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师:除了旦行,生行也是京剧中一个重要的行当,同学们可知道生行又包括哪些门类呢?
(2)师生交流:“生”一般指男性角色,表现庄重,人物外形装扮大多清秀俊雅。年龄较大中老年为老生也叫须生,青少年男子叫小生,擅长武艺的叫武生,另外还有娃娃生。
下面我们将欣赏著名老生表演艺术家马连良表演的,《空城计》中诸葛亮的唱段《我正在城楼观山景》。
(3)学生简述《空城计》故事情节。
(4)完整聆听由生行京剧大师马连良演唱的《我正在城楼观山景》,并思考:这段唱腔表现了什么内容?此唱段的节奏、速度是怎样的?演唱者的嗓音有什么特点?
(5)师生交流总结——老生在剧中注重演唱和细腻表演,演唱时用真声,此唱段字韵和谐,节奏明快,一气呵成。唱词刻画了诸葛亮沉着冷静、机智迎战的军事家的风度。
(6)边打板边跟随老师模仿演唱唱段前两句,体会唱腔的特点与情绪。
(7)师简介马连良:马连良是20世纪较具影响力的京剧大师,与余叔岩、高庆奎、言菊朋并称前“四大须生”;后三人去世,他又与谭富英、奚啸伯、杨宝森并称后“四大须生”。他兼蓄各派之长,改革传统老生唱腔,20世纪30年代将月琴移到乐队前列,与京胡协奏,加强唱腔力度,逐步创立起柔润、潇洒的“马派”艺术。其演唱流利、舒畅,雄浑中见俏丽,深沉中显潇洒,奔放而不失精巧,粗狂又不乏细腻。代表剧目有:《借东风》《群英会》《甘露寺》《海瑞罢官》等。
《驸马爷近前看端详》
(1)师:京剧中的净和丑角在脸上都勾勒有图案,因此它们分别又俗称“大花脸”和“小花脸”。其中, 净角一般扮演品貌或者性格有特点的男子。接下来我们欣赏一段净角的表演,看看净行是怎么通过他的唱腔和表演来表现人物性格的?
(2)欣赏净角唱段《驸马爷近前看端详》
(3)师生总结净角唱腔、表演特点:在京剧中净角大多扮演将军、神化人物或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虽有文武善恶之分,但在性格气质上都近乎粗犷、奇伟、豪迈,因而在演唱上要求用真声演唱,音色宽阔洪亮,动作造型也要求粗线条,顿挫鲜明,以突出扮演人物的性格和声势。
(4)配合动作,模仿演唱最后一句“咬紧了牙关你为哪桩”,感受、体验净角的唱腔与表演风格。
3.聆听与思考
聆听六个唱段,辨别角色的行当。
唱段一:《包龙头打坐在开封府》(选自《铡美案》) 唱段二:《猛听得金鼓响》(选自《穆桂英挂帅》) 唱段三:《这一封书信来得巧》(选自《定军山》) 唱段四:《趁夜晚出奇兵》(选自《奇袭白虎团》) 唱段五:《猛志在胸催解缆》(选自《文成公主》) 唱段六:《军民鱼水情》(选自《沙家浜) 四、课堂总结
京剧,作为国粹,迄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它以其丰富多彩的声腔艺术、纷呈多变的表演形式、流派众多的文化底蕴,集中展示了中国民族文化的独特神韵,称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鲜活载体。希望同学们能走近它、喜欢它、欣赏它。
梨园风采教案 课 题:梨 园 风 采 教学年级:八年级(1)班 教学内容
欣赏京剧《海岛冰轮初转腾》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两段唱腔的欣赏过程中,感受京剧艺术中不同行当在京剧中的唱腔魅力,及培养学生逐步喜爱京剧艺术的内心情感。
2.过程与方法
借助教材内容,结合课外资料,通过聆听、体验、思考的学习方式,初步了解两个经典唱段的艺术特点。
3.知识与技能 (1)认识四大名旦
(2)通过欣赏《海岛冰轮初转腾》 《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这两个经典唱段,了解梅兰芳这位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欣赏歌曲《粉墨人生》,思考歌曲中所唱的是哪种艺术形式? 生:京剧 二、新课教学
教师: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我国的梨园风采——京剧,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页,结合课本我们来了解京剧的诞生与发展。
京剧形成于清代光绪年间的北京,故名“京剧”。
它起源于四大徽班(三庆、四喜、和春、春台)相继进京,结合当时流行的昆曲、秦腔、汉剧等,并结合北京地方方言,标志着京剧的形成。
在发展过程中,程长庚、张二奎、余三胜贡献突出,被称为“老生三杰”。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也是综合性很强的舞台表演艺术,它融汇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雕塑等多种类。
教师:从图片上可以发现京剧服饰有什么特点? 学生:华丽、颜色鲜艳、刺绣精美
教师:很好。京剧服饰首要特点就是华丽,材质一般用绸缎,刺绣精美,视觉效果好。 常用的道具:刀、枪、剑、马鞭等。头饰也是很精美、华丽。(图片展示)
教师:了解了京剧的服饰与道具,就不得不说京剧行当。京剧可分为四大行当:生、旦、净、丑。
生:老生、小生、武生等(男性角色)
旦:老旦、青衣、花旦、武旦、刀马旦(女性角色) 净:花脸、架子花脸、武花脸 丑:文丑、武丑
教师:通过图片的展示,可以发现京剧的妆容与平时我们所见到的大不同。京剧化妆。是我国传统戏曲的一种独特的化妆艺术,它在深厚的生活基础上,以庄重而富有夸张的图案和鲜明斑斓的色彩,对人物形象进行艺术造型。
教师:京剧形成后,后人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革新,此后才人辈出,以四大
名大为主要代表人物。同学们知道四大名旦是哪些人?
