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八 章 标准成本和差异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1.标准成本系统不包括( )。 A.成本计算及账务处理 B.成本标准的制定 C.成本差异分析
D.标准成本系统的检测
2.以企业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设备的运行和工人的技术水平都处于最佳状态为基础所确定的单位产品的成本的标准成本是( )。 A.基本标准成本 B.理想标准成本 C.正常标准成本 D.现行标准成本
3.根据企业正常的开工情况、正常的工作效率以及正常的价格水平确定的标准成本是( )。 A.基本标准成本 B.理想标准成本 C.正常标准成本 D.现行标准成本
4.通常应对不利的材料价格差异负责的部门是( )。 A.质量控制部门 B.采购部门 C.工程设计部门 D.生产部门
5.正常的标准成本是( )。 A.一种历史成本
B.选定某一基本年度的成本数据作为标准
C.以现有的技术、设备,在最好的经营管理条件下所发生的成本水平作为标准
D. 根据企业正常的开工情况、正常的工作效率以及正常的价格水平来确定的标准成本
6.在标准成本的制定过程中,产品成本不包括( )。 A.直接材料 B.管理费用 C.直接人工 D.制造费用
7.材料价格的制定主要由以下哪个部门的参与( )。 A.生产部门 B.管理部门
C.销售部门 D.采购部门
8.某企业制定的直接材料标准成本为50万, 人工标准成本为20万,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为10万,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为8万,则该企业的单位标准成本为( )。 A.80 B.78 C.88 D.68
9.华兴企业第一季度的直接材料标准用量为23万,直接材料标准价格为5元,则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为( )。 A.114 B.123 C.115 D.23
10.数量差异用于直接材料或直接人工工时往往可以被称为用量差异,也可以被称为( )。 A.工资率差异 B.效率差异 C.价格差异 D.耗费差异
11.本月生产甲产品1000件,实际耗用A材料2000公斤,其实际价格为每公斤20元。该产品A材料的用量标准为2.5公斤/件,标准价格为每公斤18元,其直接材料用量差异为( )。元。 A.-9000 B.-10000 C.90000 D.10000
12.某企业本月实际生产甲产品800件,用工1000小时,实际支付工人工资11000元。已知甲产品工时标准为1.5小时/件,标准工资率为10.5元。则甲产品的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和工资率差异分别为( )。 A.2100元,500元 B.2100元,-500元 C.-2100元,500元 D.-2100元,-500元
13.已知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为2元/小时。当月相关数据如下:实际发生固定制造费用9800元,实际工时为5000小时,标准工时为4800小时,预计应完成的总工时为5600小时,则固定性制造费用的效率差异为( )。 A.超支200元 B.超支400元 C.节约1200元 D.节约1400元
14.变动性制造费用的支出差异是( )。 A.价格差异 B.效率差异 C.预算差异 D.能量差异
15.固定制造费用的实际发生额与预算额之间的差额称之为( )。 A.支出差异 B.能量差异 C.效率差异 D.生产能力差异
16.在标准成本系统下,直接材料的存货通常是按其单位标准价格计价,实际的购货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通常在什么时候计入材料价格差异账户( )。 A.材料加工时 B.材料购入时 C.产品出售时 D.产品入库时
17.A公司制件厂实际生产量700件,实际使用人工7100小时,已知变动费用的标准分配率为8元/小时,标准变动制造费用应为56000,变动制造费用支出差异为( )。 A.800 B.56000 C.5840 D.62640
二、多项选择题
1.标准成本通常可以被分为何种类型( )。 A.理想的标准成本 B.正常的标准成本
C.现行可达到的标准成本 D.可执行的标准成本 E.非正常标准成本
2.标准成本实施的基本条件主要有( )。 A.工艺操作过程的标准化 B.成本控制的标准化 C.健全的成本管理系统
D.全体员工成本意识的提高 E.正常的标准成本
3.在标准成本的制定过程中,每一成本要素的标准成本都包括以下哪种标准( )。 A.“数量”标准
B.“价格”标准 C.“价值”标准 D.直接材料 E.直接人工
4.直接人工的标准工时是指在现有生产技术条件下生产每单位产品所需用的直接人工小时,主要包括( )。 A.工人直接加工所需用的工时 B.必要的间歇时间 C.必要的停工时间
D.不可避免的废品需耗用的工时 E.可避免的废品需耗用的工时
5.直接人工的标准工资率可以由以下哪些方式制定( )。 A.现行工资制度 B.计时工资制 C.计件工资制 D.基本工资加奖金 E.采购部门
6.用量标准包括( )。 A.原材料单价
B.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量 C.小时制造费用分配率 D.单位产品直接人工工时 E.直接人工的标准工资率
7.下列有关成本差异分析的基本模型说法正确的有( )。 A.价格差异=实际用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 B.数量差异=(实际用量-标准用量)×标准价格
C.数量差异用于直接材料或直接人工工时往往被称为用量差异或效率差异 D.直接人工的价格差异通常被称为工资率差异
E.弹性预算差异=实际成本-实际产出上的标准成本=实际用量×实际价格-标准用量×标准价格
8.下列成本差异的计算公式正确的有( )。 A.用量差异=标准价格×(实际用量-标准用量) B.用量差异=实际价格×(实际用量-标准用量) C.价格差异=(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用量 D.价格差异=(实际价格-标准价格)×标准用量 E.价格差异=实际价格×(实际用量-标准用量)
9.固定性制造费用差异包括( )。 A.支出差异
B.生产能力利用差异 C.效率差异
D.数量差异 E.价格差异
10.计算变动性制造费用效率差异需要的因素有( )。 A.分配基础实际用量 B.实际费用分配率 C.分配基础标准用量 D.标准工资率 E.标准费用分配率
11.固定制造费用的标准分配率为12.8元/小时,生产部件700件,应吸收的固定制造费用为89600元(700×10×12.8)。三差异法下,有利支出差异200元,不利生产能力利用差异24320元,不利效率差异1280元,固定制造费用的分配及成本差异的会计分录会涉及到如下哪几个分录( )。 A.在制品(标准) B.生产能力利用差异 C.固定制造费用支出差异 D.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E.固定制造费用(实际) 三、简答题
1.标准成本计算的本质内容是什么?
2.标准成本有哪些类型?
3.成本差异的处理通常有哪两种方式?各适合于何种情况?
4.一般应实行例外管理原则,管理者只对那些重大的差异进行追踪,请问主要关注哪些差异? 四、计算题
1.假设华丰公司制件厂生产一种A产品,生产能力表现为生产一线工人直接人工工时,每月可用直接人工工时最大限度为9500工时,正常直接人工工时为8000工时。该公司制造费用预算分配率按正常生产能力计算。2008年8月份制件厂正常生产能力为8000直接人工小时,制造费用预算总额为156300元,其中变动制造费用预算为64000元,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为92300元。制造费用按产品直接人工工时分配计入产品成本。A产品直接材料标准用量为10米,每米标准价格9元;直接人工标准为8小时,每小时标准工资为20元。
要求:(1)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2)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3)单位产品标准成本
2.江苏省淮安市清江电机厂股份有限公司有关固定制造费用的资料如下: 固定制造费用的弹性预算(单位:元) 机器小时数 制造费用 8000 20000 10000 22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