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有的工作拈轻怕重,贪图安逸不讲奉献。求享受意识增强,艰苦奋斗精神弱化。这几年清泉区干部工资有了些提高,群众收入有了较大增长,部分班子成员不知不觉中产生了自满情绪,小富即满,陶醉于已有的成绩,满足于现状,艰苦奋斗、开拓进取意识有所淡化。周末加班、工作与休息相冲突时,心理有抵触;在工作任务多、任务重时,心里有怨气。
三是有的缺少责任担当,信奉好人主义,对遇到的突出问题、队伍中的不良现象不敢抓、不愿管,如在廉租房一事上就存在清而不理、久拖不决,形成矛盾隐患;在重大疑难信访问题化解或案件查办上,“领导包案”落实不好,有畏难情绪,怕麻烦、怕“脱不到手”,存在能推就推、能拖就拖的现象。在贯彻落实上,对分管工作、分管部门的指导不到位,存在当“二传手”、“甩手掌柜”现象;对工作推进不力或出现问题时,常以自己已经安排了,科室、部门未落实为由来推脱。
四是有的纪律意识不够,示范带动作用发挥不够。受社会休闲氛围影响,下班后班子成员也存在相互或与朋友斗地主、打麻将、聚聚餐等现象。
4.奢靡之风方面
一是规章制度不完善,有的同志缺艰苦奋斗和勤俭节约的意识,有工作不计成本,有大手大脚现象。比如在制定会务、活动方案时对费用预算习惯留有余地;在安排会务、活动时存在着讲规格、讲排场;下班离开办公室不关地热、不关热水壶、不关灯。
二是公务接待曾存在超标现象。在八项规定出台前,班子成员中有公款吃请,有公务接待超标现象。
(三)在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方面
班子成员对基层干部在政策执行层面的指导不够,对基层干部的严格管理不到位,常常注重自己身边的干部作风建设,忽视了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导致了一些损害群众利益的现象出现。
1.对群众基本需求了解不全面、不深入,保障不力
清泉区欠发达的实情决定了在教育、医疗、住房、交通、饮水、用电等方面的矛盾和问题更为突出、更为集中。由于工作性质决定了班子成员在主动争取项目资金上、发动群众参与上做得不够,自身财力的投入还非常有限,对群众基本需求方面的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委局帮扶的卡龙村还存在尔岗小组不通电、跨河桥低矮老化、尕尕寨尔岗寨不通路等问题。经委局全力争取已纳入区政府今年提升改造项目,现正做实施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2.解决困难群众问题下功夫不够,与群众意愿差距大
目前,有特困户17户、特困群众 人,其中3户属于绝对贫困户;全村病人及残疾人148人。其中病人140人,主要是胃病、妇科病、高血压、骨质增生、肺病、胆囊炎等,有2名癌症患者;残疾人8人(其中7人有证,1人无证),主要是眼、耳、手指残疾。虽然通过建立困难群众台账摸清了家底,但解决这些困难还停留在五保、低保、委局职工临时捐款(物)救助等方式上,仅仅只能满足最低生活需求,长期性的措施还较少、资金难度大,保障机制很脆弱,保障水平很低。另外,在提升帮扶村困难群众脱贫致富能力、解决委局无房职工困难等方面办法不多,。
3.解决与民争利问题上下功夫不够
在执行惠民、便民、利民政策时,一些部门、干部尤其是村一级存在优亲厚友、不公开、不透明等问题,如吉拉村、嘎多村案件充分暴露出这一点,同时也暴露出班子成员在强化监督管理、及时提醒、追究责任乃至健全机制上抓得不力不实
4.群众诉求表达渠道还不够畅通
虽然随着时代进步,科技发达,群众诉求渠道更多了,但还存在着程序多、反馈慢、中梗阻等问题。由于受语言、文化水平的影响,群众诉求表达渠道不够畅通,加之工作方式方法的问题,导致群众对部分部门、乡镇不信任,不愿直接反映诉求,而是直接找上级领导,越级信访,。
(四)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方面
区纪委、监察局领导班子在落实、督促、检查惠民政策方面做得不到位。很多规定、要求、政策出台了,但差临门一脚,造成政策“走在路上”、服务“停在嘴上”,实惠没有真正“落在群众身上”,出现了“最后一公里”问题。
1、机关干部联系服务群众不直接、不经常,在开展结对帮扶中,到了乡镇也只到乡政府坐坐听听,到村社走走看看,没有真的了解到基层工作中的实际困难;进了农户也只是送点钱、送桶油、送袋米,说些关切的话,没有做到真帮实扶。
2、机关干部包括一些常委在“双报到”活动中走形式。有的次数不够,有的时间不够,有的效果不好,有的仅仅是签了个到了事,认领岗位、参加社区公益活动等未落到实处,基层干部和群众不满意。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经委局领导班子深入讨论,上述“四风”问题虽有客观原因,但更多的还是主观原因,从根源上剖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放松了思想政治建设,理论武装不到位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党员干部思想政治建设,始终把加强干部教育作为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工作抓在手上,坚持用理论武装全党思想,指导中国在革命、建设、改革、发展中不断取得新胜利。委局现任领导班子成员都是入党多年的老党员,党性强、作风正、政策理论水平高,是一支敢于担当、敢打硬仗的团队。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职务的升迁,受环境的制约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一些同志心态发生了微妙变化。有的认为自己学历高,以前在学校和工作中学习过相关理论,有基础,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有的认为自己的工作经验丰富,足以应对当前工作,存在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不愿学习的情况;有的觉得学习就是一种负担,宁可打打牌娱乐娱乐或喝喝茶清闲清闲,也不愿参与学习,更不用说主动学习了;有的认为学习纯属一种过场或领导在挣表现,被动参与,等等。这些不良的学习态度和学习风气,直接影响了班子的思考能力和决策水平,对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临的“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认识不深,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敏锐性不强,对形形色色的腐朽没落文化和社会思潮缺乏高度警醒,对“四风”问题抵制不坚决,对作风问题改进不深入,缺乏扬浩然正气、洒两袖清风的人生态度和政治勇气,群众对此有很大意见。这些问题从根本上说,是我们对强化理论武装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性、长期性认识不足,对改进工作作风的信心和斗志不足,缺乏了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共产党人精神追求的政治自觉。
