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习我学到的还有一个就是团结精神,小的来说,有时候一台机器需要多人来操作,需要我们要有足够的默契,分工要明确,在生产中要协调一致。往大的来说,大家都在一间厂里面工作,本来就应该互帮互助。在实习中,同学间毫无私心的帮助,真诚的相互鼓励加油,一切分担工作的压力,更一起分享成功带来的喜悦,金工实习更象是一个集体活动,拉近我们彼此的距离,填补了曾经存在的隔阂,集体主义的魅力得到了彻彻底底的展现!
篇7:钳工顶岗实习报告
按照厂里的统一安排,遵照厂里流水线实习的相关办法,我被分配到加工车间锻钳班参加实习。车间领导遵照厂里的相关要求,结合车间实际情况,主要安排我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解实践:1、了解学习相关安全管理文件;2、学习识图的相关能力;3、了解、实践各类钻床、空气锤、锻纤机、空压机等设备的相关操作,重点实践钻床的操作;4、体验班组常规工作程序,了解车间主要工作。
围绕以上实习要求,并结合实际实习过程,我从以下五个方面对本月实习工作作一总结,由于时间相对较短,客观上由于材料专业学生对机械工作了解相对较少,所以我主要谈一些认识和体会。
一、安全工作
安全工作是我们公司重点强调的一个工作,是公司的头等大事。在实习过程中,技术科、加工车间和班组都按照实际情况分别不同程度的向我们讲解了相关的安全知识。车间主要向我们通报了车间关于安全知识管理的相关规定,着重对车间劳保穿戴、车间主要通道及杂物整理、摆放等相关工作进行了介绍,对车间安全方面的奖惩办法也进行了学习,让我对车间安全工作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在班组主要组织学习了相关机器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学习、了解班组安全确认相关工作,必须做到每天确认,每周确认,每月确认,确认到人,确认到事。在班组的学习中,使我对安全工作的认识更细化、更深刻。
通过对安全工作的学习,让我对公司安全工作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并在实习过程中认真按照相关安全规定进行工作,努力做到“三不伤害”的相关规定,把安全工作放到眼前,放到实处。
二、工作技能的学习
实习过程中,我被分配到加工车间锻钳班参加实习,主要接触了钳工和锻工两个工种。接触了台式钻床、立式钻床、摇臂钻床、空气锤、锻纤机、空压机、砂轮机等相关设备的,了解了连杆、铆杆、法兰、阴极板模、轴承座、六角套、拨锌刀等相关工件的加工过程。主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了解学习了相关工件的加工图纸,提高了自己识图的相关能力。认识到识图是加工过程的重要环节,必须重点学习,且必须耐心、细致。
2、学习利用万能分度盘及相关划线工具进行划线的相关技能。并亲自参与了法兰、连杆、阴极模等工件的划线工作。认识了分度盘、千分尺等工具在划线中的应用。
3、亲自参与了法兰、六角套等工件的打眼工作,进一步学习、实践了各类钻床的相关操作及相关安全管理规定,比如:钻前检查,钻后整理,台面严禁摆放杂物,严禁敲打,严禁戴手套操作等相关规定。同时,对相关工件的加工程序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4、了解、学习空气锤、锻钎机、砂轮机等设备的相关操作及安全规定,参与了铆杆、阳极板、拨锌刀等相关工件的加工工作。从材料学的角度,认识了相关工件所使用的相关材料、相关锻造温度(肉眼观察)及相关加工程序。
5、学习了攻丝的相关操作,并参与了轴承座攻丝工作。
在实习过程中主动参与了很多实践性的工作,对部分安全因素较大的加工工序参与较少,体会也颇多。其中也存在许多的不足,譬如,在实习过程中由于心理因素及对安全工作的过多重视,没能大量动手参与实践,对许多看似简单,实际操作却十分困难的工作,没能大量的去体会实践,存在一种眼高手低的现象。只有亲自去实践体会才会有更深刻的认识、更想去学习、去了解。
三、对班组生活的体验
班组是公司最小的生产部门,是各种管理工作的最终执行对象。公司任何决策及相关管理规定最终都在班组工作中得以体现。班组工作及班组建设的好坏也直接决定着一个公司最终的管理效果和生产效果。在班组一个月的实习过程中,对公司班组建设及相关规定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对车间、厂里和公司的管理和工作程序也有一定的认识。体会颇多,下面主要谈一些在班组生活中的一点体会。结合我们厂的实际情况,我自己理解班组工作的管理主要可以分为四个方面:1、员工的技能水平;2、员工的精神面貌;3、安全、卫生管理;4、生产效率及生产质量。
1、员工的技能水平
我们厂在职员工基本都有十年以上工作经验,相关技能水平相对较高,且公司经常开展相关技能大赛、职称评定、推荐职工参加相关培训等工作,职工的技能水平及整体素质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感觉做的很到位。最近公司又提出了针对公司员工三方面的发展规划,积极培养人才,为职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2、员工精神面貌
