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人寿保险公司发展战略

2025-11-16

3.1新华人寿保险公司的外部环境分析 3.1.1宏观环境因素分析 (1)经济因素

保险市场的开放,促使更多的外资保险公司进驻我国,使我国保险业与世 界保险业的联系进一步加强。保险经营者的结构日益多元化。外国保险公司的 丰富经验和优质服务,有利于我国保险公司更新保险经营观念,加强保险经营 管理,提高服务质量,促使保险市场机制的形成和管理专业化;开放的市场也 有利于公众保险意识的培育,通过保险公司间的竞争和宣传,有利于加大保险 深度。并且,外国保险公司进入中国,不仅带来保险经营技术,而且也带来了 资金,这一方面可以通过保险业的发展提高保险业在经济活动中的比重,使整 个国家的经济结构走向合理化;另一方面通过资本增量的加大而对社会经济增 长带来实质性的支撑。

现阶段我国整体经济发展形势大好,寿险是一种个人金融消费品,它的发 展要建立在国民个人消费能力的基础上,国民整体消费水平的有效提升拉动了 保险需求的增长和保险业务的增长,构成了寿险发展的根本动力。我国1993— 2006年GDP的涨幅趋势 ,平均涨幅近10%。2004年我国GDP

总值为159878亿元,比2003年增长了10%,2005年和2006年的GDP分别为 183863亿元、209407亿元,每年比前一年的涨幅为10.4%、10.7%。

国民收入水平不断上升,也能通过主要消费品方面得以体现。保险正在成为人们生活必需的 商品之一。 (2)政策因素

有利的政策为寿险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2006年,政府出台了支 持保险行业发展的三大政策性文件——《国家税务局关于保险营销员取得佣金 收入征免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使得保险营销员的税务普遍减轻;《:国务院 关于保险行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规划》明确“十一五”

期间,保险业要建立现代保险企业制度,巩固已上市保险企业改革成果,深入 推进中国再保险、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等保险企业改革,积极引入境内外战 略投资者,逐步形成国有、民营和外资优势互补、相互竞争的多元化保险机构 体系。同时鼓励发展养老、健康、责任等各类专业保险公司,拓宽保险资产管

理公司的资产管理范围。产品方面,要大力发展保障型产品,稳步发展投资型 产品,探索发展衍生型产品。重点发展农业保险、责任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 完善强制责任保险制度,探索保险机构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有效方式。 大力拓展高科技、项目融资、消费信贷、出口信用和货物运输等领域的财产保 险业务,探索建立国家政策支持的巨灾保险体系。这些都为寿险业的健康快速 发展的创造了有利条件。

寿险市场监管方面,保监会近日发布的(2008年人身保险监管工作要点》 指出:强化内控监管,提升寿险公司风险管控水平;大力推进分类监管,提高 监管的针对性、有效性;规范短期意外险市场秩序;强化偿付能力监管,通过 这些以防范和化解行业风险。对于分类监管,要求联合保监局力量,继续全面 推进寿险公司法人机构和分支机构的风险评估。对于费率市场化的敏感话题, 要进一步探索建立市场化的费率形成机制,不断完善相关法规和配套措施,稳 步审慎地在有条件的地区和个别险种展开试点,推动寿险费率改革和产品创新。 对于小额保险,国家将出台发展指导意见,加强与银行、邮政部门的合作, 鼓励有条件的寿险公司进行小额保险试点。另外,关于养老保险等,将在天津 滨海新区、浦东开发区等地区进行团体和个人养老保险税优惠政策试点。 (3)科技因素

电子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与运用对保险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0 世纪90年代以后迅速发展起来的电子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正在引起保险业的一 场新的革命,为保险创新发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外部环境。近年来,在互联网 上提供保险咨询和销售保单的网站在欧美大量涌现,网上保险业务激增。目 前,保险业借助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利用互联网这个平台所开发的新的保险 电子商务模式包括:保险公司网站、网上保险超市、网上金融超市、网上风险 交易市场和网上风险拍卖市场五种。