(二)放松了宗旨意识教育,群众观念树得不牢
“四风”问题的根源在于背离了党的性质和宗旨,脱离群众、脱离实际,没有很好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这些年清泉区社会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领导班子成员中出现了满足现状,躺在现有功劳簿上追求享乐的现象,少了与群众交朋友、少了解决群众困难、多了面子上的形象工程,少了艰苦奋斗的朴素、多了排场规格的奢靡,不自觉地疏远了人民群众,对抵制“四风”的警觉性差了。对照红色革命先烈为人民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勇气,对照焦裕禄同志一心装着人民的情怀,我们深感惭愧。这次教育实践活动,我们静下心来查找问题,发现确实有存在脱离了基层、脱离了实际、脱离了群众的现象,对群众疾苦没有切肤之痛、对群众艰辛没有感同身受。归结起来,还是我们淡化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没有理解到“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深刻内涵,没有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
(三)放松了主观世界改造,党性修养提升不够
加强主观世界改造,加强党性修养,是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本途径。领导班子中一些同志面对“四风”的腐蚀,党性修养有所忽视,有时没能保持淡泊名利,思想上有攀比杂念,对政治上高标准严要求有所放松,工作中满足于完成任务和不出问题,锐意进取精神不足,乐于当“太平官”,对一些问题顾虑多,不批评、不得罪人,搞“多栽花、少栽刺”的庸俗哲学。其根源就在于放松了对主观世界的改造,党性修养出现了问题;关键在于我们没有很好地坚持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开展“三会一课”上,在开民主生活会时,往往流于形式,没有深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对思想和行为进行检视不够,没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进行批判和扬弃,同事之间也没有做到常提醒。
(四)放松了组织纪律约束,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不够
严明的纪律不仅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而且是党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保证。领导班子执行党的纪律,态度是严肃认真的,但仍然存在对党风廉政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认识不足,对制度执行督促不力的情况。对干部管束不力导致个别干部借外出工作考察公车私用、上班时上网玩游戏等违规违纪行为。纪律管束不力根源在于对执行党的纪律的极端重要性的认识不够,对干部职工政治纪律教育不够,执行纪律时没有“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决心和劲头。
三、今后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
针对在遵守党的政治纪律、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十项规定精神及“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对照检查思想深处的主观原因,委局领导班子牢记作风建设是永恒的主题,认真开展了深入讨论,特别是结合“当前形势任务怎么看、对标先进怎么办、五个结合怎么干”主题讨论活动,将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一)强化班子思想建设,在解决“总开关”问题上下功夫
把学习作为一种自觉、一种责任、一种能力和一种境界,不断提高领导班子政治素质,拓宽视野,提高工作能力和思想境界。
l.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素养。坚持完善委局常委班子学习制度、常委会定期学法制度、专题会学习制度等学习制度,创新学习载体,强化理论武装,切实增强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2.加强业务学习,提升综合素质。紧扣中央、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和杨明书记“六个基本判断”重要论述,继续深入开展“当前形势任务怎么看、对标先进怎么办、五个结合怎么干”三大讨论活动,加强现代经济、管理、法律等知识的学习,加强纪检监察业务知识等的学习,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提升综合素质。
3.坚持学以致用,提升履职能力。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引导班子成员自觉把理论知识学习同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和区委各项决策部署相结合,“与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造幸福美丽和谐清泉”目标紧密联系起来,努力把理论知识转化为推动清泉区科学发展的思路、方法和举措,积极用于工作实践,在实践中探索、总结、提高,提升履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