在工厂我们对员工的劳保穿戴、言、行规范都做了统一的规定,在公司“5S”管理、绩效考核中也又所规定,对员工的行为提出了高标准、高要求。晨训制度更是把对员工精神面貌的要求落实到思想的激励过程中,另外企业文化的建设在员工思想中也在逐渐的渗透。实习报告
3、安全、卫生管理
厂里出台了一序列的安全、卫生管理规定,在班组有每日、每周、每月的安全确认记录传统,把安全工作提高一个高度来抓,已经深入人心。
4、生产效率及生产质量管理
在工厂每个车间都配有质检技术员,并在公司近期出台的绩效考核规定中对每个工种的整个生产过程都有严格的质量及效率管理规定,并配合使用相关的奖惩措施,如果严格执行,一定能受到良好效果,逐渐趋向完美。
四、态度、角色的转变
通过一个月的班组实习,感觉在思想上体会很深,在态度和角色方面转变了许多,从心理上逐渐认识到作为学生时代在思想、言行上的诸多不足之处,逐渐的在改变以前浮躁、不切实际、轻浮的心理状态,彻底抛开了“学生”的帽子,逐渐的趋于现实,思想上不断接近实际,观念上不断的去注重实效、注重结果。不断向一个企业职工的标准去要求自己,促使自己去适应不同的角色、不同的岗位。一句话:到企业,就要脚踏实地,实实在在,一切总零开始。
五、几点参考建议
一个月的班组生活,对公司的管理及相关生产情况,仅有一点表面的认识,由于公司正处于发展并不断改革、完善的过程中,其中也有部分的不足之处,仅以我一点表面的认识就几个方面谈一点建议。
1、新制度背后的交流问题
国有企业与其它相关企业差别最大的一点就是激励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我的理解就是要让员工看到希望、看到工作背后的取得。公司也相应的建立了绩效考核、职称评定等激励制度,但是在执行过程中也有反映员工观念老化的问题。通过一个月的班组生活,我感觉大部分员工也包括大部分老员工,其实他们心理上都希望公司能建立差别较大的激励机制,有多少技术拿多少薪水,鼓励先进,淘汰落后。关键一点就是如何去执行、去体现差异?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如何能让员工真正的去理解、去接受。比如:我们刚出台的绩效考核制度,本来是好事,大家也都觉得不是不对,可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异议,问题在那?我个人理解,就在一个交流的问题,如何去让员工的思想真正的从实际的层面接受,而不是留于感性的基础上。
2、执行力的问题
感觉这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在任何一种性质的企业中都会存在。比如:公司正在做的绩效考核的制度,我们如何能够把他落到实处、如何保证考核结果的真实性,如何真正发挥考核制度的激励作用,在一个执行力的问题。
3、“学习、交流班会”的建立
所有员工和公司相关管理制度上的矛盾,都可以通过一种方式去解决,就是交流。不断的交流可以使员工真正的理解并接受公司的制度,可以不断拉进领导和员工的距离,在情感上更容易接受公司的制度。海尔实行的核心管理制度是企业在非常成熟的条件下不断形成的,我们正处于不断改制、发展中,个人理解我们需要沟通和交流。我们可以减少班组晨会内容,仅只需要分配当天相关工作任务强调相关安全事项即可,可以在每周集中召开一次“学习、交流班组会”,班会中邀请厂里相关领导轮流参加会议,和员工沟通、讨论,向员工解释公司相关管理、考核制度,积极收集员工意见,了解员工心理,从文化和思想的角度不断建立一个学习型、交流型的企业。
以上就是我一个月班组实习的一点体会,其中肯定存在不当甚至错误性的言论,望领导批评指正!
篇8:钳工顶岗实习报告
转眼间,为期x周的钳工实习就要接近尾声了。回想x周以来,有过汗水,有过失败,有过伤痛,有过微笑。正是这些五光十色的生活片断拼凑成了我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实习的第一天我们进行的是车工的训练。第一次接触这种工作,技术不熟练,特别容易出错,而且还是站着工作。一天下来,整个人都有一种强烈的崩溃感。由开始的好奇转为后来的厌烦,只是有一个极短的过程就完成了。但看着一个光滑洁净的工件从自己的手中出来,还真的很有成就感。
很早以前就听师兄师姐们说,钳工实习是最辛苦的。由于以前没有亲身体验过,还没有什么感觉,这回有了亲身体验,不得不承认钳工的辛苦了。钳工几乎完全手工操作,对工人的技术要求比较高,而且为了工作需要,也要站着进行加工。虽然操作间有空调或者电扇,但我们还常常一干就一身汗,而一身汗还没下去,另一身汗又出来了。有的同学汗水都滴到了工件上,特别辛苦。看着自己亲手做的小锤子,小启子,虽然不十分完美,但还是很欣慰。以前觉得身边的东西都没有什么了不起,用习惯了。但现在才发现,原来很简单的东西里也包含着很多的智慧与辛苦在里面。
实习完车工后,我们又接触了特种加工。通过特种加工的实习,我们了解到了几种比较先进的加工技术,而且还亲手操作或者参与其中对试件的设计加工工作,制作出了很多漂亮的工件,都被我们收为纪念品,成为了永久的回忆。
只是小时候见过工厂里面工人电焊,由于那时候被大人告之一定不要去看电焊的弧光,所以一直对电焊比较恐惧。但没想到这次实习也有电焊的内容。开始对电焊很恐惧,不敢去点火,不敢去引弧,在师傅的引导与指引下,渐渐消除了这种情绪,逐渐适应了那样的工作环境与工作方式。虽然最后的成果焊得很难看,但毕竟也见证了我战胜自我的过程,虽丑由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