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与禅宗(精选9篇)(《金刚经》与禅宗)(6)

2025-05-15

成相与坏相

由主因缘和合而成一具体事物,就叫做成相;但万事万物都不是永恒不变的,等到诸因缘各自散去,事物就不复存在了,就是坏相。

六相存在于万法之中,一切事物圆融无碍、互涉互入,它揭示了万有一切法之间的矛盾,万物都有对立的一面,同时又彼此联系、相互制约。这六相于一切事物中同时存在,同时又表现在每一具体事物之中,体现了佛教的一种辩证法。

在《金刚经》和《坛经》等禅宗经典中,“无相”是一个重要思想,如何破除诸相,是禅宗乃至佛教修行的一个重要目标,因此首先认清万法诸相的本质是十分有必要的。众生执著于各种相,使自己的本性被蒙蔽,形成了种种烦恼,而一旦看清了诸相本空的实质,就可以用金刚般若之智,扫除诸相,直达本心,立地成佛。

相因人而异。一切外相都是虚假的,既然是虚假的,那么它就没有固定不变的形式,同样的事物在众生的眼里可能会有不同的表现。恒河的水,它的本性到底是什么呢?对于天人来说,它是美丽的琉璃世界;对于人来说,这是水,可以在里面游泳、划船;在鱼的眼里它就是房子,是它们居住的地方;而对于地狱众生来说,则是可怕的火海。

篇6:金刚经与梦幻

金刚经与梦幻

金刚经主题思想,一开头就提出来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这是长老须菩提向释迦牟尼佛提出来一个人生很重大的问题就是修菩萨道,发无上正等正觉的菩提心,那我的心要如何去安住?如何去降服妄念?其实这个世界,本质就是一个安心的问题。在《心经与梦幻》讲座中,提到了达摩大师给慧可安心的案例。这世界这么乱,到处是打仗,掉飞机,交通事故,瘟疫流行。这是整个世界的众生的心出了问题。心不能安住,浮躁的欲望之间的冲突,你要这样,他要那样,你想当国王,统治世界,我也想当国王,专门治你。心不能安,世界就不能安乐。所以佛教是最和平的宗教。主张克欲达真,实现忍让,无我的和乐状态。

那么在这里,有两个心字。第一个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第二个是“降伏其心”。那第一个菩提心,是成佛的心。什么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我们学佛,就是为了成佛,实现精神,生命的永恒不灭。实现所有众生的安乐,不堕轮回。所以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就是发了一个要成佛的心。要相信自己能成佛,要立志成佛,这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核心……要建立起这个伟大的志愿,志向。很多人学佛,是为了健康,为了父母,为了孩子,为了老公,为了发财,为了求福报。而且这些人是大量的,大部分的人都停留在 向佛”伸手派“上。相反,他们把那些有志成佛的发了菩提心的“修行者”。看成是怪异分子。看成是另类。说他们是格格不入。认为是精神有问题。学佛学错了,学傻了。这是非常不对的。那么菩提心还包括,勇猛精进心、大悲救苦心,无我无碍心,平等心。还有一类人,认为佛法就是做善事。这也是不对的。当然佛法的基础---人天乘,是从做人开始修起,要求,诸恶莫作众善奉行。那要成佛,必须要彻底的大善。什么是彻底的大善?就是大慈悲心。要救度一切众生。不光是我们这一生看到的父母亲属,朋友,和各种关系缘分的众生。

