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不早了,我背着书包回到了家。通过观察蚂蚁的行为,让我学会了团结,团结可以战胜一切的困难。(龙岩实验小学 作文网
傅汗鹏)
篇10:观察蚂蚁
今天,秋高气爽,我在北山上,意外地看见了蚂蚁战大青虫的趣事。
大青虫,这个挺直了象个螺丝钉,蠕动起来象支七节钢鞭的“庞然大物”,竟让一群小小的蚂蚁拦住了去路。大青虫往西跑,妈蚁们能闹腾得它掉转头向东跑,大青虫往东行,蚂蚁们逼迫它转换方向向南爬。嗬,大青虫被小小的妈蚁搞得蒙头转向了。说时迟,那时快,刹那间,只只蚂蚁真是“齐上雇家庄”:有的咬住了大青虫的头和眼,有的咬住了大青虫的身子,有的咬住了大青虫的尾部。大青虫也不示弱,它施展出了全身的解数:大青虫那圆柱式的躯体,一会儿滚动,一会儿蜷屈,一会儿挺直……看得出,它在挣扎,在拼俞地摆脱死死缠住它的蚂蚁们。不过,蚂蚁们丝毫没有松懈斗志,它们象吸铁石一般,紧紧地枯在大青虫身上,任凭大青虫耍出什么花招,它们仍是穷追不舍。
勇敢的小蚂蚁们,终于把大青虫折腾得笔挺挺地躺着不动了。我仔细地一看,大宵虫的头部,身部,尾部,不少处都冒出了露珠儿似的小水泡。蚂蚁们忙乎得更欢了,它们要把大青虫搬运回家。可是任凭蚂蚁们怎样推、拉、掀,大青虫——这个“庞然大物”仍是原地不动。
哎,小勇士们,告诉我,你们的家在哪里?我用两个手指轻轻地捏住大青虫就能把你们的战利品给送回家。转念一想,不行,我不能这样做,我倒想看个究竟一一到底会怎的?噢,你看,一只蚂蚁急促地摆动着两根短小的触角,触角触动了另一只蚂蚁,另一只蚂蚁离开了大青虫,溜溜地跑走了。我想:这是一个可耻的逃兵,碰到了挫折,竞忍心离开自己战斗的染体,只身逃走,可恶!
嗬!不多一会儿,一大群蚂蚁成帮结队直奔大青虫的尸体而来,一只、二只、十只、二十只……数也数不清呀!离去的小蚂蚁,我冤枉你了,原来你搬来了千军万马!顷刻间,黑压压一片蚂蚁通近了大青虫的尸体,前呼后拥,你推它拉,尸体在缓缓而动了……
我没有继续看下去,小蚂蚁是怎样把大青虫的尸体弄进窝内的,因为我已经看到了它们的智慧,它们的勇敢,它们协同作战的力量。
篇11:观察蚂蚁
那天,我在公园散步,忽然发现地上有一条大青虫,于是我蹲下身子仔细观察起来。
它的旁边还有几只蚂蚁。大青虫对蚂蚁不屑一顾,但蚂蚁看见它却像发现了宝贝,无论大青虫爬到哪里,蚂蚁都紧跟着。有一只胆大的蚂蚁竟爬到青虫的身上试探性地咬了几口,但青虫没有什么反应,或许它觉得这几只蚂蚁对自己构不成威胁吧?不知道是受了第一只发起攻击的蚂蚁的影响,还是因为大青虫不反击,剩下的几只蚂蚁也展开了对青虫的扑咬。起初,青虫没怎么在意,可后来它猛地一甩身子,蚂蚁们一下子就全被甩了出去。其中一只一瘸一拐地往另一个方向爬去,离大青虫越来越远。我想:这只蚂蚁肯定知道它们虽然在数量上占优势,但敌我力量太悬殊,根本不可能打败大青虫,所以就溜之大吉了。可是,剩下的几只蚂蚁依然对青虫纠缠不休。
