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心得体会(精选20篇)

2025-10-12

篇1: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心得体会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3个“防灾减灾日”。汶川、玉树、雅安地震的巨大危害给我们敲响了安全的警钟。为了做好今年“防灾减灾日”各项工作,提高我校师生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我们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以保障小学生生命安全为根本,全面增强师生的防灾减灾观念,切实提高师生的避灾自救能力,最大限度地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和学校的财产安全。

根据上级要求,我校在5月13日至15日两天时间中分别对全校学生通过多种形式进行了防灾减灾宣传(原定于5月6日至8日搞宣传活动,因连续下雨,改为5月13日至15日进行),开展了应急疏散演练,让师生把安全牢记在心,时刻绷紧安全的弦,确保学生生命安全,现将本次活动开展情况简要总结如下:

1、加强领导,认真策划保证防灾减灾活动的顺利开展。我们十分重视防“防灾减灾日”的工作开展情况,校长何瑞华任总负责,副校长何校伦具体安排,结合本校实际情况,认真制定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防灾减灾日”活动方案。

2、5月13日早上国旗下讲话,何校长进行了“防灾减灾日”教育动员会,使全体师生进一步明确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灾害形势愈加严峻。学校是国家综合防灾减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的防灾减灾工作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关系到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使他们认识到开展防灾减灾工作地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他们自觉参与防灾减灾的学习、宣传、行动之中。

3、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日”的宣传工作。我校利用电子板报连续播放“今年防灾减灾日主题是: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让校园远离灾害,让学生安全成长”等防灾减灾的标语。通过校园广播,组织学生办起了以防灾减灾为主要内容的黑板报,中年级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举行了防灾减灾手抄报比赛,高年级各班都举行了主题为“防灾减灾”的主题班会活动,营造了防灾减灾活动的浓厚氛围。

4、认真开展防灾减灾教育活动。周二下午第三节课(班会课)安排一课时对全体学生进行学习教育,在各班教室组织学生观看全国防灾,减灾优秀科普作品,传播避灾自救能力,提高小学生防灾减灾素养。

5、完善学校防灾减灾应急预案并开展安全疏散演练。我校根据《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等,结合学校所在区域环境、灾害发生规律和学校学生特点,进一步完善学校防灾减灾应急预案,并开展有针对性地紧急疏散演练。5月15日下午4时35分我校开展了一次《加强防灾减灾,创建和谐校园》为主题的紧急疏散演练。在一阵急促的警报声,各安全岗位责任人快速到位,及时疏导。不到二分钟,全校800名师生按预先指定的疏散路线快速有序地撤离到了安全地带。这次演练提高了全体师生的避灾自救能力,增强我校预防和应对突发灾害的防灾减灾能力

篇2: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心得体会

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心得体会1

距离我们最近的一次大地震应该是_年的四川汶川地震了吧!虽然事情已经过去很多年了,但是那些阴影似乎还在我们的脑海中不断闪现,告诉我们防震减灾这件事情一定不能松懈。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地震是怎么产生的吧。老师告诉我们,地震是由于地壳运动而引起地壳岩层断裂错动而发生的地壳震动。它虽然是自然灾难,但并不是完全毫无先兆。其实自然界的动物可以做我们的“通讯员”。比如:正在冬眠的蛇会涌出洞外;蜜蜂会惊飞、逃窜;狗会狂吠,还有一些家畜会出圈,到处窜跑;老鼠成群结队搬家……这些预兆可以让我们提前知道将发生地震,如果发现这些动物有这些反常现象,千万不要惊慌,须先辨别真假,再向地震局报告,以防在先,及早撤离。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要有防范意识,但绝不能无中生有,相信谣传。

大家都知道,地震发生在一瞬间,那么,地震来临时,我们应该怎样预防呢?为此,我们中山街学校组织了地震演练活动。比如,在地震来临时,我们以最快的速度井然有序地跑到操场上,来不及跑的同学就钻到课桌下面……训练中,我们都及时避免了“地震”。另外,老师还给我们讲了许多关于预防地震的知识:如果是在家里,就应该躲到桌子下面或者卫生间里、墙角内,依靠上下水管道和煤气管道支撑,会减少伤亡;地震时,门会因变形而打不开,所以我们不要关门;如果是在夜间地震,要争分夺秒地向安全地方转移,避开水塔、烟囱等高大建筑物,转移到空旷场地。另外,我认为,要想了解更多的防震知识,我们要多到网上查询或多看有关防震的书籍,把我们知道的知识告诉身边每一个人,告诉他们,地震来了要镇定,不要慌张,更不要传播谣言。只要我们平时多向人们宣传地震知识,在地震来临的时候,大家才能做到不慌张、不恐惧,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和家人,这样才能减少地震所带来的损失和伤害,才能有效的保护生命和财产。

