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1:读《恩宠与勇气》有感
读《恩宠与勇气》有感1500字
辉辉
曾经伙伴们推荐这本书时,自然会有人问起崔雅最后战胜了癌症了吗?当我听到答案是“没有”时,我心中有一丝失望升起,但转念想想,在失望的背后依然存在那么强的吸引力,故事一定很特别!
故事以崔雅和肯两人美好的爱情故事为背景,以治疗崔雅癌症为主线,描述崔雅和肯在一起五年之中,他们与癌症的搏斗和自身生命修炼的经验。
肯对第一次见到崔雅的感触是:“一触钟情,我们几乎没谈上一句话。从她打量我的光头的表情,我知道她对我绝非一触钟情。我呢!就像大部分人一样,觉得她相当漂亮,却对她毫无所知。但是当我搂住她的时候,我觉得所有的距离和界限都消失;我们似乎合一了。那种感觉就像我们已经在一起好几世了。”如此妙不可言的爱情,令世人生羡。但命运总是很戏剧,婚后第十天崔雅诊断出乳腺癌。如此从封顶跌入谷底的颠倒,无人不为之痛惜。从此走上抗癌之旅,多么艰辛的挣扎,很多家庭同样有过深刻的体悟。崔雅为了给其他受同样苦难的癌症患者更好的帮助,她希望自己深刻地体会所经历的一切,以至后期经历灭顶之痛也尽量不用止痛药,保持清醒的状态觉知大脑中的肿瘤缓慢地破坏所有正常的机能,一点一滴地吞噬侵蚀,然后把这点滴感受记录下来,描绘了一张有关抗癌、死亡过程的明确地图,让肯用在其他病人身上,也让肯对他们所经历的一切更有悲悯之心。真是令人深感震撼的慈悲之举。也正是有这样的愿望,使崔雅更加有勇气面对无常的挑战。
崔雅说她喜欢有人提醒她“你会为那些发生在你身上的好事而感谢神,却从不为那些看似不好的事而感谢神;这就是你最大的错误。”是的,只有那些所谓“坏”的事情,才能让你长出完美的翅膀,磨出利如刀锋般的觉知。崔雅说:“这次火灾让我看到我已经不再像从前那么强烈地被所谓的”坏“”事所干扰了。得癌症到现在五年了,我不断地和好消息、坏消息以及不确定的未来搏斗。从中我学会随波而流,不抵抗,允许事情以原貌呈现,然后静观其变。“
肯总喜欢说,我们在自己身上所下的功夫,无论是心里或灵性上的,都不是要设法除去生命之海的波浪,而是要学习如何冲浪。在饱受威胁的情况下,我学会许多冲浪的技巧。
崔雅与病魔搏斗中学会了从容面对未知的一切,清醒地与死亡生活在一起,珍惜每一个当下,恰如崔雅引入的一段很美的话:”这些开在我窗下的玫瑰,和以往的玫瑰或其他更美的玫瑰一律无关;他们长什么样就是什么样;它们与今日的上帝同在。它们没有时间的概念,只是单纯的玫瑰,存在的每一刻都是最完美的。然而人类不是延续便是回忆;他不活在当下,回顾的眼睛总是悲叹过去,轻忽周遭种种的富饶,他总是踮起脚尖望向未来。除非他能超越时间活在当下的自然中,否则他不可能快乐、坚强。“原因很简单,一切源于恐惧。
篇2:《恩宠与勇气》读后感
《恩宠与勇气》读后感
《恩宠与勇气》一拿到手就喜欢的,而且是一气读完。这种读书状,已经很多年未有了,就是说,几年来,这是我遇到的最好的书籍。 这本书作者虽然是肯?威尔伯,但内容是由他和妻子崔雅二人共同写成。我认为崔雅写得更加感人,因为她是用生命写就的。在阅读时能充分感受到感性、感觉、神秘的体验。因为崔雅从认识肯?威尔伯起的四个月之后就决定嫁给他,她是从心底爱着肯,却在结婚后的十天竟查出罹患乳癌。在爱的顶峰却处于生命的谷底。从被查出乳癌直至五年后不治,这期间先后作了放疗、化疗及所谓的“另类治疗”。这些痛苦很难用语言描述,她硬是用文字将这些感受表达出来。读来荡气回肠,催人泪下。虽然她本人也是心理医师,也进行灵性修炼,也知道佛教所谓的生命无常。但她毕竟还是一个凡人,也害怕死,肯也害怕她的离去,二人都忍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在崔雅的治疗期间,她的情绪波动是每一个癌症患者都不能回避的。即使肯?威尔伯是当今世界上后人本主义心理学领头先驱,崔雅本人也是心理医师,但遇到实际问题时,还得强打精神面对,这些都显示出人性真实的一面。 《恩宠与勇气》文字优美,但又看不出精心雕凿的痕迹。我们一般在写一些东西时,总会顾及到不要落进这个套那个窠臼什么的。这本书的写作手法并不显得另类,但就是让人觉得既熟悉又精彩。既雅俗共赏又没有陈词滥调。