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课外阅读训练题目及答案讲解(3)

2025-08-08

(十一) 这个人重要不重要

我有一个朋友,因为与同事交恶,几乎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以至于家庭生活与工作都大受影响,最后他选择了辞职。

我问他“:如果不是那个人,你会留下来吗?”他回答“:当然,这工作我很喜欢。但是我恨透了那个家伙,只要他在那里一天,我便觉得有如芒刺在背,只能离开。”

“你为什么要让他成为你生命的重心?”被我这么一问,他顿时哑口无言。

一位老师将学生分组,12个人一组。其中一个学生请求老师给他换组,老师问“:为什么?”

学生说:“因为我很讨厌其中的一个人。”

老师同意了他的要求,不过老师问道:“这个组的其他成员你也讨厌吗?”

学生说:“不会啊,都挺喜欢的。”

老师说“:那这个人在你生命中重不重要?” 学生答“:不重要,讨厌死了!”

老师说“:但是10个好朋友留不住你,你却为了他一个人离开。你说,这个人重不重要呢?”

对立的关系有时要比爱的关系来得更深沉,恨一个人要比爱一个人付出更多的情感。你若一直处于跟某个人的抗争中,慢慢就会失去自己;当你把整个焦点都集中在那个人身上时,他就涵盖了你的整个世界,成为你生命的重心。

这样的结局,你愿意吗?

1. 标题中的“这个人”指的是 2. “他”为什么选择离职?

3. 写老师将学生分组的故事,目的是什么?

4. “恨一个人要比爱一个人付出更多的情感。”你能用本文的例子来说明吗?

5. 读完全文,你觉得“他”会不会做出新的选择?要说明理由。

6. 根据意思找出相应的词语

A 遇到一个不喜欢或讨厌的人 ( ) B 形容坐立不安,像忙和刺在背上一样。( ) C 两者对立,像水和火一样不相容。 ( )

11

(十二) _____________

竹子是平凡的,然而,竹子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竹子全身是宝:竹竿既是建筑的材料,又是造纸的原料;竹皮可以编织竹器;竹沥(lì)可供药用;竹笋味道鲜美,助消化,防便秘。翠竹真不愧是“绿色的宝矿”。 竹子是伟大的,它具有顽强不屈的品格。自古至今 它和松 梅被人类誉为 岁寒三友 历来竞相为诗人所题咏,画家所描绘,艺人所雕塑,游人所向往。当春风还没有融尽残冬的余寒时,新笋就悄悄地在地下萌(méng)芽了。春风一过,它就像一把利剑,穿过顽石,刺破硬土,脱去层层笋衣,披上一身绿装,直插云天。酷暑它不怕,秋风吹不落。秋去冬来,迎风斗寒,经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充分显示了竹子不畏困难,不惧压力的强大生命力,这是一种人们看不见而确实存在的品格。

我想,竹子的品格体现的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吗?作为我们每一个人,需要的不也是这种精神吗? 1.这篇短文的题目:《____________》(1分)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在原文中能找到的就写原文中的。) (2分) 平凡( ) 品格( ) 不畏( )(2分) 3.在文中的四个空白处里加上标点符号。(1分)

5.“岁寒三友“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6.文中把竹笋比做____________,目的是为了突出竹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历四时而常茂”,“四时”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8.选择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2分)

“息息相关”的“息”意思是( ) “自强不息”的“息”意思是( )

①呼吸时,进出的气 ②消息 ③停止 ④休息 ⑤利息 9.作者为了说明竹子全身是宝,他分别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妙用。(2分)

10.“作为我们每一个人,需要的不也是这种精神吗?”

“这种精神’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1.这篇短文写了竹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重点写了竹子的

_____ ___。作者写竹子的目的是为了借歌颂竹子的品格,歌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用“ ”画出本文的一个反问句,并把它改成陈述句。(1+2分) 陈述句:

12

阅读答案

1一块625欧元的树皮

2. 克雷斯蒂交通事故造成哪些损失? ① 小汽车当场报废 ② 自己严重脑震荡。

③ 擦破树皮赔偿625欧元。

4 德国林业部门为什么这样郑重其事地对待一棵被擦伤的大树?

答:因为树也有生命,交通肇事者要为伤及到的任何生命负责。 5 付费帐单一共有哪几项?你看出了德国林业部门工作什么特点?

