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1:雍正皇帝经典励志事迹
雍正皇帝经典励志事迹
1. 有志肝胆壮,无私天地宽。
2. 雍正,清朝皇帝中一个悲催的存在。
3. 他的历史名声远远不如父亲和儿子,更多是被当做一个阴暗的皇帝:阴谋篡位,残害兄弟,性格暴戾,暴毙成迷……
4. 然而你不知道的是:他是史上最勤快的皇帝,他道行高深,说段子的`能力更加高深。
5. 在专业人士眼中,雍正的勤政是出了名的。有学者赞誉:“自古勤政之君,未有及世宗者”,他不仅算是“中国历史上最勤勉的皇帝”,即使放眼世界,也没有几个可以媲美。
6. 他事必躬亲,康熙之时,可以上奏的官员仅一百多人,他开放到两千多人,每天从各省送来奏折少则二三十,多则五六十,日日都要批到深夜,只睡四个小时。在位8个月,他的批语集结成册,竟有100多万字。
7. 打开奏折,他与帝国一千多位官员探讨政务,合上奏折,他在大殿的龙椅上看夜色浓重,作诗一首:“九重三殿谁为友?皓月清风作契交。”如此奋发,到乾隆即位之时,国库已存银超过5000万两。
8. “有志肝胆壮,无私天地宽”,是他自题自勉的一生写照。
9. 在继位之前,四阿哥胤禛只是个和蔼可亲、人畜无害的雍亲王。雍亲王不显山不露水的熬了十几年,在那之前,他看起来是天下第一闲人,因为他深知自己毫无优势,在嫡庶、长幼、学识、人望、才干……无论哪一项上,都有更为突出的皇子。
10. 于是他终日吟诗作赋:“懒问沉浮事,间娱花柳朝。吴儿调凤曲,越女按鸾萧。道许山僧访,棋将野叟招。漆园非所慕,适志即逍遥。”
11. 他喜欢参禅礼佛,还一不小心成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开悟皇帝,许下了“十年兴国,十年兴教”的大愿。做了皇帝以后,他还时常在皇宫里打佛七,在他手里悟道的就有十余人。
12. 由于雍正学佛有成,所以他行事干净利落,传达情感也不含糊。
13. 别的皇帝批奏章是办公事,雍正却连批奏章都要挥洒性情。
14. 替大臣写序文,他会说:“序文书成,斟酌几字,添了数句,写来赐你,不要笑哂拙笔。”
15. 奏折脏了,他批:“此朕几案上所污,恐汝恐惧,特谕。”
16. 讥笑大臣,他批:“你是神仙么?似此无知狂诈之言,岂可在君父之前率意胡说的!”
17. 挖苦讽刺,他批:“知人则哲,为帝其难之。朕这样平常皇帝,如何用得起你这样人!”
18. 雍正一生足不出北京,不像爸爸康熙和儿子乾隆一样,该出巡打猎就出巡打猎,该微服私访就微服私访。
篇2:初中励志事迹精选材料
我的家乡地处鄂豫皖交界处,受地缘因素,家乡的人主要以务农为主,而年年农业的收成却不足以满足全家的花销,迫于生计,在我年幼时,父母就不得不外出务工以赚钱支持我们家3个孩子上学。因为家中有3个孩子上学,所以家中的经济状况十分不乐观,我们兄弟姊妹3个只能处处节俭,以缓解家中的经济。
高中的三年,最辛苦也最令人难忘,从走进高中校门的那刻起,我们的目标变得就小了,同时也变大了。尤其是高三的一年,我的心智得到了极大地磨砺,同时也获得了极大地成长。同其他学生一样,我们也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自己的辛勤与汗水也渐渐的到了回报,让我得以更加接近自己的目标,然而,正当高三复习进入最关键的时候,我的家中突然传来了不小的震动。那时正值高三寒假前的第二次模拟大考,为了不影响我的学习,母亲打算隐瞒信息打算直到我高考过后告诉我。最后却经不住我的追问,母亲还是告诉了我真相——父亲在工地上出了意外。就在那一年的春节过后不久,我忍着内心的悲伤,在处理了父亲的事情之后返回学校继续回归到高考的征途上。
个人经历的的复杂多变并未让我的内心走向极端,反而让我更加充满了对真善美的渴求;物质并不富裕的生活给我带来了很多的不便,但也同时坚韧了我的性情,让我更早明确了目标,并努力达成。
初来师大时,我便希望能为新组建的班集体贡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军训期间,我便配合辅导员、军训负责人开展工作。在随后的班委面试中,我也如愿以偿,成为一名宣传委员随后在为班级、年级的开展的新生联谊、心连心活动、民主茶话会等活动的开展进行了策划、海报制作、写活动总结书等。此外,我还参加了大通社,从成为校报一员开始,我便积极为推动校报的发展而努力。写稿、评稿、发报每一个环节我都努力做到最好。看到校报一天天成长,我的内心也充满了喜悦。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对学业也未曾有丝毫的懈怠,因为我深知学习乃大学生立身之本。作为一名男生,在弱项英语上,我更是坚持读英语。看英语报纸。对于专业课,我更是充分利用图书馆的资源,广览群书,并在课下积极与老师进行交流,在寝室我还与室友探讨时事,不仅形成了良好的寝室风气,也提升了自己。
篇3:初中励志事迹精选材料
5月17日,“励志同行 逐梦飞翔”同济大学励志之星评选决赛举行。校党委副书记徐建平,学生处、研工部、宣传部、校团委及部分院系负责人出席。从初赛、复赛中脱颖而出的20名励志之星候选人参与了角逐。
徐建平在讲话中指出,“励志之星”评选活动是响应学校党委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中要求在全校范围内掀起树典型、学先进、促工作的良好氛围的积极举措,评选活动也成为了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优秀品牌典型。他对20位获得荣誉称号的同学表示祝贺,希望他们能以往届的励志之星们为榜样,利用好学校发展平台,实现人生中的励志梦想。