希望每个人都能重视防震减灾,让在灾难到来的时候,我们不至于惊慌失措,在灾难面前保持冷静,保护好自己,把损失降到最小。

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心得体会2

20_年5月12日14时28分,一场里氏8.0级的大地震袭击了我国四川省汶川县,仅仅几秒钟的时间,也就在这一瞬间,汶川周边地区变成了废墟。有多少人失去了自己的亲人,有多少人离开了人世,又有多少人变成了残疾人……这场大地震震撼了全国人民,给四川人民心中留下难于挥去的阴影。

根据有关人员统计,在地震发生时,真正由于灾难本身造成的伤害并不大,那又是什么使这么多人遇难呢?原来,真正的“杀手”是惊慌。惊慌使得许多人只会随别人行动,而不能冷静地思考。由于逃身的.本能驱使,使得人们不是仓皇跳楼,就是相互拥挤踩踏而死,或是在楼房垮塌前没有及时躲避到相对安全的地方……

地震是不可预测的,如果人类能够预测地震的发生时间、震级和地区,如果我们学会了自救,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生命消失。我们不甘心,虽然我们不可以预测地震的到来,但我们却可以用防震知识武装自己,来准确地防止和减少地震给我们带来的伤害。

那么,当地震灾难降临时,我们该怎么办呢?

灾难是人们预测不到的,只能靠我们自己来防止和地震造成的伤害,与其惊慌或者呆呆地等待救援,还不如全力自救。

我认为,地震一旦发生,首先,最重要的是要保持镇静,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及时判别震动状况,千万不要惊慌失措,不能失去理智,不要恐慌,这一点尤为重要。其次,可根据建筑物布局和室内状况,审时度势,寻找安全空间和通道进行躲避,等第一轮地震波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减少人员伤亡。可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亦可转移到有房梁或柱子的承重墙较多、开间小的墙角处、厨房、卫生间去暂避一时。因为这些地方结合能力强,尤其是管道经过处理,具有较好的支撑力,抗震系数较大。第三,千万不要躲避在门窗附近、楼梯口等承载力不够、容易垮塌的地方,不可在慌乱中跳楼或拥堵,不可以在楼房、电杆等附近逗留,防止高空坠物伤害。第四,平时要保持楼梯、走廊等通道畅通,不可以在过道上堆积物品,影响紧急状态下的逃生。第五,在熟悉了各种自救措施后,政府单位、学校、工厂等人员密集的单位要组织防震自救演练,使书面自救措施知识经过训练,得以熟练操作。

桑枣中学的师生们就是用知识保护自己的典范。学校所在的位置安县紧邻着地震最惨烈的北川。由于平时的多次演练,地震发生后,全校师生,包括两千多名学生、上百名老师,从不同的教学楼和不同的教室中,全部冲到操场上,以班级为单元站好,共用时一分三十六秒,全校师生无一伤亡,创造了奇迹。

全民行动起来吧,认真学习防震减灾知识,用科学的防震减灾知识来武装自己,捍卫自己的生命!

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心得体会3

【活动主题】自然灾害是无情的,很多人的生命都是丧生于自然灾害,其中特别是地震的破坏性最强,这次班会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地震,也希望大家能在这节课中学到地震逃生的方法。

【活动目的】

1、通过这次班会,让学生知道地震给人民带来的严重灾害。

2、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地震基本知识,教育学生发生地震时不慌张,到安全的地方躲避。

3、增强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活动准备】视频播放,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主题:让世界充满爱。

在漫长的人生路中,总要有许多难以预料的事情,我们是否注意到身边的危险。

“防险之心不可无”。地震时有发生,我们是否知道注意安全、注意防震减灾的重要性?恶魔总是来找无知的人。今天,通过班会我们将更多的了解一些地震知识,让我们未雨绸缪,为我们的生命买一份保险,为我们的生命加一把锁。

二、地震知识知多少: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地震基本知识,感受地震给我们带来的巨大灾难。

1、展示地震后的'相关图片。

2、了解唐山大地震(播放视频),汶川地震。

三、地震防护知多少:让防震深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备无患。

1、地震发生时如何应对。

(播放地震逃生教育短片)

2、补充:强震过后如何自救。

A、地震发生后,应积极参与救助工作,可将耳朵靠墙,听听是否有幸存者声音。

B、使伤者先暴露头部,保持呼吸畅通,如有窒息,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C、一旦被埋压,要设法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并设法用砖石、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加固环境。

D、先救易,后救难;先救近,后救远。

四、地震无情人有情: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

1、讨论:当地震发生时,作为非震区的我们应该怎么办?

