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学》教学大纲
(供预防医学专业用)
【前言】
本教学大纲依照教育部高教司和卫生部科教司规定的五年制教学计划,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统编的第七版全国高等医学院校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教材为蓝本,经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妇产科教研室研究制定。授课对象为预防医学专业本科五年制,毕业后主要从事预防医疗工作的学生。
【教学时间分配】 章 节 内 容 讲 授 见 习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绪论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妊娠生理 妊娠诊断 产前保健 正常分娩 分娩镇痛 正常产褥 流产 早产 妊娠期高血压病疾病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异位妊娠 胎盘早剥 前置胎盘 胎儿宫内窘迫 妊娠合并心脏病 妊娠合并急性肝炎 妊娠合并糖尿病 妊娠合并性传播疾病 产后出血 产褥感染 妇科病史及检查 非特异性外阴炎 前庭大腺炎 前庭大腺囊肿 滴虫性阴道炎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萎缩性阴道炎 细菌性阴道炎 婴幼儿外阴阴道炎 宫颈炎症 盆腔炎性疾病 1
自学 1 1 1 1 1.5 3 自学 1 1 0.5 1 0.5 1 1 1 0.5 1.5 1 1 1 1 0.5 自学 自学 自学 自学 0.5 0.5 0.5 0.5 自学 0.5 1.5 1.5 1.5 1.5 1.5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五章 第三十六章 第四十一章 合计 宫颈肿瘤 子宫肌瘤 子宫内膜癌 卵巢肿瘤 卵巢上皮性肿瘤 卵巢非上皮性肿瘤 功能性子宫出血 绝经综合考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 计划生育 2 1 1 1 自学 自学 2 0.5 1.5 1 38 6 第一章 绪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了解妇产科学的范畴、特点及近代进展。 二、妇产科学的学习方法。 【教学时数及形式】 自学。
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女性内、外生殖器的解剖及其功能并了解与邻近器官的关系。 二、内外生殖系统的血管、淋巴及神经的分布。 三、女性骨盆的形态分类 四、了解盆底和会阴的结构
【教学时数及形式】 课堂授课1学时 【教学内容】
一、讲授外生殖器的各组成部分的解剖和功能。
二、重点讲授内生殖器各组成部分,包括阴道、子宫及其周围韧带、输卵管、卵巢的解剖和功能。介绍内生殖器的血管和淋巴管的流经方向,及其邻近器官。
三、讲授女性骨盆的组成部分,包括骨盆各平面的分界,骨盆轴线、形态特点和分类。
第三章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了解妇女一生中六个阶段的生理特点及月经的基本定义和概念。 二、掌握卵巢功能及其周期性变化。
三、掌握女性激素的生理作用,了解性激素的合成、分泌、代谢、作用机理。 四、掌握月经周期的调节机制。
五、掌握子宫内膜及生殖器其它部位的周期性变化。 六、了解其它内分泌腺对月经周期的影响。 【教学时数及形式】 课堂授课1学时 【教学内容】
一、介绍妇女一生中各时期的生理特点。
二、讲解卵巢内卵泡的发育、成熟、排卵、黄体形成和闭锁的过程。详细讲解卵巢分泌的性激素及其
生理作用。一般介绍性激素的合成、分泌、代谢和作用机理。
三、重点讲解卵巢性激素对生殖器官的作用,生殖器官的性激素的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变化。 四、重点讲解下丘脑、垂体和卵巢的神经内分泌轴对月经周期的调节机理。
2
五、了解 肾上腺皮质、甲状腺及胰腺对女性生殖系统的影响。
第四章 妊娠生理
【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了解配子从受精到胚胎的发育、输送与着床的过程。 二、熟悉受精、着床、蜕膜的概念。
三、重点掌握胎盘的形成、结构和功能,胎膜、脐带、羊水等胎儿附属物的形成及其功能。
四、掌握妊娠期间母体生殖系统、乳房、循环系统、血液系统和泌尿系统的生理变化,熟悉其它各系统的变化。
【教学时数及形式】 课堂授课1学时 【教学内容】
一、介绍受精和受精卵的发育和着床过程。
二、重点讲解胎盘结构和功能,胎膜、脐带等其它胎儿附属物的形成及其功能。 三、介绍羊水的来源、代谢、容量、成分和功能,介绍羊水容量的临床意义。
四、重点讲解母体孕期生殖系统、循环系统、血液系统和泌尿系统的特点,以及与妊娠合并症的关系。 五、胚胎、胎儿发育特征及胎儿生理特点略作介绍或自学。
第五章 妊娠诊断
【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 掌握早期妊娠的诊断方法。
二、了解中期及晚期妊娠的诊断方法。 三、掌握胎产式、胎先露和胎方位的定义。 【教学时数及形式】 课堂授课1学时 【教学内容】
1. 详细讲解早期妊娠的诊断方法及原理,包括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包括HCG测定、黄体酮试验、基础体温测定及超声的检查和应用。
2. 一般介绍中期及晚期妊娠的诊断方法,包括临床表现、超声检查、胎心音听诊、胎儿心电图等。 3. 重点讲解胎产式、胎先露和胎方位的定义,一般介绍各种胎方位的种类及其判断方法。
第六章 产前保健
【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了解产前检查和建立围产医学的重要意义,了解孕妇孕期监护方法。 二、掌握围生期的定义。
三、掌握产前检查的方法(四步手法、骨盆测量等)。 四、掌握评估胎儿健康的技术。
五、了解孕期营养、孕产期合理用药原则和妊娠期常见症状及其处理方法。 【教学时数及形式】 课堂授课2学时,见习1.5学时 【教学内容】
一、介绍孕妇监护内容(产前检查的时间、首诊和复诊的内容)。 二、讲授围生期的定义。
三、介绍产前检查的基本内容和方法,具体方法在见习课讲解(四步手法、骨盆测量等)。 四、详细讲授评估胎儿健康的技术。 【自学内容】
孕期营养、孕产期合理用药及孕期常见症状及其处理。
【见习内容】带教老师结合产妇讲解产前检查内容、产前检查的具体方法(如何询问病史,示范体格检查、填写围产保健卡,介绍孕妇孕期管理方法),使同学们学会询问产科病史、推算预产期,学会四步触诊法确定胎方位、听胎心音,并进行骨盆测量。
第七章 正常分娩
3
【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了解分娩的动因。
