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重点就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需要解决的重要体制问题提出改革目标和任务,作出决策和部署,对于决定中提出的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和新举措,以及下一步改革要涉及到的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我们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进取。要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努力使自己的认识和工作符合不断发展的客观实际。要进一步增强历史责任感和开拓创新意识,根据形势和任务发展的要求,从我国国情出发,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善于总结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经验,认真研究和吸收国外发展市场经济的有益做法,积极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有机结合的新途径新方式,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贯彻落实三中全会决定精神,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其他各方面改革,是一项紧迫工作,也是一项长期任务。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已势在必行,我行即将面临重组改制等一系列重大改革。改革是一场深刻的变革,必然涉及社会利益格局和利益关系的调整,涉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作为一名积极要求入党的同志,更要认真学习三中全会精神,不断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态度、正确的观念投身到这场改革大潮中去。 放眼神州大地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一派繁荣景象,改革开放使我们有了申办奥运会的勇气和条件。XX年年奥运会的举办权属于北京,让我们体会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综合国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
当我知道了中国共产党是怎样一个党,党员是怎样一种人,它更让我感觉到一种精神,这种精神与每一个华夏子民血脉相融;它让我洞悉到一种凝聚力,这种凝聚力蕴藏在我们民族背后,正孕育着无穷能量。党课中的每一个话题都让我兴致勃勃,甚至热血沸腾,仿佛在思辨中撞击,在顿悟中成长。经过了这么长一段时间的思考,我深深的体会到,我找到了自己的信仰,入党已经成为我的需要,我一定要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为共产主义、为祖国、为人民奉献我的全部,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崇高的无产阶级事业。
我还经常作自我批评,并深知按党的要求,自己的差距还很大,还有许多缺点和不足,如处理问题不够成熟、政治理论水平不高等。希望党组织从严要求,以使我更快进步。我将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地接受党员和群众的帮助与监督,努力克服自己的缺点,弥补不足,争取早日在思想上,进而在组织上入党。
篇2:入党积极分子个人自传10000字
入党积极分子个人自传10000字
我叫***,性别男,汉族人,政治面貌,共青团员,1986年10月15日出生,籍贯****,农民家庭出身。现就读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我的父母都是朴朴实实农民。
一九八六年的十月十五日的一个早上沐浴着改革开放的阳光,我出生在辽宁大连***的一个农村。我的父母虽都是地道的农民,但他们都受到过良好的教育,从小时候起,母亲谦虚严谨。的生活态度,父亲勤劳踏实的工作作风就深深地影响着我,教育着我。我家所在的村庄是改革开放的最早受益者,记得小时候常常听老人们讲“感谢毛主席感谢共产党”,还不懂事的我就曾问过爷爷:“共产党是谁啊”。爷爷更是笑着告诉我共产党是很多很多好人,虽然当时听不大懂,但它却在我心中埋入了成为一名共产党员的种子。那时候家里墙壁上挂着一幅祖父从军时的相片,穿着军装的祖父是那么的精神,那么的可亲。 我的祖父出生在动荡的旧中国从小就跟祖辈们一起逃荒到了我家现在所在的小农村,在战火纷飞的日子了他成为了一位红军战士,在参加完辽沈战役后回家养伤,听爷爷说那是的东北冬天子用刀子划开,小时不大懂事但是现在我知道了,革命先烈们为了新中国克服了多么大的困难做出了多么巨大的牺牲。倾听着老人们的故事,我们这些年幼的孩子心中早已然生了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之情,儿时的我们常常跨着竹竿玩警察捉小偷的游戏,所有的孩子们更是争先恐后的争做警察,买一顶警察叔叔戴的“大盖帽子”成了每一位孩子的梦想。
