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蚂蚁心得体会(精选19篇)(观察蚂蚁得到的启示)(3)

2025-04-26

篇16:观察蚂蚁

早就听说蚂蚁搬运东西的能力在动物界可谓“空前绝后”,它们可以搬运比自己体积大60倍的东西,成为“大力士”,我准备星期六下午写完作业,去领教领教这群“大力士”的风采!

周末被我日思夜盼地“盼”来了。早上,我早早地起了床,开始写作业。开始,一切顺利,可是“人算不如天算”,就到了最后一题的节骨眼上,麻烦来了,最后一题我绞尽脑汁,冥思苦想也没有一点儿眉目。我索性不写了,按照原计划——观察蚂蚁去了。

嘿,今日一见,这些“大力士”果然名不虚传,只见它们有条不紊地工作着,一只小蚂蚁闯入了我的视线:它发现了一个食物:面包,它马上转了回去,看见一只蚂蚁上前去交头接耳一番后,又向前走去,它不停地号召着,没过多久,就有越来越多的蚂蚁向这儿聚拢。

这么大一块面包,对于体积庞大的人类来说,可能不算什么,但对于这么渺小的蚂蚁来说,可能已经是一个庞然大物了。我心中不禁浮起一个个问号:他们会放弃吗?它们要怎么般呢?

我心中不停地猜测着。可是,过了十分钟,前来“支援”的“蚁兵”们渐渐少了,可面包还纹丝不动地“躺”在那儿。

咦,真是太奇怪了,莫非它们想放弃了?在我的意料之中,不到五分钟,面包上的蚂蚁已经所剩无几了。

我心中暗想:动物毕竟是动物,而且是向蚂蚁这么微不足道的动物。它们没有惊人的毅力,充其量只不过是一群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动物罢了。可是,事实证明了我的想法错了。我也不得不承认自己太低估它们了。

只见一只只蚂蚁回到了面包上,不一会儿,就回到刚才那热闹的情景来了。它们不再像刚才那样搬了,而是把面包分成了一点一点的再搬。突然,我茅塞顿开:蚂蚁们之所以不去搬了,是因为它们选择了暂时的放弃,去想别的办法。

当我又回到书桌,拿起那道题以后,心中又做出了新的选择。又感到无比沉重,“学会放弃”这么简单的道理,蚂蚁都懂,而我却不懂。

我们只说“坚持到底”,“坚持就是胜利”。可不知“放弃”去另辟蹊径也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呀!

懂得放弃,学会选择,成功之门就会向你打开。

篇17:观察蚂蚁

可爱的“蚂蚁工坊”

前些天,我们参观了上海科技馆。在科技馆购物点,我购买了心仪已久的宝贝—一蚂蚁工坊。蚂蚁工坊是一座小型蚁巢,在里面放上蚂蚁,可以清楚地观察到蚂蚁的生活习性。我挑选了一个透明外壳的苹果形塑料盒子,里面充满了蓝色的像果冻一样的凝胶。有4只大小不一的山蚂蚁在里面爬来爬去。我根据它们的体形起了名字:“大大”“小小”“尖尖”“圆圆”。我把盒子捧在手心里,细细观察:只见它们焦急地爬来爬去,似乎在寻找出口。

回到家里,我把它们放在自己床边。第二天清晨,我一睁眼就去看蚂蚁,惊喜地发现蓝色凝胶的表面已经被挖出了一条长约1厘米的“地道”。我想象着它们昨天晚上的“所作所为”:在“大大:=的率领下,蚂蚁们开始分泌蚁酸,用来溶化胶晶。蚂蚁真是一种团结的小生灵,它们知道单个的力量有限,团结起来力量大。此刻,瞧它们那副优哉游哉的样子,我相信,它们明天肯定会挖得更深更宽,把家装饰得更美更完善!

蚂蚁们又忙碌了起来。“大大”把大块的蓝色凝胶弄碎;“圆圆”不停地用蚁酸溶解凝胶;“尖尖”把“圆圆”没溶解的碎块传递给“大大”进行再加工。只见“犬大”用两只前足踏地,两只后足微微跷起,在蓝色凝胶上又刨起来了。过了大约5分钟,“大大”停止刨抓,在约1毫米宽的小坑里半俯身子,两只前足搓了又搓,还在胸口仔细地搓了些蓝色碎末。

就在“大大”好似“梳妆打扮”的时间里,另外3个伙伴已经又合力把地道打深了一点点。我看了有些愤愤不平:凭什么“大大”清闲自在,而它们却这么辛苦地劳动?正在疑惑的时候,“大大”一摇一晃地爬进地道里,它的腹部一阵剧烈抖动,似乎吐出了一些东西,而“圆圆”马上用脚使劲扒,顿时蓝色凝胶又陷下约1毫米。我恍然大悟,原来“大大”刚才是在酝酿蚁酸呀!看着那条短短的隧道,我对可爱的小蚂蚁不禁产生了一些敬意。