20名候选人中,有的铮铮于报国参军,有的倾力于公益活动,有的致力于创新创业……他们分享的故事,有奋进、有温馨、有感动、有笑容,但“励志、自强”是他们青春纪念册上最亮的色彩。他们都以自己的光芒照亮了他人,从不同层面凸显了励志精神的时代感,展现了“励志”更为丰富的内涵。最终,德才、艾克然木?艾克拜尔、姚冠杰等10名同学获得“同济大学度励志之星”荣誉称号,邵原、吴景天、贾西杰等10名同学获得“同济大学20励志之星提名奖”。
“励志之星”评选作为我校发展性资助工作的一项有益尝试,旨在寻觅校园中拥有坚定理想信念、高尚品格、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的青春励志榜样。评选6年以来,我校共累计评选了60位励志之星和51位励志之星提名奖,他们从不同角度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和励志自强的校园氛围发挥了重要作用。截止本次评选,从励志之星评选中走出的同学中,共诞生3名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得者,2名上海市大学生年度人物,2名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6位同学获得同济大学追求卓越奖励基金。
篇4:经典励志名人事迹
在与郭德纲合作之前,他的事业正稳步上升,开始独当一面。他是著名相声艺术家石富宽的弟子,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影视导演系,参加过《编辑部的故事》《新刀马旦》《海马歌舞厅》等家喻户晓的电视剧的拍摄,并在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等多家电视台担任节目编导和主持人。20xx年他正式与郭德纲合作,担任捧哏演员。在与他的合作中,郭德纲的相声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在挤对他,虽说郭德纲要比他小好几岁,但他从来没有真的生气,反而用他的机智、敏捷烘托出郭德纲的幽默。许多观众都反映,只有他才能“捧”住郭德纲,是他让郭德纲大放异彩。观众认为,他已和郭德纲一起成为当今屈指可数的相声大家。但就算已经取得了不凡的成就,就算有了广泛的认可,他依然甘心在德云社做一片绿叶,用尽全力支持配合着郭德纲。
他就是于谦,虽然以他的实力,他足以重新开辟自己的事业,担任主角,接受属于自己的光环,享受王者般的荣耀,而不是作为一个配角,默默地站在主角身边,甚至在主角接受观众的欢呼时,还要退后一步,承受那份失落。但是谁也不能否定,于谦成功了,在“捧”起郭德纲的同时,他也奠定了自己在相声界的地位。
其实在任何事业上,都会有主角配角之分。固然,在一项事业中,主角和配角的分量有轻有重,但更多的是因为分工的不同,主角可以成功,配角一样能够成就自己的事业,甚至许多人的影响还会超过主角。香港著名演员吴孟达几乎一直都是演的配角,但他的影响已超过了许多演过主角的演员,被誉为“金牌配角”。大陆也有一位配角专业户,他就是著名电影演员牛犇。牛犇共拍过上百部电影电视,是影坛上的“常青树”,许多和他一起拍过电影的主角不过是昙花一现,而他已成为大陆影坛的传奇人物。
不仅影视界或娱乐界有这样大牌的配角,在其他方面同样有许多功勋卓著,甚至功高盖主的配角。乒乓球运动员乔红比邓亚萍先拿过世界单打冠军,但与邓亚萍配合双打后,她总尽量地多理解邓亚萍,让邓亚萍发挥出自己最大的优势,默默地甘当配角,支撑着邓亚萍的事业。老好人的她同样成就了自己在乒坛的地位,她先后获得国家体委“体育运动荣誉奖章”、“体育运动一级奖章”和“中国乒乓球运动杰出贡献奖”等殊荣。所以有人说,如果没有乔红的配合,邓亚萍创造的时代在双打上可能会有很大的遗憾。而一部三国史,本是魏蜀吴三国君主的博弈,但流传到现在,已然成了诸葛亮的传记,让人几乎忘了诸葛亮只是一个国家的军师,真正指点江山的应该是他的主公。
综上所述,配角并不是无足轻重,在他们的岗位上,他们也是主角,一样有他们成功的天地。在他们的天地里,他们一样是英雄,一样能成就自己的丰功伟业,而且不少时候丝毫不逊于名义上的主角。现在有个词创造得比较好,就是“某某帝”。用在配角身上,十分精妙,那些成功的配角真的可以称为“配角帝”,虽是配角,但他们是自己领域的王者。所以,不必为身为配角而烦恼,甘当配角、当好配角不仅是一种大爱,更是一种智慧,配角同样大有可为。
经典励志名人事迹2:用理想攻破猜想
——“笨孩子”刘路
20xx年10月,26岁的大学生刘路因为破解了“西塔潘猜想”而一举成名,被誉为是世界数学天才。而在此之前,刘路却很“一般”,“一般”到曾经被老师家长认为是笨孩子。
刘路出生于大连市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家庭里。他性格内向,似乎没有一点出类拔萃的地方。但是,他对数学情有独钟。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得到了一本大学初等数论课本,便一下子爱上了它。数论是研究整数性质的一门理论。初中的老师也讲整数、分数。不过,老师讲的都是一些概念化的东西,听起来似乎有些枯燥,刘路一点也不喜欢。可是,这本书为刘路揭开了那些枯燥背后的秘密,让他欣喜若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