所以发菩提心是修行的开始。那你说你信佛,是不是停留在很低级状态?是不是在相信 两种邪见:佛教就是求福赐福、佛教就是作善积德。这都是不对的。佛之所以来这个世界,《法华经》上说,“为一大事因缘”。为了什么大事啊!就是告诉我们,振聋发聩的告诉我们,你能成佛……你的本性是佛性,每个人的心,都是如来藏。都包含了成佛的菩提种。这才是真正的佛法。所以,须菩提在第二段话,给佛提了这个问题。是指的,那些发了菩提心的人。你发了菩提心,并不意味着你就成佛了。那说明你已经有了初步的觉悟觉醒。我们讲梦幻,讲觉悟人生如梦。最关键是 要看你是否发了菩提心。因为菩提心本质就是一个觉悟的心。觉悟轮回、觉悟人生是梦,觉悟我能成佛。你还没有发菩提心,那你就真的还没有觉悟,没有悟梦。看看自己是否已经发了菩提心。是不是还在纠缠世间的福报多寡,纠缠自己的境遇顺逆,纠缠于梦的好坏,纠缠于人生的得失成败。为了这些而烦恼忧心生气。这都是没有发了菩提心。 最直白的菩提心,就是我们常念得四弘誓愿: 1. 众生无边誓愿度:菩提心以大悲为体,所以先说度生。 2. 烦恼无尽誓愿断:愿一切众生,皆能断无尽之烦恼。 3. 法门无量誓愿学:愿一切众生,皆能学无量之法门。 4. 佛道无上誓愿成:愿一切众生,皆能成无上之佛道。 《华严经》卷五十九云(大正9·775b):‘菩提心者,则为一切诸佛种子,能生一切诸佛法故。菩提心者,则为良田,长养众生白净法故。菩提心者,则为大地,能持一切诸世间故。菩提心者,则为净水,洗濯一切烦恼垢故。菩提心者,则为大风,一切世间无障碍故。菩提心者,则为盛火,能烧一切邪见爱故。菩提心者,则为净日,普照一切众生类故。菩提心者,则为明月,诸白净法悉圆满故。“ 《入菩萨行论》说”菩提心如劫末火,刹那能毁诸重罪“。 省庵大师《劝发菩提心文》云: “不肖愚下凡夫僧实贤,泣血稽颡,哀告现前大众,及当世净信男女等,惟愿慈悲,少加听察。尝闻入道要门,发心为首;修行急务,立愿居先。愿立则众生可度,心发则佛道堪成。不发广大心,立坚固愿,则纵经尘劫,依然还在轮回;虽有修行,总是徒劳辛苦。故《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忘失尚尔,况未发乎?故知欲学如来乘,必先具发菩萨愿,不可缓也。” 那么文殊菩萨发了十大愿,普贤菩萨十大愿,观音菩萨十二大愿,药师佛的十二大愿,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等等。这都是菩提心。

我在此群解梦,也是发了菩提心,愿通过解梦,打佛号,念佛号,结缘所有对梦迷惑的众生,来启发他们,最终走向开悟,发菩提心,愿修成佛。金刚经,没有更多地讲菩提心,只是一带而过,但我们要知道这才是目地,这是修金刚经,如是降服其心,安住其心的目地————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就是了结完成这个菩提心愿。有人说,我读金刚经,为了求福报,功德利益大呀。这是误解佛法。因为金刚经有一句,以福德无故说福德多。所以我们了解清楚本经所阐述的 修行方法,最终目标,是为了成就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我就是这样修成的!以上是讲“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下面是“降服其心”。 第三品 大乘正宗分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 佛就给他分开解释。先讲,如何降服其心。说到这里的“心”,降服其心的心,是指的我们的妄念。是你自己的妄念,妄心。而不是要降服别人的妄念,妄心。这里的降服两字,不是去打仗,去使别人投降你,拥护你。是摄服的意思。就是让自己的刚强不化的念头,放弃了,不要追逐欲望了。不要再去执着了那些 色声香味触法,美女金钱,财色名食睡了。所以圣人,是战胜自我,而不是战胜别人,叫做“自胜者强”。那念《金刚经》能不能降服魔怨,降服那些自己过去生的冤亲债主,甚至降服天魔呢?一定能。但我们这里主要是 降服自己的内心欲望、执着,妄念。首先你降服了你自己的内心,才能让其他的人,天龙,鬼神,魔众,敬重你,使他们服从,很多人念《金刚经》,就是为了降服魔怨,降服鬼神,这就是明显的和 后面说的,菩萨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意思冲突了。你在心理,已经把众生,魔众,鬼神,当成“众生相”“人相”来对待了。那你怎么能降服的了他们? 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 。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 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这里,佛把一切众生的生命来源,做了一个分类总结。包括四类,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第一,第二种好理解,指的是鸟类和哺乳动物和我们人类。鱼类也是卵生。爬虫类,虫类,也是卵生。比如恐龙蛋,苍蝇卵。湿生,指的是那些靠近湿地,水多的地方,生长起来的一类有情生命。包括细菌、病毒、和苔藓上附着的那些极细微虫子。大家知道 脸上,头发上会生螨虫。这些东西,需要用放大镜放大百万倍,千万倍,才能看到。佛在经典中说过,喝水也要过滤,就是怕伤害了水里的虫子。这个虫子,可不是指的那些 红线虫那种鱼丝。那都是肉眼可见的虫子。这些虫子怎么生产他们自己呢?就是靠湿气。你犯了湿毒,浑身痒痒,这些都是湿气引起的微生物病菌在作用。还有体内长了瘤子、感冒病毒,这些东西是靠近在人的肺胃肠,等等,这些细菌能生在你的体液内。所以《法华经》说过,人身是一个“虫窠”。

