用品、救治器械等防控物资快速通关……

无论是个体还是群像,无论是青年学生还是职业青年,战疫中的青年“志愿红”都保持着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奋斗姿态,再次雄辩地证明:当代青年是可爱、可信、可为的一代。

志愿服务既能改造社会也能改造个人。在抗击疫情中成长,在参与战疫中收获,很多青年真切地体会到了家国情怀。

“人们都在家里,你为什么出来做志愿者呢?”面对电视台记者的提问,黔南州一位叫刘媛媛的志愿者这样回答:现在疫情这么危险,总有人要站出来扛起这个担子。

她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里写道:当时说这句话,自己都被自己感动了。

而她,是一名出生于的“90后”,是朋友眼中“傲娇的小公主”。

共青团龙里县委书记莫岱维也是一名“90后”。他说,青年志愿者们参与这场人民战争,能够真切体会家与国、国与家的关系,是在斗争中长本事,真正是在忧患灾难的环境里上了深刻一课。

战疫前线,“志愿红”随处可见。在这个特别的春节,在这种特殊的氛围中,这种红显得更夺目亮眼,更富有激情,更彰显力量,更能让人们看到希望。

篇4:《致敬英雄奉献青春》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

病毒的来源原本是在蝙蝠身上的,然后传给这个动物,又传给那个动物……最后传到人身上。

人是怎么把病毒传给别人的呢?病毒总是喜欢躲在人身体里,当携带病毒的人打喷嚏或者咳嗽时,附近的人就很容易被喷出的病毒飞到粘膜组织(包括嘴、鼻子和眼睛)里去,就成功被传染了。

那么我们该怎么做呢?手、鼻子、口是最容易接触病毒的身体部位,所以勤洗手是必须的,另外还有少出门。如果一定要出门,记得戴口罩,这样才能预防新冠病毒侵入身体。

防范新冠病毒需要我们共同努力!现在,当我们宅在家时,全国各地都派医护人员驰援武汉,救死扶伤。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减少出门,养成勤洗手和出门戴口罩的卫生习惯,就能帮助更快打赢这场和新冠病毒的战争!

《致敬《致敬英雄奉献青春》观后感心得体会范文精选5篇英雄奉献青春》观后感心得体会范文精选5篇

篇5:《致敬英雄奉献青春》观后感心得体会

眼前是车水马龙,烈日当空,我在刺眼的蔚蓝天空下睁开眼睛,那猛然洒落的阳光让我头晕目眩,恍惚间定神望去,道路上人车皆空,只剩寂寞,本应大街小巷共庆余年,可如今却成共抗疫情。

在纷纷的撤离的脚步声中,那几履坚定的步伐与人流逆行,心中有着一个方向,哪怕是朝着危险,也要将众人从这反复的噩梦中拯救出来。于是,身着白衣,披洒着月光,前去负重任了。他们,是我们亲爱的前线医护人员。

庚子虎年,如期而至,不闻鞭炮阵阵,却见战鼓频催摧,疫情来势汹汹,临危受命的白衣天使,如“逆行者”般,迎难而上。一个个身影汇成疫情中的温暖和力量,化作一股暖流,在阴霾压抑的日子里,挺身而出。

不会忘记,请战书上,一枚枚鲜红指印,“不论生死”写满医者轩昂;不会忘记,同为妻母的她们,褪去华裳,坚守战场,一袭白衣遮掩不住倦容。他们何尝不知这前方的凶险,疫情难料,可国难当下,他们眼中只有呻吟的国土,他们舍弃小我,为的是大国安然。

新年前,口罩工厂流水线上,传递的是质朴无私的关怀;全国各地的募捐,每一份的物资里,萦绕的是执着坚定的信仰;医院里那席地而睡的一个个身影,是无数医护在万家灯火中,坚守战场。四海八荒的人,抛去新年的欢庆、团圆,奉己之力,共筑长城万里,只愿国泰民安,再现中华盛景。

爱国,一个中华儿女永远放在心上的词,一个在此时形容前线医护再贴切不过的词。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与国本身就是花蒂齐开。他们的家国情怀,并不是振振有词的虚空,而是身为国人心中再朴素不过的情感,也同是肩上再基本不过的责任,用不畏艰险的勇气照亮疫情前路的光芒。家国情怀没有什么艰深的立意,并无什么摄人的光辉。他们,愿将热血洒满祖国大好河山;愿任足迹在每一寸土地繁衍,愿将青春献给祖国未来光明。即使前路乌云密布,他们也会继续前行,探寻光亮。

他们更是英雄,不论对家或是国,不论风华正茂还是年逾古稀,因为他们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驰行抗疫的路上,处处都是颠簸的减速带,但他们不会停止,直到太阳升起为止,直到困意袭来为止,他们会坚持战斗,站在希望的大门前,直到所有人欢呼庆祝时。

所有的细微之下都隐藏着春暖花开,冰面破裂的巨响,所有阴霾之下都藏匿着柳暗花明,曦光初现的希望。愿四海疫情已终,疾患永散。愿诸位平安喜乐,前线一切安好。

明年春天,我们再赴江城,赏尽十里樱花。

篇6:《致敬英雄奉献青春》观后感心得体会

同志们:

今天的会议是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主要任务是统一思想、动员部署,在全市迅速掀起新型城镇化建设高潮。市委、市政府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会前,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深入调研,先后召开市委常委扩大会、党政联席会,认真学习省委领导同志有关讲话精神,对推进我市新型城镇化战略部署、目标任务、政策措施等进行专题研究,形成了《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意见(讨论稿)》。此稿已在会上印发,待征求意见后正式下发执行。稍后,段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希望大家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根据会议安排,我先讲几点意见。

下一篇: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先进事迹心得体会1500字(精选19篇)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