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校园舞台美术设计与分析研究论文(推荐6篇)(谈谈对舞台美术的(4)

2025-05-23

多欣赏文学作品,可以提高表演者的艺术感受、想象和表达能力。这种厚积薄发的`学习方式是舞台表演者尽快成长起来的一个捷径;其次是思想道德修养。一个人的思想修养包涵生活态度、职业道德等方面,表演者必须热爱生活,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美,注意积累生活感受,才能与专业技术修养相辅相承,提高表演的品味及艺术质量。因此,在表演的训练中,表演者必须时刻提醒自己应不断地从文学、绘画、建筑、运动等领域中广泛地汲取养料,在综合艺术修养水平上提高自己,学会用表演描绘世间丰富多彩的画面,只有这样才能在舞台表演中缔结出璀璨的艺术之花。戏剧舞台上的假定性,演员揭示规定情境,在叙事的过程中,以语言为基本手段,用形体的动作以及行动的表象来讲述,无不靠演员表演的表现得到存在。观众是以演员表现取得约定俗成的共识,达到审美的感知。所以我们看到很多话剧演员在拍摄电影电视剧时游刃有余,塑造了很多经典的人物形象。

二、画面感是美感的重要组成部分

舞台表演的整体感和画面感。除了角色定位和塑造,演唱技巧之外,作为演员,还需要舞台表演的整体感和画面感。

车尔尼雪夫斯基曾对舞台表演的艺术美学作过这样的阐释,“舞台表演中每时每刻都应该存在着美。这种美叫它唯美也可,但它是流动的美、自然的美。它提升着观众的审美情趣,塑造着每个人纯洁、善良的灵魂”。舞台上的美是协调、不生硬、不做作的,甚至前奏曲、序曲、闭幕曲奏起来时,演员的幕后调度、布景和道具的摆放这一短短过程中都释放着美的魅力。

三、美感有利于形成表演风格

许多表演艺术家的成功经验表明,培育、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是一条最好的道路。它不仅表明演唱者对作品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还能利用自身的条件及专业特长,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形成个人的风格。风格源于个性,它是一个艺术家成熟的主要标志。艺术风格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受生活的制约与影响。演唱者的生活阅历、个性气质、环境际遇、艺术素养以及审美意识,将有形无形地支配着表演者的创作思路。比如著名歌唱家宋祖英,说起她的歌声,可以说其音域宽广而嗓音甜美,多年来她把自己演唱艺术的根深深扎在民族声乐的土壤里,同时也将美声唱法的科学性运用在民族声乐演唱中,演唱时声情并茂的把握作品内涵,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她说:“我觉得一个演员的美是综合的,表现在她的修养、气质、学识等很多方面。其实生活中我的穿着是很随意的,但演出服的挑选我绝对在意,比如面料、款式、风格上既要有现代性又不失民族性,总体上应该端庄大方。观众喜欢我的歌,我更应该以最好的形象出现在他们面前。”所以在整体上的良好美感,也使宋祖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四、“诗情画意”的美学――以中国古典戏曲为例

中国古典戏曲舞台表演,无论从形式到程式,还是从结构到技法,都包容着十分浓郁的文化精神与人文意味。一部中国古典戏曲舞台表演史,就其核心而言,可以说就是中国古代文化精神“高台外化”的一种展示。受中国文化审美意识与审美理想模式的制约和影响,中国古典戏曲舞台表演总体是以“诗情画意”的演出形态作为其戏剧文化独特印记的呈现,并借此整体追求一种天人合一、至善至美的理想境界――意境化。每当论及戏剧舞台表演的“诗情画意”,人们常常会在概念上习惯性地将其归结为一个形容词,宽泛地用来称誉那些给人以美感或有“如诗如画”抒情意味的剧作和表演。然而,对于戏曲舞台表演而言(特别是对于戏曲舞台表演者而言)“,诗情画意”就不仅仅是一种概念上的“美感或抒情意味”,它首先是一种表演艺术的规格和体制,一种实实在在的技艺细节,一种唱念做打演出形态的依凭,一种塑造舞台人物不同形象、意蕴的特征与风格。总之,艺术的美也重视美感的培养,在平时的训练实践中,美学教育应该贯穿在舞台表演实践的始终,只有这样才能最终达到优秀的舞台表演效果。

参考文献

[1]姚文放。中国戏剧美学的文化阐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2]刘洋,李伟。论音乐表演中的情感表达[J]。成功(教育),2007(01)。

[3]陈琳。舞台表演杂谈[J]。东方艺术,2004(01)。

[4]张仲年。电影演员影像表演的美学价值[J]。影视理论研究,2009(3)。


对校园舞台美术设计与分析研究论文(推荐6篇)(谈谈对舞台美术的(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俄语唯美句子(共6篇)(俄语唯美句子大全)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