学生:梅兰芳等
教师:介绍梅兰芳。了解了梅兰芳,就让我们一起见识他是如何演绎女性的柔美情怀。欣赏《霸王别姬》中的《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叙述该唱段的音乐特点和情绪》
学生:节奏平稳、速度缓慢、感情凄凉
教师:回答的很好。该唱段节奏较平稳、速度缓慢、色彩凄凉,抒发了角色内心的忧虑和惆怅。
教师:欣赏完视频,我们请同学们上来学学京剧中的一些手势及亮相。(旦角和生角)学完这些手势,让我们一起欣赏以《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改编舞蹈《江山美人》,这是经典唱腔与舞蹈的结合,并以京剧脸谱面具为主要表演道具,来展示项羽与虞姬的经历。
教师:贵妃醉酒者故事相信大家都听过,接下来欣赏《贵妃醉酒》选段《海岛冰轮初转腾》,并说说表现了怎样的情绪。
学生:哀怨
教师:音乐华丽委婉,表现杨玉环自怨自艾的惆怅心情,这样的唱腔就是四平调。 教师:梅兰芳不仅在中国上具有代表性,对日本的影响也很深厚。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图片是日本漫画家田宏的《武神戏曲》,这部漫画以梅兰芳为灵魂人物。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日本漫画家是如何用读图书时代最流行的方式,诠释地道中国韵味文化——京剧。
总结
京剧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它的声腔艺术丰富多彩,表演异彩纷呈。希望同学们了解它,喜欢它,欣赏它。
《儿行千里母担忧》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儿行千里母担忧》。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与策略、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步骤向大家详细地讲解我对这节课的安排。
一、教材分析
《儿行千里母担忧》是京剧《三家店》中秦琼的一个唱段,是秦琼在投店前想念母亲和朋友而唱的。此段与《玉堂春》中的那段“女起解”齐名,又名“男起解”。
这是一段“西皮流水”唱段,该唱段不仅节奏鲜明,唱词写得也富有人情味,体现了中华传统美德。尤其是“舍不得老娘白了头,娘生儿连心肉,儿行千里母担忧,儿想娘身难叩首,娘想儿来泪双流”,通俗易懂,容易学唱。
二、说教学目标:
1、能跟随范唱演唱《儿行千里母担忧》,掌握有板无眼的节拍特点,并能背唱其中的片段,进一步感受京剧唱腔的特点、韵味与特有的魅力,乐意参与唱、演、节奏、编创等实践活动。
2、乐意聆听京剧和其他戏曲选段:听赏器乐曲《夜深沉》,熟悉京胡的音色,初步了解唱腔与器乐曲牌是戏曲音乐的主要组成部分:听赏锡剧唱段《双推磨》,理解地方戏音乐与当地方言与民歌关系密切,能尝试比较锡剧与京剧音乐风格上的区别。
3、结合竖笛练习,了解越剧典型基本曲调,能够流畅的演奏《尺调》 教学重点:能演唱京剧片段,感受戏曲音乐的魅力
教学难点:背唱京剧片段,流畅的演奏《尺调》 教学准备:钢琴、光碟、竖笛
三、学情分析
现在的学生,对流行音乐,流行歌手非常追捧,导致中国最传统的音乐文化京剧慢慢地淡出学生的生活。学生们对音乐的理解仅仅在于表面。他们不了解中国国粹京剧的由来,唱腔,伴奏等。一谈到京剧,学生会觉得那是老一辈的人去听的,跟他们的生活相隔太远,跟不上社会的发展,太老土。本堂课通过听,唱,做,演,让学生在切身的体验过程中感受京剧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学唱京剧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对京剧热爱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