正当青虫准备反击的时候,不知从哪儿冒出来一支“蚂蚁敢死队”,疯狂地冲上去,张口就往青虫身上咬。青虫似乎被这突如其来的袭击震住了,方寸大乱,开启了“乱甩模式”。起码有一半的蚂蚁光荣牺牲了,剩下的那些蚂蚁也都被甩了下来。我原以为它们面对如此凶猛的大青虫会临阵脱逃,可没想到它们仍然不顾一切地与大青虫周旋着。其中有一只特别骁勇善战的蚂蚁,被甩下了好几次却仍不放弃, 原来它就是刚刚“逃走”的那只蚂蚁,这些救兵都是它搬来的,我误会它了,其实它从来都没有放弃过打败大青虫的决心!我震惊不已,这群小小的蚂蚁,竟然有如此巨大的勇气和毅力。
正在这时,又一支大部队赶到了,蚂蚁的力量大大增强。而此时,那只大青虫已疲惫不堪,它似乎感到大势已去,想找个地方藏起来。可是周围全是蚂蚁大军形成的蚁墙,它连一丝空隙都找不到,没办法,只好杀出一条血路来脱身,却又立刻被蚁多势众的蚂蚁们堵住了。大青虫的意志彻底崩溃了,直接躺在地上任由蚂蚁们摆布。最后,蚂蚁们带着它们的战利品,浩浩荡荡地离开了。
小蚂蚁对战大青虫,看似以卵击石,其实,是勇气和团结让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篇12:观察蚂蚁
阳春四月,一切都是那么生机勃勃,在这大好的时光里,蚂蚁也开始外出觅食。在水泥地的边缘,总可以看到一些蚂蚁,一个挨着一个,排着队出来寻找食物。
这天,天气晴朗,我看见小蚂蚁们又在劳动了,于是,我决定来逗逗它们。我从家里拿出一个乳白色的樟脑丸,然后从忙碌的蚂蚁中挑出了一只较小的蚂蚁,放在另外一块水泥地上,这只蚂蚁被突如其来的“袭击”吓晕了头,在原地转着圈儿,我看见了,挺喜,便用樟脑丸在它面前轻轻地划了一条线。那只蚂蚁好像没看见,径直冲了过去。应该是划得太轻了,划重点这只蚂蚁肯定不会再那么轻松了,我心里想。于是,我又重重地在它面前划了一道,刚开始,蚂蚁似乎没感觉到,向“防线”爬去,当它爬近时,似乎闻到了这刺鼻的气味,稍稍一怔,随即向前爬去,又一次轻而易取地爬过去了!我看完后大吃一惊:莫非这蚂蚁不受这气味的影响,可是书上明明说蚂蚁是靠气味来辨别方向的呀?难道这只蚂蚁是怪胎,变异了?想完后我本想去仔细观察一下,可谁知道这只蚂蚁趁着我思考之际,早已逃之夭夭了。唉,只能再捉一只了!
于是,我怀着好奇心,又捉了一只弱小的蚂蚁。这只蚂蚁被“袭击”后,也显得惊惶失措:一会儿向这儿爬,一会儿向那儿闻闻,一会儿又在原地打转……这次我又用樟脑丸在它前面轻轻划了一道线,只见这只蚂蚁慢吞吞地向“防线“进军。左瞧瞧,右看看,这却把我给急坏了,真想上去推它一把。终于,这个“小兵”走到了“防线”前,它却没有像上一只蚂蚁那样,而是像对着一块玻璃一样,“欲冲又止”,仿佛前面有什么东西挡在那儿。蚂蚁没有灰心,继续沿着线走,终于走到线的一端,这下它可舒坦了,疾步向前冲去。我见了,忙在它周围画上了一个大圆,它无动于衷,继续在“散步”。可能是圈太大了,我心里安慰到。于是我把圈一圈一圈地缩小,直到杯顶那么大,可是蚂蚁却还是没发觉,我只好继续把圈缩小,直到硬币那么大。它终于发觉了,急了,想突破,却又不敢往前走,、急得团团转,我不禁想到了: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原来就是这样呀!它在圈里瞎转悠了两三分钟后,鼓足了勇气,猛地一冲,终于突破了“防线”。只见它像飞似地逃走了……
蚂蚁可真有趣呀!可是那第一只蚂蚁,我到现在还“惦记”着它呢!
