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1:苦乐交融的初三生活-
苦乐交融的初三生活-600字
升上初三,不再有初一初二的悠闲自在,不再是为了期末考而最后冲刺,不再有“还有一个学期可以努力,这个学期就暂时懒惰”的理由。初三真的就这么来了,我们用极复杂的心迎接它的到来。是兴奋?是期待?是担忧?是紧张?
大量的练习,大量的作业,大量的学习。不断地挤压着我。连呼吸都是那么急速,然后,闭上双眼,深呼吸一口后,又继续思索这道数学题的解题方法。当自己终于可以躺在床上,盖上被子时,嘴里依旧背诵政治、语文。
也因为如此,从辛苦中获得更多的,是“快乐”。正面对素未相的数学题、“一望无际”的语文文章等等,让我头疼。但是我能从中发现不一样的快乐。
我最近学了一课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文章很长,而且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自然学起来,就不禁感觉到辛苦。老师在讲课时,免不了会加快速度去分析课文,我一旦分心,哪怕是一秒钟,就会听不见老师所说的很多东西。一节课内不仅要忘却专心致志所带来的劳累和长时间带来的烦闷。或许一节课下来,真正理解到的并不多,还需要自己去理解。真正辛苦在于在没有人的帮忙下去学习。可是,每次当我放弃了课后的休息时间去学习,都要经过一番思想上的斗争,最终还是继续去学习。当完成这个学习任务后,心里不禁会有一阵成就感,这是一种“不一样的快乐”。
不只有语文,英语方面也有同感,每当学会了一个单词一篇课文,心里不免会有不一样的快乐。
这就是我的苦乐交融的初三生活。就如同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中的道理差不多,我有我的“业”,我已经做到“敬业”了,不知不觉中,“敬业”中就伴随着“乐业”,有了这样的“不一样的快乐”,让我以后的学习,更富有动力!
篇2:生活的苦乐初三满分作文
人生中有五种味道:酸甜、苦、辣、咸。有人喜欢甜,又有人喜欢辣,还有人喜欢酸。可我却喜欢苦。苦能给人带来很多快乐,说到这就有人说:“我们都是吃糖吃甜的欢乐,从来没见过有人吃苦快乐的,太奇怪了?”如果你们这样想,那么就请往下看我为什么认为吃苦快乐。
从小妈妈就教给我要吃苦,要学会吃苦,吃苦了才会体会真正的快乐。那时我不懂妈妈到底说的是什么意思,吃苦怎么会感觉到快乐呢?长大了上一年级了,我们老师也教给我们,人要学会吃苦,不吃苦就体会不到真正的快乐。并给我们解释说:“所谓的苦是学习上,不管遇到什么事情时的磨难,只要克服它,我们就知道了真正的快乐。比如:当你遇到了一道特别难的题目,怎么写也写不出来,突然有一天忽然来灵感了,把题目解出来了,这就是快乐,在解题时怎么也解不出来时不断的去思考时,这就是苦。有苦才有甜,只要你肯吃更多的苦,将来就会有“甜”来回报你。虽然现在你们在一年级不会懂得那么多道理,但是到了更高的年级你就会懂的。有一句是:不怕比你差的人在努力,就怕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要努力!”