现代金融工具的创新和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使不同金融产品之间 的功能界限更加模糊,为金融机构实现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 支持,同时也扩大了保险产品的交易范围,突破了交易地域的限制,打破了传 统由保险业垄断保险信息的局面,使保险公司在信息收集、分析和管理方面所 具有的比较优势减弱,使交易成本大幅下降,交易速度加快。 (4)人文因素

我国人寿保险发展过程中另一个影响因素是人口因素,随着我国居民生活 水平以及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对资金的理财意识正在加强,对保险的认知和 接受度也不断加深。并且我国现在正站在两次人口高潮带来的巨大消费市场上。 上个世纪50—70年代爆发了一次婴儿出生高潮,出生率达到半个世纪以来的巅 峰,80年代开始,虽然实施了计划生育政策,但是由于来自这批50—70年代出 生的人口基数较大,这些年代的子女在70一90年代间构成了第二次高峰。恰恰 是18—32岁的人口和33—55岁的人口高峰产生了巨大的保险需求,并且,现 阶段的人们由于家庭经济状况的改观和受教育水平的提高,投保意识与投保能 力普遍增强,为寿险开拓了广阔的市场。

从人口年龄结构上看,现阶段,少年儿童中独生子女的比重越来越大,一个 庞大的特殊的“独生子女市场”正在形成。因此,保险企业设计既能激发、引导和 满足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又能真正保障少年儿童,特别是独生子女平安健康成 长的各种少儿类产品,就成为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市场的焦点。另外,目前我国 人口构成的一个显著趋势是人口老龄化,同样反映到市场上,将使老年人的保 险需求呈现上升趋势,如养老保险、附加医疗保险等将会有很大市场。再者, 当前家庭结构的小型化和家庭结构的核心化所带来的影响,使传统的血缘关系 已不足以提供足够的风险保障。这对保险企业来讲是一个很好的市场发展机会。 基于以上各因素的分析,我国保险业发展趋势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国家政策积极扶持; 二是行业发展日渐规范;

三是人们投保意识与投保能力普遍提高; 四是竞争政策和发展氛围良好; 五是保险市场潜力巨大。

当然,现阶段由于我国经济和科技的进步,我国寿险业的发展也面临着沉 重的压力和严峻挑战。

一是利率变化对寿险业的影响。央行已经多次提高存贷款利率,利率变化 会对固定收益的传统寿险产品以及储蓄替代型产品的销售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银行加息,人们是欢迎的,储蓄作为理财工具之一,会有一定程度的反弹,但 对寿险产品青睐的态度将受到一定的影响。由于现行的寿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不 将再会吸引投保人,因此寿险产品的销售难度会更大,尤其是个人寿险产品。

现在人们将期待寿险公司尽早推出高于现行寿险产品预定利率的新产品,供投 保人选择,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因此,如何积极应对利率变化对保险业发展特 别是寿险业务的影响是寿险公司的一项重任。

二是资产价格波动对保险业的影响。股票等资产价格上涨虽然有利于提高 保险资金投资收益,但是资产价格的大幅波动也会对保险投资及保险公司偿付 能力产生较大影响。保险资金运用既要抓住资本市场发展的机遇,提高投资收 益,也要充分考虑股票市场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切实增强风险意识。 三是汇率变化对保险资产的影响。近几年来,保险公司境外上市、吸引外 资参股以及外汇资金注资,使保险公司外币资产不断增加。人民币汇率形成机 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不断升值,造成了部分保险公司外币资产缩水。同 时,随着保险资金境外运用规模不断扩大,保险公司需要更多地关注汇率变化 对投资收益的影响。