生:

(1)号召我们身边的人为地震灾区人民捐助物资。

(2)时刻关注地震灾情,必要时做好地震防范工作。

2、课件展示震后为灾区献爱心的相关图片。

【活动小结】地震非常可怕,因为它不可预测,威力大,但是如果我们做好了挑战“天灾”的思想准备,地震的威力也就在它没有发生前降低了许多。同学们,平时看一些自我保护方面的书籍,为我们的安全保驾护航!

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心得体会4

大自然经常会有一些毁灭性的灾难,我们要学会预防灾难,减少灾难。

灾害有许多种:地震、火灾、洪水等。据调查,全国有许多地方发生大地震,如一九七六年唐山大地震,二零零八年汶川大地震等,有数十万的人死亡和受伤。

其实,有些灾害是可以预防的。地震发生前,会有一些预兆。比如马等牲畜会挣脱缰绳,并疯狂地往外面跑,蜜蜂会惊飞、逃窜。这些预兆可以让人们提前知道将要发生地震。如果发现动物有这些反常现象,必须先辨别真假,再向地震局报告,以防在先,及早撤离。

火灾逃生法:有序撤离。逆风逃生,不能顺风逃生,用湿毛巾或衣服捂住口鼻迅速躲避,如果发生草原火灾没有退路时,讲周围草拔掉,防止火继续往里烧。

台风也是灾害之一。台风带来的是狂风、暴雨、巨浪和潮灾,严重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我国近海十五个省最高雨量记录中,百分之八是台风造成的。

洪涝是国内外关注的大灾。洪涝是由缕降暴雨或大于,引起江河决堤、山洪暴发,淹没田地、毁坏建筑、人员伤亡的水灾。在我国洪频发,强度大。长江中下游、黄淮海、江河下游和华南地区尤为严重,每年四到九月是各主要河流的防汛时期。1991年夏,江淮地区大面积的洪涝灾害,成为国内外关注的大灾!直接经济损失超过500亿!

我应该做的就是不在没有大人的陪同下不去深水区玩耍,不玩火不玩电,过马路要走人行道,要看红绿灯,以防受伤。

其实灾害并不可怕,只要人们加强防范意识,就能减少灾害带来的危害。

相信我们的明天会更加灿烂。

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心得体会5

拿起手中这沉重的笔,却不知道如何写起。脑海里浮现的依旧是那一张张震憾人心的画面,耳边听到的还是那声嘶力竭的呼喊,那痛彻心肺的哭泣,那悲惨的呻吟……

“灾难”,多么可怕的两个字啊!生命,在这场突然的浩劫面前显得如此地渺小,如此地不堪一击,就算是全力地反抗和斗争,能唤回几许年轻的生命,又能否使倒下的生命重新站起?人类在自然灾害前是多么的渺小,地震、海啸、洪水、火灾……各种各样的灾难频频发生,就在灾难来临的那一刹那,顿时,乌云密布,就在那接下来的一刹那,美丽的一切都变得不堪一击。只是短短的几分钟,曾经繁华的城市刹那间化为一片废墟,曾经的美好家园转瞬间变为死亡的坟墓,曾经的欢歌笑语、和平安宁顷刻间荡然无存。到处人心惶惶,新闻里反复的报道死亡人数以及失踪人数……既然,我们不能控制自然灾害,那我们就应该从本身做起!

我们要重点知晓防灾的基本要素,当灾难不约而至的时候,我们千万不能恐慌,更不能等死,那是最愚蠢的行为,我们应该对各种的灾难做出各种反应。例如在发生地震时,如有条件,应把软的物品放在头顶,躲在桌子一类物品下,在有时间的情况下,应马上跑到空地;在突发海啸、洪水时,尽量跑到高处或紧紧抱住一根坚固的桌子;在发生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跑到空地,千万不能采取跳楼的措施。我们一定要牢记这些措施,不再为灾难的降临而慌忙的束手无策。

下一篇:请阿姨看孩子的一点心得体会(合集4篇)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