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这一个月里,我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很多东西,接触了很多人,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也对护理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感谢这次见习,它让这次暑假变得有意义了许多。
篇8:护士实习报告
社会实践能力,可以说是我们每个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必须提升的自身素质之一,具有良好的社会实践能力、充分的社会实践经验,才能够把自己培养成合格的新世纪人才。因此,学校动员同学们利用暑期走向社会,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活动。为响应学校的号召,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在这个暑期,我来到了我县的人民医院,递交了我的社会实践活动表。
因为我所学的专业,护理部主任便将我安排到门诊部妇产科见习。我非常清楚的记得,当我踏入孕检室的那一刻,办公室所有老师向我展现的那温和的笑容,让我内心的胆怯瞬间化为云烟,也让我感受到妇产科为孕妇们营造的那种氛围是那么的温馨。
见习的第一天,我便看见了她们的工作生活,工作时认真严谨的态度,闲暇时和谐轻松的气氛。医生护士们都很友善,对待孕妇和病人也非常细心。在手术室中,我就看到了医生和护士在做手术的时候,为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而与患者聊天,让我想起了礼仪课上,老师为我们讲授的护患沟通的重要性,亲眼所见的时候,让我更深刻的认识到了护患沟通对医护工作产生的巨大作用。
当天下午,我就在手术台旁边观看医生做了四个小手术,有两个是子宫输卵管通液术,另两个是人工流产手术,医生一边做手术,一边向我讲述手术的步骤,告诉我手术所用的工具,让我知道该手术的原理和作用,虽然在手术室里站了一个多小时有点累,但也让我受益匪浅。
让我感到高兴的是,在观察了老师们做过几次电力子宫颈口环切术后,陈老师给了我一个亲身体会的机会,让我帮助她为病人做该项手术。虽然我也只是在旁边打一下下手,帮老师拿一点东西,但我还是很高兴老师能给我这样一个机会,因为在旁边帮忙时能看到、学到的东西,远比只是在旁边安静的观察时学到的东西要多得多,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只有实践过了,才能给自己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在门诊部妇产科,我不仅观看了医生的问诊过程,知道了问诊的各项程序,还学会了帮助老师们发放免费的叶酸,并且也懂得了叶酸能够预防胎儿神经管疾病导致畸形的作用。医院免费为孕妇们发放叶酸,不仅体现了医院的人性化,还为国家的优生优育政策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其实在妇产科见习期间,最让我高兴的还是在孕检室里学会了产前检查的基本步骤,也学会了如何测定生命体征之一——血压。最初来到孕检室时,我只能站在旁边看老师们为孕妇做产前检查和胎心监测。称体重、测血压、量宫高腹围、摸胎位、听胎心音,就这样一项一项的重复着,但我站在一旁并不敢动手。也许是老师看到了我那渴望的眼神,便开始教我如何使用测压计,帮助她称体重、测血压。我很开心,因为我可以动手操作了,虽然只是简单的操作,但对于我这个初到医院者却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更让我高兴的是,在我对工作逐渐熟悉后,聂老师开始教我如何摸胎位,开始我并不熟悉,因为没有手感,所以无法判断胎儿的背部、肢体与头部的位置。聂老师一直鼓励着我,并没有因为我的笨拙而批评我,而是很耐心的告诉我摸胎位的四个步骤,如何凭借手摸的感觉判断胎儿的体位,并且鼓励我多动手,才能更好的找到手感,让自己掌握胎位异常与否的知识,为自己将来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老师的鼓舞下,我的手渐渐有了感觉,虽然没有老师的那么熟练,但还是让我高兴不已。除此之外,老师还教会了我如何使用胎心检测器并能准确听出正常胎心音的位置;还教会了我如何开启供氧器为缺氧的孕妇供氧,不断丰富了我在见习期间所能够看到、学到的内容。