① 树皮伤害费 受损树皮清理费 见习费 医药费

② 看出他们严肃、认真、细致、及时的特点。 4.下面对几个词语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② ) ① “郁郁葱葱”形容这棵受伤的树依然长得苍翠茂盛。

② “鸡毛蒜皮”形容事情小而多,实在忙不过来。 ③ “匪夷所思”形容德国树也是生命的理论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的。 5 读完短文,你有什么感想?

德国法律对树木的爱护令人感动,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2 王元用数学知识买瓜

2.练习上下文,解释词语

十拿九稳: 比喻很有把握 绝活儿: 最拿手的本领 3.王太太买西瓜想买小的,因为 小西瓜便宜,一块钱一个。 4.普通人买西瓜,是凭感觉,王元先生是数学家,他主张买那个大的,有两个原因。

① 大瓜容量大 ② 大瓜表面积小 6 当王元先生胸有成竹决定买大西瓜时,王太太是什么表现?魏师傅是什么表现? ① 王太太说:“头疼,我不算了。” ② 魏师傅看得目瞪口呆 5 本文围绕 买西瓜 写数学家王元在生活中的与众不同。

3 雕塑一般的姿势

1.先给带点字注音,再解释词语意思

猝发( ) 突然发生 潸然( ) 流泪的样子 颓然( ) 形容败兴的样子 昭示( ) 明白地表示或宣布 弥留( ) 病重快要死了 2.在文中找反义词

挺拔如松( 颓然如泥 ) 重于泰山( 轻于鸿毛 )

13

站有站相( 坐有坐相 )

3.“最让人惊心动魄的,则是母爱的姿势”,为什么不用“母亲的姿势”

答:因为母亲的姿势可以有多种多样,但是火灾发生时,紧紧地蜷曲着上肢护着怀抱中的孩子,没有爱是做不到的。

4. 短文说“所有的姿势都昭示着人的状态和人的境界”。这句话怎么样理解?

意思是:一个人的姿势明确地表示出这个人的精神状态和思想。 5. 按照上面的理解,我们说化学家雕塑般的姿势昭示着对化学实验的 一丝不苟 母亲的“姿势”则是 母爱的象征。 6.下面词语运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 :“惊心动魄“是形容母爱的姿势使人感受至深,震动大。

B “义无反顾“表现出母亲不因大火烧身二退缩由于的精神。 C “潸然泪下“ 反映消防官兵为母爱的姿势而悲痛的心情。

4沙子和泥土

1. 中国有一句老话说“是金子总会发亮的,”找出短文中和它意思相近的一段话。

如果你能努力使自己成为一颗闪光的金子,谁又能埋没你呢

2.“沙里淘金”是一个成语,意思是 从沙子里淘出黄金。比喻费力大而成效少。也比喻从大量的材料中选取精华。 3.填写近义词

安逸( 悠闲 ) 埋没( 埋藏 ) 淘洗( 清洗 ) 骄傲( 狂妄 ) 告诫( 劝诫 ) 感叹( 感慨 ) 自高自大( 自傲自 ) 沙里淘金( 浪里淘沙 ) 4.用横线划出表明本文中心的句子

孩子,当你与大地融为一体时,你就是大地的一部分了 5.下面三个疑问句中,与其他两个都不同的一句是( A )

A 你为什么埋没我呢? B 谁又能埋没你呢 C 谁又能发现我呢 6.找出文中对应的句子。

一粒黯然无光的沙子 一颗闪光的金子

7.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答案,对的打上“√”

安逸(miǎn yì ) 狂(妄 忘)自大 黯(hēi àn)然无光 告(诫 戒) 埋没(mò méi) (志 自)高自大

5小牛和老骡子

4. 小牛两次装病,第一次是 因为耕作相当辛苦,为了得到休息 第二次是 为了偷懒 5. 小牛装病不耕田,却一再询问“老家伙说我什么了?”老家伙是谁?一再询问表明了什么?

“老家伙”指 老农夫

一再询问,表明 小牛有点担心后果,心里布踏实

14

6. 短文中出现了骡子、牛,他们都是农村更添的力畜,还有一样你知道是什么吗? 马 4. 老骡子和小牛的差距在哪里?

老骡子勤劳、能吃苦,很有责任心,小牛懒惰,装病,说明它太过于精明。 5“他停下来和屠夫说了好长时间的话。”屠夫是干什么的?老农夫和屠夫说话,意味着什么?

