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写中求异,练有兴趣
作文训练是表达能力的训练,也是思维能力的训练。(教学论文 )学生的作文有个从求同到求异的发展过程。因为他们一般都要经过仿写这一阶段。然而,仿写是为了不仿也能写,因此要尽量减少千篇一律的现象,要引导学生写中求异,活跃思路,培养兴趣,提高写作水平。
写作上的求异是多方面的,立意中求异,如同一题目,有不同的题材,反映不同的中心思想。题材上求异,写暑假生活,可以用日记的形式,可以用书信形式,也可以写一般的记叙文。在文章的结构、用词、造句以及开头结尾等方面,更可以让学生运用不同的内容和方法来表达。这样学生写作时就放得开。因此,有意识地提倡表达形式的多样性,是提高学生写作兴趣的有效手段之一。
五、实行课内外结合,多渠道教学
作文是思维能力、认识能力、表达能力的综合反映,是字词、句、篇的综合运用,作文教学应该多渠道进行。我们坚持读写结合,坚持在阅读教学中要培养欣赏文章的能力,学习作者表达的方法,学习作者用词准确、用词巧妙。作文教学时要联系阅读中学到的写作方法,将其运用到写作中。课内教学要扎扎实实打好作文教学的基础,但仅仅靠课内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要经常开展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扩大视野,积蓄素材,丰富知识,提高作文能力。
首先,要鼓励学生们多看书报,增加积累,教给读书方法,让学生从课外读物中吸取有益的内容。大量事实证明:阅读面广,知识丰富的学生,思维较活跃。认识水平比较高,作文质量就比较好。唐代诗人杜甫的名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有一定道理的。当然,课外阅读要重视阅读的质量,讲究阅读的效果,教师要加强阅读的指导。
其次,要加强课外写作活动,如记日记,小练笔,写观察文章,小记者采访,编辑小学生报、墙报等活动,使学生感到作文在生活中是有用的。
最后,适当开展作文比赛、征文活动,对激发学生写作欲望,鼓励先进,都能产生积极的影响。
总之,要使学生们喜欢作文,就要研究他们的心理,从他们的实际出发,改进作文教学,因材施教,因情行文。教师还要坚持鼓励为主,具体、切实地指导学生改正作文中不良习惯,让学生“用我笔,表我意”,和作文交上朋友,让作文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
篇三:作文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点燃学生的梦想,指导学生合理地表达自己的梦想,理解我的理想是中国梦的一个体现,怎样为我的理想而努力?细化到自己身边的一件小事,通过交流、小组讨论等形式来谈出我的梦想,进而,在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写作。
2、锻炼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培养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为理想而奋斗的精神。
教学重点:
1、明确写作的目的:充分发挥想象,记叙自己身边的一件小事,来树立我的梦想,以小见大,进而理解每个人的梦想的实现,这就是中国梦。
2、把这件事写具体,语言通顺、流利,文章的结果严谨。
教学难点:
1、农村的孩子口语表达能力、思维想象能力都不强,学生不理解什么是中国梦?对梦想很模糊,不知如何确立自己的梦想,所以,为了突破这一难点,老师要充分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大胆的想象,从自身的一件小小的事例中去呈现出这就是我的理想。最终,达到写作的目的。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指导审题,明确要求。
1、学会审题,习作要求:(出示课件)
(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我的梦想是当一名老师,将来为祖国培养出更多的人才,你的梦想是什么呢?请以“我的中国梦”为主题,结合自己的梦想,进行合理的联想、想象,写一篇记叙文。(2)语言较通顺、内容较具体。字数400-500字。
2、出示梦想的。格言:学生齐读,交流体会。
人的一生就是这样,先把人生变成一个科学的梦,然后再把梦变成现实。——法国
“梦想”是一个多么“虚无缥缈不切实际”的词啊。在很多人的眼里,梦想只是白日做梦,可是,如果你不曾真切的拥有过梦想,你就不会理解梦想的珍贵。——柳岩