此外是近些年日益频繁和严重的巨灾风险给保险市场发展带来的挑战。我 国某些省市由于其地理环境复杂,再加上人为因素的影响,自然灾害时有发生。 造成巨大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既有地震、风暴、洪水等自然因素,也有火灾损 失等人为因素,还包括人口密度的增大、受灾地区保险价值增高等间接因素。 由2003年的“非典”到2005年的‘‘禽流感”,再到2008年罕见的南方雪灾,一系 列的巨灾给我们国家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很大损失,单从雪灾来看,此次雪害 是50年来最严重的,冰冻灾害给人民群众的财产及生命安全带来了重大的影响, 雪灾造成皖、湘、鄂、川、贵等lO省份大面积的重大损失。因灾死亡达到129 人,紧急转移安置166万人,房屋倒塌48.5万间,损坏168.6万间,因灾造成 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516.5亿元。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和损失程度的不断上升,给 保险业带来了严峻挑战。

面对这一挑战,保险市场则显现出有效承保能力的严重不足。保险人不愿 承保的原因:一是一旦出现巨大损失,保险人很可能会出现偿付能力不足的问 题。二是对某些风险的认识程度较低,缺乏较精确的风险评估手段,7使保险人 不敢贸然进入巨灾保险市场。三是保险业自身资本规模有限,无力承保。 因此,保险市场存在着一个巨大的反差,一方面是传统保险市场日趋饱和, 可开拓的空间越来越小;另一方面是巨灾保险市场上有着远远超过目前保险业 供给能力的巨大潜在需求和现实需求。对巨灾保险的研究与发展,将会为保险

业未来的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 3.1.2产业环境分析

在国家宏观调控的前提下,金融业进入成熟混业经营期,通过资本市场的 纽带将保险、证券、银行三大系统统一起来,实现各类金融市场运作相互关联, 交互发展,构筑跨领域的金融发展平台。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保险 业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期间创下了无数的新记录。1980 年我国保费收入为4.6亿元,保险深度(即保费收入占GDP的比重)为0.1%, 保险密度(即人均保费收入)为0.47元,2006年,全年保费总收入5641.5亿元, 保险深度为2.8%,保险密度为431.3元,到了.2007年,保险业全年实现保费 收入7035.8亿元。截至2006年底,全国共有保险集团公司6家、保险公司98 家、再保险公司5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9家,其中,寿险公司46家(含2家 专业养老保险公司和4家健康险公司),中资寿险公司21家,外资、合资寿险 公司25家。初步形成了国有控股(集团)公司、股份制公司、专业性公司、外 资保险公司等多种组织形式并存、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市场格局。 在看到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应同样认识到我国保险密度(人均保费)和保 险深度(保费收入占GDP的比重)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低于很多国家I)列。我 国的保险密度是54美元,远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512美元,世界排名第72位; 保险密度我国为2.8%,世界平均为8.14%,世界排名第42位(具体见图3—3 和图3—4)。这是我国保险业面临的一大问题,也是一大机遇,说明我国的保 险市场还处于原始市场,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行业自身竞争发展的同时,国家及地方政府相继出台的一系列相关支持 政策,也起到了鼓励中资保险公司和吸引外资保险公司的重要作用。加之入世 所作出的放开保险市场的承诺,使得寿险市场在原有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 保人寿、新华人寿、泰康人寿及其它中资寿险企业的激烈竞争中,吸引了更多 的外资寿险企业,使得原有的市场竞争变得更加激烈。一方面外资企业的进入 给我国寿险企业造成了很大的威胁:一是加剧保险市场的竞争。为了争取保户, 保险公司极有可能降低保险价格,加剧保险市场的竞争,若各公司都纷纷降价, 会扰乱市场正常的竞争秩序。二是使中资保险企业受到冲击。另一方面,我国 保险事业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而外国保险公司在资金、技术、险种等方面占 有很大优势,加之国家和地区给予的优惠条件,我国保险业将受到巨大冲击。


新华人寿保险公司发展战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信息检索作业模板 - 图文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