二、掌握决定分娩的四因素。 三、掌握枕先露的分娩机转。
四、熟悉分娩的临床经过和产程的处理。 五、了解分娩镇痛。
【教学时数及形式】课堂授课3学时,见习1.5学时 【教学内容】
一、简单介绍分娩的动因。
二、重点讲解决定分娩的四因素 ,强调四者间的辨证关系。
三、以枕先露为例,讲解分娩机转,说明胎儿在通过产道时为了适应产道的形状和大小变化所进行的连续动作。
四、细讲解分娩的先兆征象,临产的诊断及产程的分期。 五、一般介绍三个产程的临床经过及处理。 【自学内容】
分娩镇痛
【见习内容】
利用模型操作,或观看录象等其他形式教学方法,了解分娩机转和分娩的处理。观看接生过程或正常分娩录象(详见见习大纲)。
第八章 正常产褥
【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产褥期的定义。
二、熟悉产褥期内产妇生殖、乳房及其他系统的生理变化。 三、了解有关正常产褥期的临床表现、处理及保健。 【教学时数及形式】 课堂授课1学时,见习1.5学时 【教学内容】
一、讲授产褥期的基本概念。
二、讲授产妇在产褥期泌尿、循环、内分泌系统、生殖和有关器官如子宫、乳房等的生理变化、临床表现、处理、保健。 【见习内容】
见习课讲解产褥期处理、产褥期保健、母乳喂养。
第九章 妊娠时限异常
第一节 自然流产
【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了解自然流产的病因。 二、掌握自然流产的定义。
三、掌握自然流产的不同发展阶段的临床表现和处理。
四、熟悉几种特殊情况流产的临床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及其处理原则。 【教学时数及形式】 课堂授课1学时 【教学内容】
一、介绍流产定义和常见原因和病理变化。
二、详细讲授自然流产不同阶段的临床表现和处理。
三、详细讲授稽留流产、习惯性流产、感染性流产等几种特殊情况流产的 临床表现、诊断和处理。
第二节 早 产
4
【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早产的定义。
二、了解早产的病因、临床表现和诊断。
三、掌握早产对新生儿的不良影响,掌握早产预测和防治方法。 【教学时数及形式】 课堂授课0.5学时 【教学内容】
一、介绍早产的定义。
二、介绍早产的病因、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
三、介绍早产对母儿的影响,尤其对新生儿的影响。 四、详细讲解早产的预防和处理(宫缩抑制剂的使用)。
第十章 妊娠特有疾病
第一节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了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概念、发病原因及有关的发病因素。
二、掌握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理生理变化(包括主要脏器的病理生理变化)及对母儿的影响。 三、掌握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分类、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处理。 四、了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预测方法和预防措施。
五、掌握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治疗原则、药物治疗的方法。 六、掌握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扩容治疗、利尿治疗的适应症。 七、掌握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终止妊娠的指征。 八、掌握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症的预防。 九、了解HELLP综合征的概念和诊断。 【教学时数及形式】 课堂授课1学时 【教学内容】
一、一般介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有关病因和发病机理的几种学说。
二、重点讲授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基本病理变化及分类。 三、根据其病理变化基础,重点讲授各类型和不同程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表现,包括症状及体征。重点讲解如何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其眼底检查、心电图等辅助检查方法来确定诊断,并重点讲授鉴别诊断要点。
四、介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主要并发症,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母体与胎儿的影响。
五、根据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理生理变化,一般介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预防和防治措施及意义。 六、重点讲授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治疗原则、药物治疗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七、介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症的预防。 【自学内容】
介绍HELLP综合征的概念、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第二节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了解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病因。
二、了解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特点、对围产儿的影响、诊断和处理。 【教学时数及形式】 课堂授课0.5学时 【教学内容】
一、介绍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病因。
二、重点讲授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对母儿的影响、诊断和处理。
第十一章 异位妊娠
【教学目的与要求】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