屠夫是专门宰杀牲畜的。意味着小牛有危险了,不要再偷懒,否则会被害了。 6.最后一句破折号的用处是 A

A 解释说明 B 话题突然转换 C 声音延长

6 你杀死了贝多芬 7. 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健全: 本文指强健 没有缺陷 叫屈: 诉说收到的冤屈 怔住: 愣住了,呆住了。 探讨: 研究讨论 8. 为什么称贝多芬的母亲是“可怜的母亲”?

因为她自己有病在身,生了那么多残疾孩子,所以?? 3.“我”为什么选择“让女人放弃生下这个孩子”?用“——”划出有关的句子。 想想都太可怕了,若是再多一个残疾孩子,真不敢想象这个女人怎么能承受得住! 4.女儿“建议她生下来”是 给予这个可怜的母亲多一点儿希望

你觉得这个女儿是一个 善良 有爱心 的小孩。

5. “给予这个可怜的母亲多一点儿希望—她已经有了那么多的残疾孩子,万一这是个非常健康的孩子呢?”本句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 B )

A. 表示话题转移 B 表示解释说明

7心底盛开一朵花 1.“待”有三种解释,“迫不及待”的“待”选择第( A )种

A 等,等候 B 对待,招待 C 将,要

2.“我”有那种尴尬和狼狈“是因为 乘车没带公交卡,身上没有零钱 9. 一位外地老太太为什么替我投进一元钱?用“——“画出有关句子。

三年前,我第一次到城里坐车时,不知道要投币,身上也没有零钱,就像你现在的样子,是一位好心的姑娘帮我投了一块钱。今天我正好有机会还了一份情。 10.老太太教“我“怎样还她一元钱?用” ”画出有关句子。

下次,如果你在车上遇见像你一样的粗心人,替他投一块钱,就算你还我了, 11.本文实际写了三次投币;

三年前 好心的姑娘帮老太太投了一块钱 今天 好心的老太太为“我“投了一块钱 将来 “我“要为像自己一样粗心的人投一块钱

15

8 这个人重要不重要

标题中的“这个人”指的是 所恨(讨厌)的人 “他”为什么选择离职?

答:因为他与同事交恶,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所以选择离职。 写老师将学生分组的故事,目的是什么?

目的是告诉我们不能因为一个人而离开 “恨一个人要比爱一个人付出更多的情感。”你能用本文的例子来说明吗?

“他“与一个人交恶而放弃了很多喜欢的工作(或:因为一个讨厌的同学而离开十

个”蛮喜欢“的同学) 读完全文,你觉得“他”会不会做出新的选择?要说明理由。

答:会留下来,因为文中所举学生分组的例子有说服力(本题可自由回答,但一定要说

服理由) 6. 根据意思找出相应的词语

A 遇到一个不喜欢或讨厌的人 ( 水火不容 ) B 形容坐立不安,像忙和刺在背上一样。( 芒刺在背 ) C 两者对立,像水和火一样不相容。 ( 交恶 )

9 竹子 1.这篇短文的题目:《_竹子赞》(1分)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在原文中能找到的就写原文中的。) (2分) 平凡(伟大 ) 品格(品质 ) 不畏(不惧 )(2分) 3.在文中的四个空白处里加上标点符号。(1分) , 、 “ ”

5.“岁寒三友“是指_松___、__竹______、_梅_______(1分)

6.文中把竹笋比做__一把利剑__,目的是为了突出竹笋_顽强不屈的精神。 7.“历四时而常茂”,“四时”指_春天、夏天_、秋天_、冬天_。 8.选择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2分)

“息息相关”的“息”意思是( ① ) “自强不息”的“息”意思是( ③ )

①呼吸时,进出的气 ②消息 ③停止 ④休息 ⑤利息

9.作者为了说明竹子全身是宝,他分别写了_竹竿_、_竹皮_、竹沥_、_竹笋_的妙用。(2分)

10.“作为我们每一个人,需要的不也是这种精神吗?” “这种精神’指的是_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精神。。(2分)

11.这篇短文写了竹子的__用途_、___品格_两个方面,重点写了竹子的品格。作者写竹子的目的是为了借歌颂竹子的品格,歌颂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精神_ 。

16


四年级语文课外阅读训练题目及答案讲解(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第2章 单片机的硬件结构(附答案)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