而且胡茵梦的翻译也非常得体,我认为能与原文相得益彰,更好地凸显了原文的精彩部分,阅读起来流畅顺通,一气呵成。 《恩宠与勇气》的精彩之处,不但显示在写作的.技巧,而且显示出描写细节的功底。学佛之人在六度万行中修行,但遇到许多实际问题就抓瞎,尤其是意识一闪念间的过程,很容易颟顸混过。而他们能抓住仍在弥漫中的意识发起的一瞬间,并准确地加以剖析。作者之一甚至还参加禅修,通过参禅到底能解决什么问题,作者都将之披露无遗。读者如果有意,能从中学到很多东西,真所谓细节决定成败。 最后本人认为,《恩宠与勇气》是由当今心理学顶尖的、前沿的人物写就,书中阐述了心理学的最新理论,即将心理学、东西方宗教、灵性学、甚至物理学等加以整合,显示出了这门学问的最新动态和发展的趋势,而这门学问关心的是人的自己,如果我们能坚持关心这门学问,也就是坚持关心人自己,所以我觉得《恩宠与勇气》非但是一本很好的阅读文本,而且是将我们引入关心人本体的佳作。篇3:《恩宠与勇气》读后感
这个月一直在读《恩宠与勇气》。
开始是从子尤的博客看到的,写了一篇读后感《生亦漂亮,死亦漂亮》,没有想到,这也是子尤生前的最后一篇文章,也许是冥冥中注定了什么,但是我想说,子尤虽然已经在天堂了,但是他亦是生得漂亮,死的漂亮。
这本书,主要介绍的是女主人公崔雅和丈夫肯。威尔伯一同对抗病魔的故事。可能你会说,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但是你知道吗,他们的第一次相遇,就发现彼此是今生要要寻找的人,相爱然后结婚,可是在结婚前一个月发现崔雅患了乳癌。突然的打击,让他们的爱面对时更加坚定,虽然也有埋怨和无奈,但是心里的大我,大境界的感悟,让他们对人生,生命有了更深的理解。书中评语中曾介绍过:21世纪确实有三个选择,亚里士多德或尼采,或肯。威尔伯。可见威尔伯的成就。其实他完全可以放弃,但是他们都是那么真善美的人,没有放弃,真是因为这样的坚持,才有了今天的恩宠与勇气。
书中,不仅仅是讲述一个故事,其中涉及了很高层次的哲学,心理学,宗教等的东西。
崔雅的美丽,善良,勇敢,是无法比拟的。面对切除乳房,面对接踵而来的糖尿病,癌症的转移,失去美丽的头发,每天的上百种药物,多次手术,放疗,化疗,崔雅都经过自身的感悟,灵性,静修,完成了对生命的透彻理解。他和肯一起,面对各种遭遇,各种他们想象不到的病魔,一起在崔雅生命中的最后五年,勇感悟的心,善良,勇气走了一段最闪亮的路。
崔雅的魅力不仅仅在此,她还帮助了很多患者,解除心理上的病魔,把自己的感受,感悟带给大家,不要去恐惧死亡,要接受生命的最初的本然,你才不会让恐惧把你吞没,你要在这样的过程中享受生活带给你的种种美好,因为还有那么多爱你们的人。“愈是接受生命的本然,包括所有的哀伤,痛苦,磨难与悲剧,愈是能得到内心的安宁。”我想书的另一个标题超越死亡的意义也就在此。
当崔雅五年后,真的累了,要走了的时候,屋子外的大风骤然停止,一片寂静,肯想到了一句古老的谚语:伟大的灵魂逝去时风开始咆哮。所以,肯后来说,崔雅是伟大的灵魂。最后崔雅死亡的描述,是我没有想过的真实,让我也产生了不恐惧死亡的力量,是一种解脱的方式,变成了最闪耀的星。
每每看着这本书的时候,愈到最后我愈不敢看下去,我不忍心看到这么好的女人离开,不忍心看到肯的伤心,有的时候看了一会就把书放在远处,不忍心看,内心疼着。一想到这么好的人,为什么老天是那么的不公平,还有子尤是多么好的孩子,就在15岁的时候离开了,好残酷。但是崔雅说“做命运的见证者,而不是它的牺牲者”我知道,其实他们都是最坚强的,他们能够把自己最闪亮的一面展现出来,并笑着离开这个人世间。因为他们知道她们的精神一直都在,爱一直都如闪耀的星照耀着我们。
其实,看这本书,也想到了自己,因为姥姥是曾经发现乳瘤而且除了乳房,年底的时候母亲也发现了小的乳瘤,其实这个是有些遗传的,就像崔雅的母亲也死于乳癌。当我得知妈妈也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恐惧随之而来,那几天似乎都是黑暗的。也就是那个时候书刚买到手,看着看着,在崔雅的勇气指引下,我渐渐想明白许多,也许一切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糟糕,也许日后我也会面对,但是又能怎样,人是需要勇气的,这样才不枉生命带给你的种种恩宠,生亦漂亮,死亦漂亮才对。