一九九三年的九月一日我跨进瓦房店市****的校门,也由此开始了我的学习生涯。在学校里的第一件上,就是老师为我们每一位同学颁发红领巾。并教导我们,鲜艳的红领巾是用革命先辈们的鲜血染成的,它代表着无数英雄的心血,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象征着革命的胜利。是少年先锋队的标志,只有像毛主席、周那样为革命奋斗终生的老前辈们才配戴上它;只有像钱学森、李四光那样为祖国的科学事业奉献出毕生精力的科学家们才配戴上它;只有像雷锋、王进喜那样为保卫祖国、建设祖国不怕苦、不怕累的解放军战士们和劳动模范们才配戴上它,我们每一个学生不仅要佩戴它,而且要用自己的行为保持红领巾的荣誉,并为红领巾不断争光添彩。还记得在学校里的第一堂音乐课上学的是《上学歌》最后的一句歌词是“长大要为人民立功劳”同学们唱的是那样的愉快。那时候学校常常举办学习雷锋活动,时常还组织我们参加校外的义务劳动,虽然有时会辛苦一点,但劳动的快乐挂在每一位孩子们的脸上,现在回想起来感觉依然是那样的美好。小学时所有的孩子都会唱《学习雷锋好榜样》,课堂上没学会的我回到家里还追着妈妈让她教我同时那激昂、振奋歌词使我对党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一个优秀党员就要时刻想着人民、时刻为人民服务”。
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学过一篇课文《王二小放牛》,讲的是儿童团员王二小诱使鬼子进入八路军伏击圈的故事。这是我第一次听到了团员的概念,好奇的我回到家之后便想妈妈打听起了有关团员的事,妈妈告诉我工青团员是广大优秀青年学生组成的先进组织,要想成为一名团员,首先就应该在同学们当中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事实争先、不怕苦、不怕累;在各种活动中踊跃参加、积极表现。同一九九九年的九月一日,我以优异的成绩升入了瓦房店第三十一初级中学,在这个陌生的环境下,我和我的红领巾决定成为最勇敢最坚韧的小战士,这个时候我已经按照一个共青团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无论学习还是生活劳动我都积极踊跃,一入校我变成为了班级的劳动委员, 我积极的组织班级同学完成学校的每一次劳动任务,对于每周一次的学校卫生打扫我们班总是完成的又好又快,因此还常常受到主任的表扬。在学习的中我遇到了一位慈祥的老人—我的数学老师,他收到过良好的教育无论数理化,还是语文外语他都能快速的解答我们的每一个问题。同时他那和蔼可亲话语、严格慎重的教学观念给我留下了很深很深的印象。上课的时候那总是那么的耐心那么的细致生怕落掉一个学生,课后他会认真指出我们作业中的每一个错误,要知道在我们那里一所中学一个数学老师要教一个年级的学生,而每个年级最少也要有二百人。他所有的课余时间几乎都用在给我们批改作业上,而且他工平的对待每一位同学,我也在别人对他的评价中第一次知道了“为人师表”这个概念。我喜欢这样的老师他让我有一种亲人的感觉,同时他也给我树立了一个做人的榜样。
冬天的时候由于我起得特别早,加之家离学校又很近所以我每天都早早的来到班级为同学们生炉子。可能是我做事比较积极加之学习一直很好,同学们都赞同我加入共青团员。在初二年级的上学期,我终于盼来了期待已久的入团宣誓!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在那里我加强了对党的认识。我告诫自己要做一个党的好孩子,且时刻督促着我自己一定要戒骄戒躁,要继续努力,将来向党组靠拢。对于学习我一直非常认真,总能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每一次作业,我曾在一个晚上抄下一整本诗集。我的学习成绩也一直在提高,在升入初三之前的分班考试中,我意外的排在了第10名的位置。虽离减免学费还差一名,但我依然很高兴,因为老师让我做了数学课代表。我满怀信心的要做好这份工作,然而接下来的一次考试却让我很沮丧。但我深知做为一个合格的共青团月就不应该畏惧挫折,我没有就此灰心,而是满怀信心的期待着下一次考试。正如人们所说的只要努力了就一定会有回报,在随后的一次考试中我的数学成绩位居全班第一。
的冬天一支军队来到我们当地从事电缆铺设工作,晚上他们就寄居在我们村民家里。通过接触他们年轻朴实、坚韧忠直的品质给我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中国军人的那种浩然正气也成为了我自我完善的榜样。我坚持做人不但要乐于助人还要光明磊落,在初三的一次考试中的我又意外的排在了全校的第四名,后来我知道老师在和分数的时候给我多和了十分。朋友们看到学校贴出的排榜之后都祝贺我,但我知道这只是一次误会,于是我找到了当时的学校教导主任要求把我的名字划掉,老师自然是没有答应,但我的做法却得到了老师们的认可。此时我也下定了一个决心我要让自己的成绩跟进一步,然而这个小小的梦想很快就被我实现了。
二零零二年的九月一日我以班级第一全校第四名的好成绩考入了瓦房店市大连新世纪高级中学,十七岁的我是一个充满青春朝气、奋发向上的我;是一个对事物有着无穷无尽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我;是一个永远不知疲倦、事事争先的我;是一个对未来有着各种各样的憧憬和希望的我,也正是在这三年的学习生活中,我学到了很多的知识,在政治课上我渐渐的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有了初步的认识,并逐渐确立起了正确地世界观和人生观。
大连新世纪高级中学是一所半封闭准军事话管理的学校,其严格规范的教学管理模式促进了学子们的全面发展。由于家里比较忙开学的那第一天我独自一人坐着车来到了这个曾经到过的县城,然后走进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学校。记得那天学校的校门口站了好多高年级的师哥师姐他们热情的为我带路帮我拎行李,让我一入校就有了一种亲切感。我的寝室有八个人,虽不是天南海北却也突破了“瓦房店”的界限,有大连市的、有长海的、有开发区的、还有普兰店的;有学英语的、有学俄语、还有学日语的。我时常回想能进入这样的一个高中这样的一个寝室应该是我的荣幸。来自不同地域的同学使我的视野变得开阔,和蔼的老师热情的同学使我感受到了来自家乡之外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