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学》教学大纲(新)(2)

2025-07-26

一、掌握异位妊娠的定义,了解其病因,熟悉其病理分型。 二、掌握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特点及各种辅助诊断方法。

三、掌握异位妊娠的处理原则、手术指征、保守治疗的指征和药物治疗的方法。 【教学时数及形式】 课堂授课1学时 【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授输卵管妊娠的定义、病因、病理变化及其转归。

二、重点讲授输卵管妊娠的临床表现、各种辅助诊断方法(如后穹隆穿刺、尿及血HCG测定、超声显像、诊断性刮宫等)。

三、介绍各种异位妊娠与流产、黄体破裂出血、盆腔炎的鉴别。 四、重点讲授输卵管妊娠的治疗。

第十二章 妊娠晚期出血

第一节 胎盘早剥

【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胎盘早剥的定义。 二、了解胎盘早剥的病因。

三、掌握胎盘早剥的类型和病理变化、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 四、熟悉胎盘早剥的并发症。 五、掌握胎盘早剥的治疗方法。

【教学时数及形式】 课堂授课1学时 【教学内容】

一、一般介绍胎盘早剥的定义和病因。

二、重点讲授胎盘早剥的类型及病理生理变化。

三、重点讲授胎盘早剥的临床表现、并发症、对母儿的影响及辅助检查。 四、重点讲解胎盘早剥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五、一般介绍胎盘早剥的预防。 六、讲授胎盘早剥的处理原则。

第二节 前 置 胎 盘

【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了解前置胎盘的病因。

二、掌握前置胎盘的定义和类型。

三、掌握前置胎盘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要点及处理原则。 四、了解前置胎盘对母儿的影响。 【教学时数及形式】 课堂授课1学时 【教学内容】

一、介绍前置胎盘的病因。

二、讲授前置胎盘的分类(如完全性、部分性、低置胎盘)及其临床表现。 三、介绍前置胎盘的并发症及对母儿的影响。

四、重点讲授前置胎盘的诊断(病史、症状、体征及辅助诊断方法)。 五、一般介绍前置胎盘的预防和前置胎盘的处理原则。

第十六章 胎儿窘迫与胎膜早破

第一节 胎儿窘迫

【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胎儿窘迫的定义。 二、了解胎儿窘迫的病因。

三、掌握胎儿窘迫的临床表现、诊断、处理。 【教学时数及形式】 课堂授课0.5学时

6

【教学内容】

一、介绍胎儿窘迫的定义和病因。

二、重点讲解胎儿窘迫的临床表现及其各种诊断方法。

三、重点讲解胎儿窘迫的预防和及时处理对新生儿窒息及围产儿死亡的意义。 四、重点讲解胎儿窘迫的处理原则。

【教学安排】 :课堂讲授1/2学时。

第十七章 妊娠合并内科疾病

第一节 心脏病

【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了解妊娠合并心脏病的种类。 二、掌握妊娠期心脏血管方面的变化。 三、掌握心脏病孕产妇最危险的时期。

四、掌握妊娠合并心脏病早期心衰的诊断标准。 五、掌握心脏病患者对妊娠的耐受能力(能否妊娠)。 六、了解妊娠合并心脏病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 七、掌握妊娠合并心脏病的防治和产科处理原则。 【教学时数及形式】 课堂授课1.5学时 【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授妊娠、分娩过程对心脏病的影响。

二、一般介绍妊娠合并心脏病的种类、心脏病的诊断、心功能分级。 三、重点讲授妊娠期早期心衰的诊断标准。 四、一般讲解心脏病可以妊娠的依据。

五、重点讲授妊娠合并心脏病的防治和产科处理原则

第二节 急性病毒性肝炎

【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熟悉急性病毒性肝炎与妊娠二者间的相互影响。 二、熟悉妊娠期急性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三、熟悉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的防治原则和阻断母婴传播的措施。 四、掌握妊娠合并重症肝炎的诊断要点。 【教学时数及形式】 课堂授课1学时 【教学内容】

一、一般讲授妊娠时肝脏的生理变化及妊娠对病毒性肝炎的影响。 二、重点讲授病毒性肝炎对孕妇、胎儿、新生儿的影响。 三、讲授妊娠期急性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四、重点讲解妊娠期急性病毒性肝炎的防治措施和产科处理。 五、介绍妊娠合并重症肝炎的诊断要点。 六、介绍乙型肝炎的预防和处理。

第三节 糖 尿 病

【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了解妊娠与糖尿病的相互影响。 二、掌握妊娠糖尿病的诊断。

三、掌握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处理原则。 【教学时数及形式】 课堂授课1学时 【教学内容】

一、一般介绍妊娠期糖尿病与妊娠合并糖尿病概念。

7

二、一般接受妊娠与糖尿病的相互影响。 三、重点讲授糖尿病的诊断。

四、重点讲解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处理,特别是孕期终止妊娠的指征,分娩时间和分娩方式的选择。

第十九章 妊娠合并性传播性疾病

【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了解我国目前性传播疾病的发病和流行情况。 二、了解常见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

三、掌握常见性传播疾病对妊娠、分娩及胎儿和新生儿的影响。 四、掌握常见性传播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 五、熟悉常见性传播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教学时数及形式】 课堂授课1学时 【教学内容】

