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活动课程的几点思考(2)

2025-11-17

多样,班训也各不相同。有的班级设有小图书屋,有的班级还有不少学生自己养的小盆栽等。笔者在观察不同情态类型的班级后发现,班级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学生的学习习惯差异。蠡中网站上有一段话:积极情态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情态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这是对不同情态效用的写照,学校可以在心理教育专家的帮助下,结合各班特点,开展不同类型的班级活动。例如,非常自主班可以开展学生自由度较大的班级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而情态提升班则可在教师引导下开展心理教育等活动。

3.充分利用区域特色,开展活动课程。活动课课堂不能只局限在教室,要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相结合。根据这些情况,在进行活动课程主题设计时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使学生慢慢接触社会,贴近生活生产实际,从中获取知识和教益,即通过整合地区、家长、社会等各类资源,建立活动课程基地,丰富课程内容。蠡园中学地处无锡市滨湖区,有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滨湖区环境优美,有许多文化旅游景点,另有江南大学素质拓展培训中心,学校可定期举办素质拓展活动,方式以学生小组为主。拓展训练不是靠灌输式的方法去获取知识,精髓在于通过体验去感悟,通过感悟来提升自己对事物深刻的认识。当然,这需要学校领导的统筹规划和支持,针对不同类型的班级,每学期可以安排一到两次素质拓

展训练。拓展训练包含许多挑战项目,每个项目又有各自明确的目标,学生在项目活动中体验学习,磨练心智。 另外,学校可通过整合社区资源开展各种特色活动,如现代道德教育、感恩教育、生活、生命与安全教育、国学经典诵读、法制教育、卫生教育、环境教育、科创教育等专题或经整合多门课程后形成的主题教育或活动,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围绕一定的主题,举行“进社区、进工厂、进大学”等参观活动,如参观无锡工业园、太湖科技创业园里,开展知识产权教育、科技发明与创造教育、生产流水线车间考察等活动;通过参观环保局,开展环保教育活动;通过参观汽车销售点,了解汽车销售和修理等活动。

笔者认为适当开展这些活动,对于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传统的课堂中,老师只告诉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却没说清学习为何重要,实际的教学现状是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当中几乎一直都在跟着教师的步伐在学习,却很少从自身的兴趣和需要来重审自身的学习。活动课的有效实施,可以激发学生内心的求知欲,以促使其形成人生的方向感。

4.结合校园特色文化,开发活动课程。传统的学科主义中心过分强调分数的重要性,而蠡园中学却对分数和综合能力素质进行了辩证的思考。蠡中有三问:第一,分数怎么样?学校、学生还是必须有比较好的分数的,这是生存问题。第

二,分数是如何取得的?是加班加点拼时间拼消耗得来的,还是学生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主动获得的?第三,分数之外还有什么?这是教育的本质和目的。蠡中校领导认为学校教育不能只是培养学生获得分数,更多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发展学生的能力和综合素质。成功晋级营、情态拓展专题训练、师生智慧共享、新年师生寄语活动、成长心路记录、读书毅力竞赛活动,等等,学校的积极情态教育内容丰富,途径多样。借鉴管理培训的做法,将这些活动整合提升,使之课程化,开发能够系统化、模块化的积极情态培训课程,以此激发师生的乐观自信和活力,改善他们的心智模式。 在一次记者采访邱华国校长的报道中,针对记者提出的问题:“你们提出学校要学会制造关键性事件,在师生的成长旅程中留下终身难忘的文化记忆,这方面有什么想法和做法?”邱校长回答说,教育也是需要策划的,特别是对学生开展的活动,要让学生对蠡中读书的时光留下终身难忘的记忆。邱校长以升旗仪式为例进行了论述。许多学校的升旗仪式上一般是领导讲话,有的甚至成了训话仪式。蠡中不断改革,先是让学生上去讲,后来成立研究专题,最后拟定的基本做法是根据升旗的要求改为班级申报,让班级提出升旗仪式的创意和做法,组织方案评审,方案通过了还要网上公布,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变成了舞台也是擂台,3年就有100次升旗仪式,汇集起来就是一本独具特色的教育课程。蠡中的

活动由少到多,由多到精。2008年,他还组织师生开展了“蠡中十大新闻”和“蠡中十大人物”的评选、讲述“蠡中故事”、“读书毅力竞赛”、“蠡中大舞台大擂台”、“每周一歌”等学校文化活动,以上都可作为开发活动课程鲜活的资源,若进一步加以设计、开发、管理、应用和评估,又会形成极有蠡中特色的校本活动课程。 四、结束语

活动课程强调知识的统整,与现实生活中很多知识的存在形态较为一致,它强调学生亲自参与、自主选择,学生主体性鲜明,学生的兴趣培养、特长发展、创造性才能都可以从中表现得更充分,而这些意识和才能又被学生有意或无意地迁移到学科学习中,从而提高学科学习的有效性。同样地,学科课程侧重让学生掌握基础、系统的文化知识,让学生学习大量间接经验,具备基本知识与技能,为活动课程提供知识基础和基本的思考方法。

鉴于活动课程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在实际操作中面临着流于形式的危险,活动课程的实施需要制度保障,需要现实支撑,更需要理想引领;需要课程实施专家的热心支持,更需要学校整体规划、参与、支持、领导。新课改赋予教师一定的权利,正是为了让各地方学校、教师积极转变观念,从新课改提倡的理念出发,结合自身校园文化、学科特点和区域文化特点,创造性地开发优质的活动课程,使学生真正受

益终生。

参考文献:

[1]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规定[J].当代教育科学,2003,(4):15.

[2]钟启泉.综合实践活动:涵义、价值及其误区[J].教育研究,2002,(6):48.

[3]钟启泉,崔允?t,张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钟启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J].教育发展研究,2007,(2A):43.


关于活动课程的几点思考(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字母词及其规范化研究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