半个月的见习很快就在每天的忙碌中过去了,见习虽然很短暂,但它却让我学到了许多在学校、于课本中学不到的知识。它是课本知识的延伸,更是课外知识的拓展,不可否认学校动员我们走向社会、参加实践对我们的益处是很深刻的,它让我在见习期间学到更多的东西,从而更有信心的面对我的未来。
半个月的儿科实习阶段转眼即逝,时间从指缝中悄然溜走,抓不住的光阴,犹如白驹过隙。一个实习的结束同时又是另一个实习阶段的开始,准备着实习阶段又一个接力。
进入儿科科室,我从带教老师那儿了解到,儿科是个综合性很强的科室,涵盖了内科、外科的各种疾病情况。但儿童疾病的种类与成人大不同:起病急,来势凶,变化快。因此,我们护理人员要根据其疾病特点制定一系列相应的护理措施。由于儿童自身的特点以及年龄小不会或不能准确描述病情,不懂得与医护人员配合,所以儿科护理工作内容多,难度大,要求高。除基础护理,疾病护理外,还有大量的生活护理和健康教育,病情观察应细微敏锐,发现变化及时通知医生,进行救治。
了解了儿科护理工作的基本情况后,我开始投身实习工作中。在临床老师孜孜不倦的教导下,我不断汲取和探索专业知识,也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也许这些心得体会只是浩瀚大海中的水珠一滴;无垠沙漠中的沙砾一颗,但对我来说却是难能可贵的财富,就好像在广阔的沙滩上,一阵浪打来,留下无数闪闪发光的贝壳,点点滴滴都值得我去珍藏和回忆。也许这些收获相对而言是微小的,但我相信,成功是积累在每一个小小的进步之上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经过半个月的儿科实习,我又成长了许多,渐渐摆脱了学校的那份稚气,走向成熟。在“阵地”上,我学会的不止是一个护士最基本的技术,疾病的护理知识,更重要的是如何与病人家属沟通。儿科的护理对象是小孩,对于每个父母来说,最珍贵的莫过于子女了,家属以及医护人员都是本着为小孩着想的理念。除了要有精湛的输液技术,将病人的痛苦减至最轻之外,还要向病人家属做宣教,方面涉及很广,比如:饮食教育,环境,衣着,心理护理等。向家属宣教完之后,他们对我表示非常感谢,我自己心里也觉得特别欣慰,劳动成果得到赏识。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儿科护士,光有技术是不够的,我们应该充分体现出“护士”这一角色的价值,而不是像机器一样工作,更多的是要充当健康教育者和病儿知心者。我在儿科就深有体会,比如科室里比较多的血液系统疾病和肿瘤,首选化疗治疗。除了一些常规的操作外,我们还应该做好对症护理。感冒的症状是发热、咳嗽、甚至全身症状,那么我们应该做到对症护理,注意室内环境,饮食清淡,吩咐病人休息等一系列的宣教。如痰液较多,还应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给于吸痰和拍背,雾化吸入等。同时要多与家属沟通,向其介绍有关知识,如病因,主要表现等。教会家长正确拍背协助排痰的方法,指导家长正确用药,出院时做好健康指导,如合理喂养,加强体格锻炼等。在平时的实习工作中,我也经常看到带教老师向家长做宣教,这就需要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中去,这是护理工作比较高的境界,只有转述给病人家属,才说明自己真正了解书本知识,并能融会贯通,对医患双方都是有利的。两周的历练让我感触颇深,受益匪浅,对护士这一角色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护士不光是护理活动的执行者, 还是健康捍卫者和宣教者。我们应该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身体素质和交际能力,将自身所学灵活应用到工作中去,同时要有敏锐的观察力。我们用双手给病人送去温暖,每一个操作都赋予病人康复的希望,让他们看到黎明的曙光。也许我们只是送去了微不足道的关怀,但这些积累起来,就是帮助病人度过难关的诺亚方舟。
作为一名见习护士,我所能做到的也许是微不足道,但我正确认识了“护士”这一角色,充分发挥自身潜力,在往后的工作中将能力发挥到淋漓尽致,力求更好。
见习是我踏出临床工作的第一步,等待着我的是重重坎坷和艰辛,我不会退缩,而是勇敢地面对挑战!“工作”这座大山等待我无畏地攀爬!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我将前进!
我在前进!
