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台变压器可采用如下接线形式,如下图:
1
10kV中心开闭所可采用如下接线形式:
2
若园区只有2个配电室,可以考虑使用如下接线形式:
3
6.4.5. 居住区配电室由区内开闭所出线供电,可采用放射式、环网式或二者相结合的供电方式。 6.4.6.
10kV侧两回进线互为备用,不允许出现高压侧合环运行方式。当10kV进线采用双电源
切换装置时,双电源切换装置应能实现自投自复功能,并满足切换时间不大于1.5s的要求,并应有可靠的电气及机械闭锁。当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且每一路10kV电源均满足100%负荷要求时,宜在10kV电源进线断路器柜及母线联络断路器柜配置自适应式备自投装置,且两路电源不允许并列运行,即任何时候两进线断路器和分段断路器只允许两台同时运行,三台断路器之间的必须具有可靠电气闭锁关系。
6.4.7. 配电室10kV 电源进线开关宜采用断路器。 6.4.8. 10kV配电室的母线提升柜应装设负荷开关。
6.4.9. 10kV配电室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配置按表6.4.10相关要求执行。 表6.4.10 配电室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配置 被保护设备名称 保护配置 高压侧采用熔断器式负荷开关环网干式<1000kVA 10/0.4kV配电变压器 高压侧采用断路器柜、配置速断、过干式≥1000kVA 流、过负荷、温度保护。 —— 柜,用限流熔断器作为速断和过流、—— 过负荷保护。 —— 自动装置 —— 1、宜采用三相、两段式电流保护,视1、具有双电源的配电装线路长度、重要性及选择性要求设置瞬时或延时速断,保护装在电源侧,置,进线侧应设备用电源自投装置;在工作电源断远后备方式,配用自动重合闸装置; 开后,备用电源动作投入,2、环网线路宜开环运行,平行线路不10kV配电线路 宜并列运行; 3、对于经低电阻接地单侧电源单回线路应配置两段式零序电流保护; 4、可能时常出现过负荷的电缆线路,应装设过负荷保护; 且只能动作一次,但在后一级设备发生短路、过负荷、接地等保护动作、电压互感器的熔断器熔断时应闭锁不动作; 2、对多路电源供电的系统,电源进线侧应设置闭5、对单相接地短路,在变电站母线上,锁装置,防止不同电源并1
应装设单相接地监视装置。 列。 配置短路过负荷、接地保护,合计保护应具有选择性。空气断路器或熔断0.4 kV配电线路 器的长延时动作电流应大于线路的计算负荷电流,小于工作环境下配电线路的长期允许载流量。 注:1..零序电流构成方式:电缆线路或经电缆引出的架空线路,宜采用零序电流互感器;对单相接地电流较大的架空线路,可采用三相电流互感器组成的零序电流过滤器;2.有效接地系统,保护装置宜采用三相配置。
6.4.10. 接在母线上的避雷器和电压互感器,应合用一组隔离开关。
6.4.11. 居住区低压配电系统可采用放射式、树干式、或二者相结合的方式。低压主干线宜采
用电缆,并根据规划一次建成,避免重复建设。
6.4.12. 0.4kV配电装置,应留有适当数量的备用回路。 6.4.13. 为公建设施供电的低压线路应设置专用回路。 6.4.14. 10kV电缆须满足额定电压、额定电流、热稳定校验。
6.5. 配电室形式、布置及相关要求
6.5.1. 供给一级负荷用电的两回路电缆不宜敷设在同一电缆沟内。当无法分开时,宜采用耐火
类电缆。
6.5.2. 电压为10kV和0.4kV配电室内,宜留有适当数量的相应配电装置的备用位置。0.4kV的
配电装置,应留有适当数量的备用回路。
6.5.3. 变压器外廓(防护外壳)与变压器室墙壁和门的净距不应小于下表的规定。
表6.5.3 变压器外廓(防护外壳)与变压器室墙壁和门的最小净距(mm)
变压器容量(kVA) 变压器外廓与后壁、侧壁净距 变压器外廓与门净距 100~1000 600 800 1250及以上 800 1000 注:表中各值不适用于制造厂的成套产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