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1:《培根随笔》读后感
《培根随笔》分为《论求知》、《论美》、《论善》、《论真理》、《论健康》、《论家庭》、《论友谊》等多篇随笔。可以说,《培根随笔》中的随笔篇篇都是精品,篇篇都值得我们一便又一便地阅读、一便又一便地细细品味。
而其中,我最喜欢的,就要数《论美》和《论友谊》两篇。我觉得,人生中最不可缺少的就是友谊,所以,我特别将这篇《论友谊》读了好几遍,其中,我特别喜欢那句:得不到友谊的人将是终身可怜的孤独者,没有友情的社会将是一片沙漠,因此那种乐于孤独的人不是属于人而是属于兽的。这句话将喜欢孤独的人不是野兽便是神灵和一座城市如同一片旷野这两句谚语概括起来,而且十分之精湛,令人折服。然而他在《论友谊》中的另一句话也是我们所熟悉的: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这句话将友谊的真正含义描写了出来,而且使我们切身体会到,即使刚刚吵完架的朋友看到了这句话,也回不由自主地想对对方道歉,因为友谊对我们来说,真的是太重要了,然而培根又将友谊的真谛描写的那么自然,无论是谁,都不会否认这两点。
第二篇是《论美》,这一篇不得不说同样是一篇佳作中的佳作。美到底是什么,其实没人能真正说清。我想,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无论未来如何,但见到一个人的第一面一定是看看他(她)的外表如何而不是立马探究他(她)的内在。培根的想法应该也是如此,但在他写的《论美》中却着重论述人应该怎样对待外在美和内在美的问题。的确,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十全十美的,所以,不要抱怨自己外在的缺陷,只有内在的美才是永恒的美。美德重于美貌,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美才能真正发出光辉。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不错,形体是一个人的整体形象,体形;颜色指五官相貌,主要是脸部,是局部的;而行为之美,指举手投足的动作神态,是后天的,是内在美的折射表现,在三者中最高。事实上,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人亦却是如此——每天关注着自己形体和颜色之美,对于自己的内在的美却一点也不关心,就出现了很多很美丽的女生却出口脏话连篇,让人觉得很没教养,很不稳重的情况了。正如培根所说: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而难保持的。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培根能对世上的很多事情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并写下来让后人们一代一代传阅不是一朝一夕便可成的,也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如果想要像培根那样成为一位有名的作家的话,也要多读、多练,让自己的作品也成为作为人的一生中的卷首语。
篇2:培根随笔读后感
《培根随笔》为英国十七世纪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经验主义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所著。本书分为《论求知》、《论美》、《论善》、《论真理》、《论健康》、《论家庭》、《论友谊》等多篇随笔。
《培根随笔集》的许多篇目都是催人上进的,他在教导父母怎么对儿女时,颇有见地地指出:“父母对子女在管教上要严,在钱财上宜松,这才是上策。”他在教导父母怎么教儿女最好时告诫人们:“人们(父母、教师或仆人无不如此)往往不够明智,怂恿子女在年幼时互相攀比,以至成年时兄弟失和,家无宁日。”培根认为,孩子的可塑性最大,家长宜及时为他们确定将来从事的职业并加以培训。也不可过分迁就儿女的心愿,以为他们会为早年的爱好而奋斗终生。如果子女有强烈的爱好和超人的天赋,则不妨顺其自然。培根还说“子女是父母的辛劳苦中带甜,也给他们的不幸雪上加霜。子女加重了父母对生活的忧虑,却也减轻了父母对死亡的恐惧。”只用了两句话就把父母与儿女的关系说得那么透窃,难怪雪莱评价他,“培根的`文字是一种优美而庄严的韵律,给感情一动人的美感,他的论叙中有超人的智慧和哲学,给理智以深刻的启迪”。
在我们学生阶段的青少年,就象是一页树苗,总希望能够得到春雨一般的滋润,早晨的太阳一样给我们的温暖。当然对于我们自己来说必须有经历暴风雨的思想准备。
弗兰西?培根(1561―1626),是英国杰出的哲学家和文学家,伯特兰?罗素说他是近代归纳法的创始人,《培根随笔集》是他的代表作,也是西方名著中的经典著作。
篇3:培根随笔读后感
《培根随笔》是英国哲学家配更的随笔集,文集涉及到各个方面的内容,爱情、宗教、艺术、教育等,都是值得我们阅读和思考的,从作者的文字中挖掘出其思想精华,不仅可以提升个人的人生境界,还可以对我们的生活给予指导性意义。而且培根的文笔非常优美,读起来也非常赏心悦目。
在文集中,培根写出了很多名言警句,值得我们认真赏析:
作者写道“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这段文字是对读书和学习的总结与思考,概述了阅读历史、诗歌、数学、科学等学科对人的不同方面的知识和修养上的提升,对我的感触很多。可见,一个人要想真正有文学,就得做到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有学识的人。
“妻子是青年时代的情人,中年时代的伴侣,暮年时代的守护。”当我读到这句话时,十分感触,培根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对妻子和婚姻做出了总结,对妻子这个身份在人生中扮演者什么角色给予了深刻的思考。
在文集中有这样一句话“一无所长的人总要嫉妒别人的长处,因为人的心灵不是靠自身的善滋养,就是以别人的恶为食。一个人缺此,必然要吞彼;读后感.一个人无望达到他人的长处,必然要压制别人的幸运来打个平手。”这句话是非常有哲理性的,对于我们来说,可以从中得到很多观点,而这些思考对我们非常有价值。绝大多数人都拥有嫉妒之心,而这些心理是人们对自身缺点的安慰罢了,但对我们来说并不是什么好的心态,需要摒弃,学会包容和扬长避短。
培根随笔中的文字对我的影响很深,我将用一个哲人的思考来让自己成长的更加幸福和快乐!