通过这些天对蚂蚁的观察,我从它们身上感受到了团队合作、自食其力、快乐生活的精神。它们亲密无间地嬉戏着、工作着,带给我欢乐,带给我思考,望着它们忙碌的身影,我的心里有一种莫名的感动。

篇18:观察蚂蚁

今天,我去奶奶家吃饭。还没到中午,我肚子就已经饿了。我去外面市场买了几串鱿鱼丝,来到奶奶家门口时,不小心掉了一小块的鱿鱼丝。我本不注意,可等我吃完这几大串鱿鱼来到河边洗手时,竟 然发现掉在地上的鱿鱼丝旁围满了蚂蚁,一小片鱿鱼丝早被它们五马分尸,争先恐后地往自已的小巢里搬。这可动了我的好奇心,蹲下身来仔细地观察起来。

为了更深地调查了解蚂蚁,我又拿来了包有巧克力的旺仔小馒头和汤里的丝瓜等。一会儿,蚂蚁向丝瓜里涌过来,不知是刚才的鱿鱼丝让它们口干了还是本来就喜欢这种菜,它们好像在吸丝瓜里的鲜汁 。而放在一旁的巧克力虽然甜却没引起它们的关注,我让我好生奇怪,以前我总以为蚂蚁只喜欢甜食,却没想到它们竟然更喜欢咸味的蔬菜和水果。看来蚂蚁也跟上了人类的脚步在进行群体“减肥”了 。

好奇心让我忘记了吃饭,想再做一下试验。我从河里捉了一条小鱼,轻轻扔到蚂蚁窝前,鱼儿脱离了水,在烫热的地上“弹来弹去”,想让自已蹦到一处水里。一见到这样一个庞然大物出现在眼前,一 下子,原来成群的蚂蚁顿时四处逃窜,纷纷躲进了窝。后来,通过一只蚂蚁的侦察,慢慢地许多蚁过来了。几只胆大的去鱼身上尝试咬了几下,结果鱼儿一翻身,把蚂蚁吓得踉踉呛跄地逃到一边,趴在 远处静观时机,还有几只竟然被压在小鱼身下。这样一直僵持了十多分钟,鱼儿一动不动了,估计是经不起太阳的折磨快奄奄一息了。又过了一会儿,大群蚂蚁一哄而上,全都撕杀过去,有的爬到小鱼 身上乱啃,有的拖着鱼尾巴想咬下来,可怎么也扯不下来。任鱼怎么驱赶,就是甩不掉。最终它瞪大眼珠子,绝望地躺在地上。这样,一个“庞然大物”被它们“团结”击败了。本来以为事情就这样结 束了,可不知怎么回事,蚂蚁们却纷纷从四处慢慢地搬来沙石,一点一点地往鱼身上盖。大约过了半个多小时,竟然把鱼埋得严严实实。我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蚂蚁又要这么做,难道这就是大自然的 神奇奥秒吧?

这次观察对我来说帮助极大,让我深刻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和团结的精神。

篇19:观察蚂蚁

每当我看见我家院子里的小蚂蚁在洞口出来进去时,就想这样一个问题:蚂蚁的洞里很黑,它们是怎么找到进去出来的路呢?

周日,我活捉了几只蚂蚁用胶水粘在纸上,用放大镜观察蚂蚁,发现他们头顶上长着一对触角。我想的问题会不会和这个有关呢?我做了下面这样一个试验。

我将一些糖放在纸上,将一些面包屑洒在离纸不远的地上,把三只蚂蚁中的两只剪去触角,并把它们都放在纸上。不一会儿,那只有触角的蚂蚁站起来晃晃触角,径直向糖走去。而那两只没有触角的蚂蚁却像没头苍蝇一样,瞎转了几十圈,对糖好像无动于衷。我用手将他们放在糖上时,他们却贪婪的吃了起来。经过以上试验可以证明:蚂蚁的触角充当鼻子、眼睛的作用。

还听说蚂蚁可以把比自己体重多几十倍的东西抬起来,我又做了个实验。

我拿了几块饼干,跑下楼。我找到一个蚂蚁洞,发现有许多小蚂蚁来来往往忙个不停。原来蚂蚁在抬一只死蜻蜓。只见这些蚂蚁有的咬住蜻蜓的头,有的咬住蜻蜓的尾巴,都是狠狠地一口咬住,拉的拉,推的推,使尽全身力气,这个‘庞然大物’竟然被拉动了,我吓了一大跳,这么小的蚂蚁竟然能抬这么重的东西。我赶紧把带来的饼干分成三份,放在了蜻蜓的旁边,只见其它的蚂蚁一哄而上,把饼干咬成比蚂蚁洞还小的块,三三两两抬着一块,向洞口移动。我终于相信了:黑而瘦小的蚂蚁真有这么大的力气。还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团结就是力量。蚂蚁是一个团结的集体。

哇塞,原来蚂蚁有这么多奥妙啊。


下一篇:关于党员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精选15篇)(关于党员培训的心得体会)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