老虎吃肉,人吃老虎,什么能把人吃了?就是虫子。爱玩电脑游戏的人,有一个叫星际的游戏,里面就是神,人和虫,三界,所以不要说,没事吧,不用洗手吃饭吧。你天天都在虫子的包围里。你不知道啊!埃博拉病毒现在很肆孽。可是谁看见了?只有医生专家看到了。吞噬了那么多人的命。不知不觉得就感染了。当然他是通过身体接触传播。就在你身体接触的时候,病毒通过你们之间的体液,皮肤上汗腺。就进到你体内。所以不要认为 你看不到的就一定没有。化生的现象,也很多。只不过我们不怎么注意。一般来说,鬼神,天人,他们是化生的。想要生孩子,不需要有子宫怀孕。也不用靠近潮湿水气的地方,也没有卵壳。只要两情相悦,身体一接触,就会生出个孩子来。有的自己复制自己,如身体的一部分,又长出一个自我来。如蚯蚓。你把它砍断了,两节都能独立。都能生活。现代科技在研究克隆绵羊老鼠等。任意取体内细胞,或是皮肤细胞。培育成为新的个体。也是没有经过怀孕生产的。这也是化身。不过这种科技,严重冲击了伦理,道德底线。所以也饱受诟病。所有这么多的众生。还包括“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

有的生命,有形象,有肉身。有的生命,没有质量的身体,如鬼神 他们就没有肉体。有的生命有思想,有意识,有的生命则没有思想,没有意识。还有的生命,他并没有“思想意识”,但也并非“无思想无意识”的状态。像人,和一些灵长类动物,他们有一定的意识能力。但更大多数的动物,他们没有主动意识,想象能力,思考推理能力。比如狗,猫,他们可能能学习些简单的后天训练成的习惯。但他们并没有 思考自我,推理学习认知社会等等高级智商。没有“思想意识”,但也并非“无思想无意识”,这类众生,你说他有意识,还谈不上真正的意识思想想象力。但也不是全部什么都不想的无思想无意识的,比如昆虫,鱼类等等。你要杀害他,他知道躲避,逃跑,他是有点“逃生意识”,但和人类的思想比较起来,那就是“非有想,非无想”。这么多众生,我都要让他们进入不生不灭的涅槃境界中度化他们。“如是灭度无量 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度化了这么多众生,其实并没有众生真实的得到了灭度。灭度的意思不是消灭他,而是进入不生不灭的脱离轮回苦海的状态。这是为什么呢?须菩提,菩萨的定义是什么呢?菩萨不能有 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如果有 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那你就不是菩萨了。所以 你说终日度生,而实无众生可度。众生本是幻象,本来是个梦。

《金刚经》与禅宗(精选9篇)(《金刚经》与禅宗)(6).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人力资源专员英文自我介绍(共13篇)(人力资源专员英文翻译)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