篇4:培根随笔读后感
培根,是英国哲学家、思想家,作家和科学家。他是一位人生阅历丰富的智者,是一位科学研究和社会理论的真正的始祖。而他所创作的文章就像是人生路上的一盏明灯,照亮无知愚昧的灵魂。《培根随笔》,在我阅读前闻所未闻,但是当我触碰过这本书以后,才明白它就是人们知识文化的瑰宝。
对于这本书我也有许多的感触,因为这本书我对其有着浓厚的兴趣。它像是未知的森林,而我就像是探险者,我渴望着征服这片无尽的森林。
《培根随笔》分成了好几篇随笔,如《论求知》,《论美》,《论善》,《论真理》,《论健康》,《论家庭》,《论友谊》。每个 篇章都告诉我们重要的人生道理,语言简洁,但不失精炼。短短的一小篇就让我受益匪浅。
《培根随笔》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论美》这一 篇章。是一篇谈论“美”的著作。它教会了我应该怎样对待外在美和内在美的区别。就像一棵小草,虽然它外表看起来弱不禁风,但是体内缺隐藏了巨大力量,即使被人践踏过无数次,也能毅然决然再次挺拔而起。因此我想,人的外表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内涵,光有外表,只是一个没有灵魂的躯体,无知的活在这个世界上又怎么能算得上是美丽呢?所以,人是因为可爱而美丽,而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中秋节作文 )
所以只有把美貌与实际行动结合起来,只有这样,人才能展现出真正的道德光辉。
篇5:培根随笔读后感
刚开始接触《培根随笔》,是语文书上的一篇节选《谈读书》。说实话,我对他的印象并不怎么好。总是站在贵族和男人的立场上,以宗教信仰、创世之神、以及什么所谓的真理来提笔,说话云里雾里,总是让人费解。我带着些许烦躁的`心情读完了整本书。但结果却令我惊讶。从《培根随笔》的诸多篇章中,我看到了一个热爱哲学的培根;一个热衷于政治的培根;一个富有生活情趣的培根;一个自强不息的培根……
这本书共收录培根随笔59篇,篇篇标题意指鲜明,使人一目了然。每篇随笔结构自由,读者既可以通读,也可以跳读。在这本宝典优美的的文字及无比深刻的哲理下,我好好的领悟了一番,结果受益匪浅。
在众多的随笔中,我最欣赏的一篇是《论逆境》。“顺境带来的幸运固然可贵,逆境造就的品质更令人折服。顺境的德行是节制自律,逆境的德行是不屈不挠。”这两句话是全篇的主旨,亦是全片的精华。遭遇逆境是人生的不幸,它会让人不思进取,消极怠工,一蹶不振,给我们带来挫折和痛苦;同时,它也是人生的万幸,它考验人的意志,磨练人的心智,从而让一个人从默默无闻直至飞黄腾达。可以说,正是逆境的磨练,造就了历史上一批又一批的伟人。
例如屈原经历放逐的逆境,才有《离骚》传世;司马迁遭遇宫刑,乃有史家之绝唱;勾践卧薪尝胆,创造“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奇迹;苏轼历经贬谪的郁闷,从此留下千古辞话……他们无不是遭受逆境并且战胜了逆境,最终名垂青史,为后人所景仰。逆境虽然会使人痛苦,使人绝望。但不遇到逆境,何来奇迹?只有经历地狱般的磨难,才能感受到天堂般的幸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是蝴蝶,就不怕翅膀上的雨水,不遇到逆境怎能成功?