我突然就懂了,为什么妈妈要跟我说那句话。当我放学回家跟妈妈说了这件事之后,妈妈欣慰的笑了说:“在一年级,你不需要有多努力,需要的是适应新学校的环境,但是上了更高的年级,你需要吃的苦有很多,但你不能为之退缩,要勇敢去面对它,不管是什么。”
在那以后我上了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一直到今天,我所吃的苦数不胜数,我都在勇敢的面对它。上了初中,功课更加多,“苦”这个字每天不断的出现在我脑海中,有时想去放弃它,但是妈妈却又在我耳边说:“一定要学会吃苦,勇于面对它。”于是我又鼓起勇气去面对它,战胜它。”慢慢地我突然感觉到了这种苦给我带来的东西并不仅仅是快乐了,慢慢地我又感觉到“苦”并不是一种痛苦了,它已经成为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不需要我再为它去苦恼什么了。
学习中有快乐也有苦。快乐是当你解出了一道题时,找到了志趣相投的同伴时,发现自己的潜能时……这些发自内心的愉悦都是学习中的快乐。苦是需要你遇到困难时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需要抱有自觉主动的态度去学习,只要做到这些,你将是无比的快乐。
最后,你一定要学会吃苦,能吃苦,才能体会到真正没有顾虑的真实的快乐。还是那句话:不怕比你差的人在努力,就怕比你优秀的比你还努力。
篇3:初三生活的日记作文:苦乐初三行
关于初三生活的日记作文:苦乐初三行
关于初三生活的日记作文:苦乐初三行作者/刘卓贞
6月14日阴
初三对于曾经的我来说是一种可怕的存在。传说,初三的学生面对的是恶浪般让人无招架之力的考试、超级繁重的作业、硕大的书包,与两只有蔓延到下巴嫌疑的“熊猫眼”。
当然这种“传说”有夸大现实的嫌疑,不过若是去掉一些形容词,初三生活的轮廓已经基本呈现在你眼前了。
刚刚步人初三的我,怀揣一颗紧张又十分期待的心,还算圆满地考完了第一次重要的考试――摸底考。这次考试给了我一定的信心,让我对于“传说”的紧张感有了点点的平复。于是,在开学的头一个星期,我感觉一切都好。
初三,第五门主科也露出了它的庐山真面目――化学;这门学科,接触起来并不困难。我很快对它产生了兴趣,并且让它成为了我的优势科目。多了一门主科,就意味着多了一门作业,正如前面所说的,开始似乎一切都在顺利进行,但是,多交一项作业的弊端渐渐显露出来了。
初三的第二个星期,作业量开始稳步上升;第三周、第四周,一个月过去了,作业和考试像沸水冒泡一样蜂拥而出,愈发勇猛,来势汹汹。面对这些有着向“传说”发展趋势的情况,我终于意识到,初三生活可不是轻轻松松的。
渐渐地,由于按照以前的作息安排学习,我无法保证按时完成计划的内容,每天为了完成所有的作业不得不到凌晨时才睡觉。毕竟,我不是夜猫子,时间一长,听课效率不如以前,最糟糕的是――我的成绩开始有下滑的危险!
终于有了危机感的我开始做自我分析――回家一定要先写作业,不能像原来那样先休息一会才动笔了;写作业的时候也不可以东摸摸西碰碰,一定要抓紧时间;平时在学校争取多完成些作业,这样回家学习的时间更多……分析完毕,我不禁感叹:是要抓紧啊,根本没有时间容我休闲娱乐呢!
及时的调整,让我得以稳住了成绩下滑的趋势,并且逐渐使它上升。这种上升是缓慢的,但在一段时间后,我终于掌握了主动,不再像刚开始那样成天困得睁不开眼,而是将时间以新的方式安排得游刃有余,不光按时完成每天应做的,还留出一部分富余时间让自己预习新的内容、消化当天的知识、回顾旧的课程。
第一学期的题海战术让我被迫改变了舒适懒散的学习习惯,于是改变后的我得到了不少好处。
第二学期开始了,我信心满怀又一次踏入校园,惊喜地发现这学期的作业量大大减少,不过都是留给我的自主复习时间。就在我以为初三生活可以有所放松的.时候,体育老师又扔来一排响雷――体育标准上升了!
这对于体育不好的我来说是血淋淋的当头一棒,我痛下决心――不光回家要练体育,在学校,放学后也要练!很快,我和几个同学一起在放学后冲到操场上,奋力地练习,天快黑了才回家。
初三的下学期,美术、音乐、外教……都没有了,每天到学校就是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和锻炼中去,然后带着一天的收获,回家细细消化。
看似非常累、非常枯燥,其实是可以提炼出丝丝乐趣的。累的不是我一个人,每个努力的同学都是一样的。身边还有老师、家长在鼓劲等等,想到这些的时候,心里还是特别的愉快。每天看着已经写完的作业,厚厚的笔记,成就感与自豪之情也是实实在在的。
现在的我早已从容看待初三生活,不是吗?初三生活就是这样的,虽苦尤甜。
初三就像那浩瀚无垠的学海,我便如那条小小的舟儿,在时而惊涛骇浪,时而平静无渡的学海中前行――每天都是面对朝阳,意气风发,向着成功彼岸迸发。
湖南省永兴县高亭中学0901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