篇13:观察蚂蚁
一:观察蚂蚁搬家
今天,我到游乐场玩。扑入我眼帘的是一个蚂蚁窝。我顾不上玩了,就像一阵风似的跑过去观察。
到了那儿,我发现,原来是勤劳的蚂蚁们在搬家。他们一个接一个的爬过石头,穿过草地,绕过水潭,多整齐啊!就像一条排队整齐的士兵。蚂蚁们不管怎样走,队伍都不会散乱,蚂蚁们更不会掉队。正因为这样,所以人们都称赞蚂蚁团结。当我看这些蚂蚁们搬家时,可谓是多的都数不清,搞得我头晕目眩,它们出来一个又接一个,根本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蚂蚁们才能全部出来!原来蚂蚁们是一个团结的大家族,只要一发觉这个居住的地方会崩塌、下大雨时会被雨水冲垮……就会全体举家迁移到另一个新的地方居住。我观察了半个小时后,发现蚂蚁们终于全部迁移完毕。
这时,我想到一句农业气象谚语――“蚂蚁搬家蛇过道,明日必有大雨到。”明天是不是真的有大雨呢?正好借着这一次机会,我可以实验一下。晚上的时候我看了一下天气预报,果然,明天真的是阴天,要下大雨。看来这句谚语不是虚假的呀!
大自然真是太奇妙了!
二:再看蚂蚁搬家
今天上午,我在外面玩。突然,天上乌云滚滚,雷声阵阵,眼看就要下雨了,我急忙往家跑,跑着跑着,我发现地上有一条小黑线在移动,原来是一群蚂蚁呀!为什么蚂蚁要在下雨前排着队出洞呢?我脑子里突然涌出了一连串的问题。
于是,我跑回家打开电脑,查阅了一下关于蚂蚁下雨前出洞的原因。原来,蚂蚁是天气预报的“小专家”,每当天气闷热,快要下雨的时候,它们都会从比较低的洞里搬到高一点的洞里去,因为如果下大雨的话,雨水会灌进它们的洞里,还有可能会被淹死,所以它们要搬到高一点的洞里去。
后来,我又观察过几次,蚂蚁在下雨前搬家,发现蚂蚁蚁不光是个“天气预报家”,还是个“指挥家”呢!看,蚂蚁的领队指挥得多好哇!蚂蚁们排着队伍,就像训练有素的军队一样,迈着整齐的步伐,互相传递着信息,搬运着食物,整个搬家过程井井有条,井然有序。
通过这个有趣的发现,我对蚂蚁的认识进一步增多了,原来在人们的眼中一个很不起眼的小动物,却能准确地预报天气,友好相处,而且是个优秀的团队,值得我们人类学习。
篇14:观察蚂蚁
今天早自习,杨老师让我们到操场上去观察小动物。观察什么呢?我一边下楼梯一边思考着,对了,去找小蚂蚁!
下了楼,草丛旁都是人。于是我跑到沙坑边的垃圾堆旁,开始仔细地找蚂蚁。因为我隐约记得在那里看见过蚂蚁洞穴。
“哈哈,我找到蚂蚁了!”心里一阵窃喜。在一个蛋糕盒旁边,我发现了一群排着整齐的队伍出来觅食的小蚂蚁。我蹲下来,细细地打量着它们。它们长着三节黑黑的身子和三对足,还有一对像是白色,又像是透明的触角。看,它们正在专心致志地找食物呢,根本不理我。于是,我决定给它们一点“颜色”瞧瞧。我把带下楼的一支铅笔横在蚂蚁“大部队”的最前端,“不好,前面有障碍,过不去了,马上停止前进”,“跑”在最前头的小蚂蚁马上用触角把信息传递给紧跟其后的小蚂蚁,第二只小蚂蚁又用同样的方式传递给第三只……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不到两分钟的时间,整个“队伍”都停止了下来。嘿,好像有几位“军师”跑出了队伍,在铅笔旁边左转转,右转转,可转了半天也没有找到更好的办法,退回到“队伍”中重新商量“对策”。一会,从队伍中跑出五六只稍大一点的蚂蚁,估计是“精兵强将”,开始准备“突围”,从铅笔上翻越过去。面对这个从天而降的“庞然大物”,最前面的那只小蚂蚁走得异常缓慢,但是很坚定,缓缓地上升着。后面的小蚂蚁整整齐齐地排着队,紧紧地簇拥着,都露出一副生怕先遣蚂蚁一踏上去就会被这个“怪物”吃掉的表情,那个纠结呀!