一、介绍目前我国性传播疾病的发病情况和流行趋势,介绍TORCH感染的概念。 二、介绍梅毒、淋病、尖锐湿疣、巨细胞病毒等常见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传播途 径和临床表现。

三、重点介绍上述几种常见性传播疾病对妊娠、分娩、胎儿和新生儿的影响。 五、介绍梅毒、淋病、尖锐湿疣的诊断方法和治疗。 【教学安排】 课堂讲授1学时。

第二十二章 分娩期并发症

第一节 产后出血

【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产后出血的定义、病因、分类、临床表现。 二、熟悉产后出血原因的诊断。

三、掌握产后出血四种病因的处理原则和防治。 【教学时数及形式】 课堂授课1学时 【教学内容】

一、般介绍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即子宫收缩乏力、胎盘滞留、软产道撕裂和凝血功能障碍。 二、重点讲解不同原因所引起的产后出血的临床特征和处理原则。详细介绍宫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的处理方法。

三、讲解加强孕期保健、孕产期管理对预防产后出血的意义。

第二十三章 异常产褥

第一节 产褥感染

【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熟悉产褥感染及产褥病率的基本概念。

二、熟悉产褥感染的病原体种类、感染来源和诱因。 三、掌握产褥感染的病理及临床表现。

四、了解产褥感染的诊断、鉴别诊断、防治和处理。 【教学时数及形式】 课堂授课1学时 【教学内容】

一、介绍产褥感染、产褥病率的定义。

二、介绍产褥感染的常见病原体、病理及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处理原则。

第二十四章 妇科病历及检查

【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妇科病史采集和病历书写特点

二、熟悉妇科检查方法和妇科疾病常见症状的鉴别诊断 【教学时数及形式】

8

自学。

第二十六章 外阴及阴道炎症 第一节非特异性外阴炎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非特异性外阴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 【教学时数及形式】 自学。

第二节 前庭大腺炎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前庭大腺脓肿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 【教学时数及形式】 自学。

第三节 前庭大腺囊肿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前庭大腺囊肿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 【教学时数及形式】 自学。

第四节 滴虫性阴道炎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滴虫阴道炎的病因、传播方式、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防治。 【教学时数及形式】 课堂授课0.5学时 【教学内容】

一、介绍滴虫性阴道炎的传播方式。

二、重点讲授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表现、典型白带特征、方法诊断。 三、重点讲授滴虫性阴道炎的治疗方法、治愈标准及治疗中的注意事项。 四、根据滴虫的生活习性和传播方式,介绍滴虫性阴道炎的防治。

第五节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病因、传播方式、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防治。 二、掌握滴虫性阴道炎和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鉴别诊断。 【教学时数及形式】 课堂授课0.5学时 【教学内容】

一、介绍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病因和传播方式。

二、重点讲授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表现、典型白带特征和诊断方法,并与滴虫性阴道炎相比较。

三、重点讲授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治疗方法及复发病例的治疗。 四、讲授滴虫性阴道炎和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鉴别诊断。

第六节 细菌性阴道炎

【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了解细菌性阴道病的病因。

二、熟悉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教学时数及形式】 课堂授课0.5学时 【教学内容】

一、简单介绍细菌性阴道病的病因。

9

二、一般介绍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法。

第七节 萎缩性阴道炎

【教学目的与要求】

熟悉萎缩性阴道炎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教学时数及形式】 课堂授课0.5学时 【教学内容】

讲授萎缩性阴道炎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第八节 婴幼儿外阴阴道阴道炎

【教学目的与要求】

熟悉婴幼儿外阴阴道炎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教学时数及形式】

自学

第二十七章 宫颈炎症 【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熟悉宫颈炎的概念、病因和病原体、临床表现。 二、掌握宫颈炎的诊断和治疗。

【教学时数及形式】 课堂授课0.5学时 【教学内容】

一、介绍宫颈炎的新概念、病因和病原体、临床表现。

二、重点介绍宫颈炎的诊断(两个特征性体征、白细胞检测、病原体检测)。 三、介绍宫颈炎的治疗。

第二十八章 盆腔炎性疾病及生殖系统结核

第一节 盆腔炎性疾病

【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熟悉女性生殖器的自然防御功能。

二、了解引起盆腔炎症的病原体、致病特点、感染途径和高危因素。

三、掌握盆腔炎的病理、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 四、了解盆腔炎性疾病的后遗症及其发生的原因。 五、掌握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表现和处理。 【教学时数及形式】 课堂授课1.5学时 【教学内容】

一、讲授女性生殖系统的自然防御机制。

二、讲授引起盆腔炎症的病原体、致病特点、感染途径和高危因素。

三、介绍盆腔炎的病理、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 四、介绍盆腔炎性疾病的后遗症及其发生的原因。 五、讲授盆腔炎性疾病的后遗症临床表现和处理。

第三十章 宫颈肿瘤

【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了解子宫颈癌的病因和病理。

二、掌握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概念、临床意义和处理原则。 三、熟悉宫颈癌的临床表现、转移途径和分期。 四、掌握宫颈癌的早期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教学时数及形式】 课堂授课1.5学时 【教学内容】

一、一般介绍子宫颈癌的国内外的流行病学、与宫颈癌发病有关因素。

二、详细讲授子宫颈癌的组织发生学、上皮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早期浸润癌的病理变化。

10


《妇产科学》教学大纲(新)(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体外循环实施流程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