一本好书犹如是一扇窗,窗户打开,光亮就会照进来,照亮美的心灵。正如同培根所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之学使人能言善辩。”不得不说,这确实是一本使人上进的好书!
篇6:关于培根随笔读后感
不久前,经朋友推荐拜读了著名学者何新先生翻译的《培根人生论》,读完之后顿觉收益非浅。《培根人生论》兼有散文、论文和随笔的意义。它不仅文笔优美而且论述精辟。用其敏锐的洞察力把复杂的人生问题用散文的体裁写出来,一下让原本枯燥无味的人生理论变得栩栩如生起来,而且写得是如此生动有趣,这确是让我的精神为之一振。
在《培根人生论》优美且充满睿智的文字的感召下,我一口气通读了两遍,仍觉意犹未尽,便十分想将其推荐给更多的朋友,正谓之\\'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但又不免犹豫,因为《培根人生论》这本书中也有些 篇章存在着争议。如《论韬晦》、《论野心》等 篇章中叙述的做人之道,实际上是典型的市侩哲学。《论帝王》、《论贵族》等篇幅中则旨在向君王介绍统治经验和权术。但毕竟小瑕难掩大瑜,《培根人生论》以一种优美与庄严的韵律,以超人智慧的论述,给人以深刻的启迪而广为读者所喜爱。因而,我认为《培根人生论》的确是值得一读的好书。
在《培根人生论》之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 篇章如《论读书》、《论美》等,但我印象最深的却是《论时机》。他在篇中说到\\'当危险逼近时,善于抓住时机迎头邀击它要比犹豫躲闪更有利。因为犹豫的结果恰恰是错过了克服它的机会。\\'
人的一生很多事情是不可能用确定论来准确描述的,但机遇确是成功的首要因素,就人生而言,一生中大的机遇可能十几年、几十年一遇。大的机遇是历史和社会造成的,因此要想有所作为,一定要善于省时度势,看清发展的大趋势,有良好的洞察力去感知哪里有\\'金矿\\'。还有一种机遇是社会造成的,我国生活在六七十年代的人就没有很好的机遇可以利用。机遇往往是突然地或不知不觉地出现的,有时甚至永远不为人所知、或只是在回首往事时才认识到过去的那件事是个机遇,庆幸抓住了它或者后悔失去了它。
善于抓住机遇的人应该具有以下基本素质:第一,要随时做好准备,不要机遇来的时候临时抱佛脚。不仅要尽可能的获取各种各样的广搏的知识,还要尽可能锻炼出很强的创新能力。我们要取得成功,关键是要有创新能力,而不是光有读书能力。\\'如果时间已使事物腐败,而人却无智慧使之革新,那么其结局将只有毁灭\\'(《论革新》)。有些人非常刻苦,很爱学习,但是遇到新问题总是一筹莫展,这就是创新能力不足。 第二,要从小事做起,认真地做好每一件事。道理很简单,机遇总是突然地、不知不觉地出现,有时你甚至一辈子也不知道哪个是机遇。 第三,一旦出现机遇的时候,全力以赴,兢兢业业地抓住它。我国第一个乒乓球世界冠军容国团所说的\\'人生能有几回搏!\\'就是很好的诠释。 第四,要锻炼出敏锐的洞察力,善于在复杂的情况下发现机遇。许多学生念书时成绩很好,但后来,有的人成就很多,有的人却一事无成。关键在于面对新出现的复杂局面时,能否发现机遇。
篇7:关于培根随笔读后感
在《培根人生论》之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 篇章如《论读书》、《论美》等,但我印象最深的却是《论时机》。他在篇中说到\\'当危险逼近时,善于抓住时机迎头邀击它要比犹豫躲闪更有利。因为犹豫的结果恰恰是错过了克服它的机会。
人的一生很多事情是不可能用确定论来准确描述的,但机遇确是成功的首要因素,就人生而言,一生中大的机遇可能十几年、几十年一遇。大的机遇是历史和社会造成的,因此要想有所作为,一定要善于省时度势,看清发展的大趋势,有良好的洞察力去感知哪里有\\'金矿\\'。还有一种机遇是社会造成的,我国生活在六七十年代的人就没有很好的机遇可以利用。机遇往往是突然地或不知不觉地出现的,有时甚至永远不为人所知、或只是在回首往事时才认识到过去的那件事是个机遇,庆幸抓住了它或者后悔失去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