篇9:护士实习报告
大二暑假,学校规定每位医学生进行为期10天的见习,要求的是凭着学校发给每位同学的推荐信,找到一家正规医院在护理部见习。
在进行护理见习的前期,学校护理教学部组织了一场动员会,让我们初步了解我们在见习期间该完成的任务以及我们的职责范围。老师强调到,由于我们只是医学生,不能进行一些治疗性护理操作,只能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操作,谨记,在找见习医院时可能会碰到一些困难,但不可因为这样而放弃,因为这是教学内容之一,必须要完成,毕竟也是对我们的一种锻炼,更是初次进入社会,积累社会经验的好机会,不能轻言放弃。动员会结束了,我怀着担心和期待的心情等待暑假的到来,希望在护理见习中得到
历练而变得成熟并且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实际操作经验,但在另一方面,又担心没有任何经验的我会笨手笨脚弄砸自己的第一次社会接触而已失败告终,但那种想法仅一闪而过,我以积极乐观的态度给自己打气,可以的,大家都一样没有经验,以往的学长学姐都出色地完成了见习,我也一定可以做到,相信自己可以表现得很出色,就一定可以做到。
然而,事情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找到允许见习的医院是一件大难事,本以为,我们作为见习的学生,可以免费地围医院服务,站在医院的角度来看应该是件很有利的事,因为既可以给医院繁重的事务减轻负担,因为我们些许也能帮到忙,为医院里其他职员可以减轻一些工作量,再者,年轻的学生可以给医院带去青春和朝气,给紧张的工作氛围带去一些生机,调节气氛。可是事实却并非如此,得到的答复五花八门,一声声拒绝差点击溃我的最后防线,满怀着的热情被这一盆盆冷水浇灭。去企业单位的医院,得到的答复是需要交纳学习费用,而且至少学习一个月,说十天根本学不到什么东西,回想一下,可能没向他们解释清楚见习和实习的区别。去市医院,护理部的人告诉我他们太忙,不管见习的事。某些医院明明设有教学部,却答复不接待像我们这样的学生。被无情地拒绝我却仍坚持着,告诉自己要坚强,不要哭泣,更不要放弃,因为医院有很多,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要试着找别的出路,我自己劝慰自己。这是我脑袋里突然浮现,当初在动员会时,老师有提到,试着到一些教学医院,那样成功的几率会更高,我立即开始上网查找武汉市内的教学医院,记下了交通路线,打算按照记下来的医院一家一家医院地去找,觉得这一次一定能行。我首先尝试的是某高校的附属医院,结果他们护理办公室的主任在听说我是同济医学院的学生就立即拒绝,说不可能接受,说他们学校还有自己的教学任务,更不接受个人这样找到医院的学生。不管怎样,可能是不同学校的附属医院,所站的立场不同,所以才那么干脆地拒绝吧,我心里这样想。那么其他学校的附属医院有自己的教学任务之类的事,这样接受别校的见习学生的机会不大吧,那么就尝试一下本校的附属医院看看吧,我把最后的希望这样寄托着。因为按照正规医院的分类,企业,市立,高校附属医院,这几类就只剩本校的附属医院可以给我一丝希望。而找到本校的附属医院时得到的答复是需要交钱学习,另外需要学校组织成团或队来见习,一般不接受个人,更有了解我学的是预防医学后立马表态不接受的。这时心里的失望与失落泛涌着,怎么这样,连最后的希望都破灭。回想着这些天为了找见习医院,不顾武汉这个火炉的毒辣太阳,挤公交,焦头烂额地找医院,一路向路人问路,反复思量哪些医院可找,审视自己的言语措词,对待那些接待我的人热心而又谨慎的心情却换来微笑着但无情的拒绝,心里的委屈、苦楚一下就涌上心头,但我坚持着没让自己哭泣,绝对不哭,做一个坚强的自己,不要向那些想打倒自己的困难屈服。我狠狠地对自己下决心,就算腿跑断,就算跑遍武汉市每一家医院,就算找到的医院离家是横跨武汉市的我也绝不屈服。没想到困难面前的我变得如此坚强,这样越挫越勇,这也是这次见习给我的经验,也是我的获得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