还有几只小蚂蚁在一边,急得团团转,好像在对我说:“求求你,快点来帮帮我们吧!”“哈哈,知道厉害了吧,那好,我就放你们一马。”我轻轻地捉起那只先遣蚂蚁,放在手心,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它似乎一点也不害怕,镇静地站着,有一种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我对着它,轻声地说了一句“向你致敬,英雄!”慢慢地把它送回队伍,拿走了我的铅笔。它望着我手里的铅笔,转了转触角,好像在说:“谢谢你!”继续寻找食物去了!
多可爱的小蚂蚁呀!勇敢、团结,我们也要它们一样!
篇15:观察蚂蚁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暮归的老牛是我同伴。”我边走边哼。在小路两侧,几棵高矮不齐的冬青,正惬意的伸着腰。春光泛滥,连路边的野草也长得也有一尺高了。野草下,尽是一片忙碌景象,蝴蝶和蜜蜂忙于飞来飞去寻找花朵,蚂蚁则顺着灌木在植物的藤上爬来爬去。这引起了我的注意。
走近一瞧,却是一阵让人头皮麻酥酥的.感觉,只见那冬青伸出来的枝条上密密麻麻的都是黄色的小虫,和非洲刚果的千蝶聚枝之景一样,让人感觉有点不舒服。再仔细一瞧,上面还有一些蚂蚁在爬来爬去,那些蚂蚁在蚜虫的周围巡逻,就像牧人骑着马看护牛羊一样。真不愧为蚂蚁牧人!它们时刻都充满了警惕,我用树枝碰了碰枝条,它立刻回过头来看看,见没有“危险”才转回去。
这时,另一队蚂蚁来了,原来的那些蚂蚁凑过去,好像海关工作人员在检查护照一样,见没有问题了,才放行。只见那队蚂蚁对着蚜虫搂搂抱抱,吸食着蚜虫分泌出来的水珠,吃够了,那队领头的蚂蚁和“保安”换了个位置,走了。
这时,来了一群不速之客——一只看起来很奇怪的虫子。可能是担心食物被抢吧,那只勇敢的小蚂蚁扑上去,与敌人血战到底,只可惜敌众我寡,小蚂蚁只能拼死抵抗。很快,那小蚂蚁渐渐体力不支,倒在了叶子上。我于心不忍,便用树枝把强盗赶下去。那只小蚂蚁又重新站了起来,见敌人走了,它看看蚜虫还都在,便把触须高高扬起,像得胜将军一样,昂首阔步,巡视着这些蚜虫。我乐了。
放眼望去,哪一片叶子上都有牧场,还有的牧场用蚂蚁吐出来的东西搭了个简易的围栏和给看守的小房子。
我完全迷惑了,在小蚂蚁的脑海中,究竟蕴藏着多少智慧?我看见“巡逻者”忙于保护蚜虫;“工程师”在调配工人忙于建筑小房子……各种不同的工作,都有专门的蚂蚁担任。
我不禁感叹,一只小小的蚂蚁,都能动用自己的智慧,学会放牧,而这个过程,它们经历了千辛万苦,才能给自己获取那份美味的食物。而我们人类呢?只有努力学习,探索更多未知的知识才能实现我们的目标。想到这,我不禁对这小小的蚂蚁产生了一种敬佩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