要活在当下,努力积极的做好自己喜欢并想做的事情,用积极的.态度迎接每一天,不管狂风暴雨,因为还有你的亲人在爱着你,你的真心朋友在你身边,就是一个转身的距离。
努力,积极的生活,做最真实的自己,带着恩宠与勇气,勇敢的飞。
篇4:《恩宠与勇气》读后感
今日终于啃完了《超越死亡》,用了大概半个多月的时间,虽然慢慢啃,但因才疏学浅,储备的知识不足以消化这块大专,“不好吃,但营养”发现自己每晚捧着这本书之时,也就内心最平静的时候。
本书讲的是:一个美丽、活泼、聪慧的女子崔雅三十六岁邂逅肯威尔伯,彼此一见钟情,于是相识四个月就结婚,然而,在婚礼前夕崔雅发现自己胸部有肿块,于是完婚后一周再去检查,发现是乳癌,于是一份美好浪漫的因缘,引发出了两人共同挑战病魔的故事。他们煎熬了五年,因肿瘤的恶化,终而不治。五年期间,夫妻各有各的痛苦和恐惧,也各有各的付出,也有过相互伤害,怨怼,借由静修与修行在相互超越中消融,并且升华到慈悲与智慧。
看着书,为他们的真爱感叹羡慕不已,他们是这样的一见钟情,原本崔雅是认为这辈子也许不会嫁人了,他们邂逅于朋友家,他们甚至没谈上什么话,只是在厨房里彼此拥抱,总共交谈不过十五分钟,离去时再次短暂的拥抱,四个月之后他们就结婚,婚后发现肿块其实是乳癌,他们的蜜月就在医院里度过,之后五年,肯不离不弃作为支持者一直照顾着崔雅,甚至放弃了自己是事业。看书时沉溺于肯不停的为崔雅念关于灵性和超脱的书,他们一整晚一整晚在通过这种方式的交谈来消除恐惧,抚慰心灵,接纳事实。似乎感觉他们就是天生一对,有共同的爱好,都喜欢静修,打坐,内观。
其次是崔雅那勇气和坚强,深深的为之震撼,崔雅不仅得了乳癌,后来还患糖尿病,癌细胞又转移到肺部和脑部,每天要吞120颗药丸,酵素,打胰岛素,食疗以及肝脏排毒等工作,她还是坚强的活着,每天仍旧踏上跑步机,或是背着氧气筒走几英里,每天静修,做自他交换,内观等看着书的时候,有时不禁想着这样活着到底是为什么?在我们短促而又漫长的一生中,我们在苦苦追寻着生活的意义。有时会禁不住自问“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有时候又感叹“活着有什么意思”。看了此书,豁然觉得其实没那个必要,一定要有意义?一定要执着去寻找个所以然来么?为什么不可以只是活着,只是存在,纯然的去感受这个世界?
的确“有时不管我们怎么努力寻找,生命是没有意义的,我们只能温柔,不太批判的彼此帮助,我们并不明白人生到底是怎么回事,‘活在什么都不知道的土地’上,确实是不容易的事,然而我们办到了。”
篇5:信念与勇气读骆驼祥子有感
信念与勇气读骆驼祥子有感
信念,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念,因为信念是一个人前进的方向,目的地,但方向有了,却不一定能够到达,这时便需要的是前进的勇气。
祥子,一个朴实的名字,也曾代表一个朴实的人。当他刚进城时,他便拥有了信念,他要拥有属于自己的一辆新车,信念赋予了他勇气,他的强壮能干使他在几年内便拥有了新车,但好景不长,他的车在一次拉客时被兵缴了。他的信念让他没有放弃,但后来一切的阻挠,虎妞的.狡诈,恶毒让他彻底失去方向,时间就如恶魔慢慢撤去了祥子天真
.朴实.努力奋斗的品质,却为他覆盖上了一件丑陋.空虚.堕落的外衣。祥子是不幸的,但这不能成为他失去信念的理由。只是他没有真正的勇气与更坚定的信念。
我似乎也曾有这么一位朋友,虽然是在小学便认识的。曾经,我们俩都是班里的好学生,都有自己美丽天真的愿望,也就是我们眼中的信念。从小,我们俩你追我赶,互相竞争,互相,也创下了班里许多的第一。正当我们都正辉煌时,班里一些不想要学习的同学开始与初中的一些人交往,学了一些不良习惯,和他们一起打架等做一些不良行为。而他也正是他们其中一位的朋友,在他的朋友的怂恿下,他开始吗慢慢走向弯路,染上了许多坏习惯,学会赌博.吸烟。我为他感到十分惋惜曾有一次我劝阻他,他却不听,反而怂恿我加入他们的行列。就这样,我失去了一位曾与我针锋相对,相互竞争,相互进步的挚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