一个人想要成功,想要改变命运,有梦想是重要的。……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心中有梦,有胸怀祖国的大志向,找到自己的梦想,认准了就去做,不跟风不动摇。——李彦宏
2、出示“梦想”与“幻想”,引导学生区别“梦想”与“幻想”。(师:梦想即是我人生的目标,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活,是每个人生活的动力!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拼搏实现的一个愿望。幻想是白日做梦,是不切实际而又没有行动的空想。)
二、交流读书的心得,感悟什么是中国梦
1、引导学生交流看过的《我的中国梦》这本书的体会,理解“我的中国梦”
生:中国梦是主席曾说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师:是的,所谓的中国梦,就是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之梦,是每个中华儿女为之奋斗的目标,我们每个人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贡献,我们的祖国就会和平、稳定、富强。社会就能和谐、美好;家庭就能幸福、安康。
生:我知道了林则徐的梦想是“虎门销烟,让中国的老百姓不再沾染毒品,振兴中华的梦。”
生:我知道杨利伟的梦想是飞天梦,在宇宙中探索宇宙的奥秘。
师:是的,这些伟人,他们用自己的汗水为祖国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完成他们的中国梦。我们是平凡的人,也一样可以有中国梦。比如:我是一位农民,我努力的种植农作物,为人们生产出更多更健康的农产品,这就是我的中国梦,我是一名学生,我好好学习,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是我的中国梦。我是一名科学家,我为人们开发研究出更多更好的新产品,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这就是我的中国梦。
3、习作提示:
我们可以试着去关注身边的人,从他们平凡的、感人的、事例中去树立自己的梦想。进而感悟到“中国梦”;其次,可以立足身边小事,从尊老爱幼、保护环境、、、、、等精神文明、社会道德等层面反映“中国梦”。
三、创设情境,激发“梦想”。
1、出示课件(播放课件),激发梦想。
2、生谈梦想。仿写句子:我的梦想是当一名老师,长大以后为祖国培养出更多的人才。
我的梦想是 , 。
师:同学们的想法真是太奇妙了,色彩斑阑的梦想真令人向往。你的梦想是什么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梦想?你准备怎样做呢?快!闭上眼晴,大胆想象,在脑海中实现梦想吧!
3、引导学生同桌交流,然后全班交流,老师要提两个要求:(1)说的同学声音洪亮,把事情说具体。(2)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后给他提出意见或建议,使他的想法更完美。
指名汇报,师生评价,生生评价。
四、佳作引路。
我的中国梦
主席在“十八大”会议上,向全国人民提出了实现“中国梦”的主题。它是全国人民的梦想,也是少年儿童的梦想。
我也有自己的梦想,那就是:“保护环境,让山更青、水更清、云更白!”最近,我从报纸、电视、新闻中看到我们“美丽中国”变得不再清新、怡人了。看到的是人们不停地向大自然索取,不断地追逐现代化的物质生活,造成前所未有的水土流失、水污染、空气污染、工业污染,进而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灾难,造成了我们许多亲人妻离子散 家破人亡,看了这些,又有谁不痛心呢?
我也有自己的梦想,那就是:“保护环境,让山更青、水更清、云更白!”最近,我从报纸、电视、新闻中看到我们“美丽中国”变得不再清新、怡人了。看到的是人们不停地向大自然索取,不断地追逐现代化的物质生活,造成前所未有的水土流失、水污染、空气污染、工业污染,进而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灾难,造成了我们许多亲人妻离子散 家破人亡,看了这些,又有谁不痛心呢?
为了实现我的“中国梦”,我决定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有一次,妈妈要给我买盒饭。我通过查资料发现,盒饭的一次性饭盒、一次性筷子、塑胶袋等一次性物品,都是很难分解的,并且还污染环境,浪费资源。于是,我对妈妈说:“妈妈,一次性饭盒很污染环境的,我们别买了吧。”妈妈笑微微地答应了。
还有一次,在楼道里有许多废纸、果皮等垃圾。我拿来扫把、簸箕,准备清扫。首先,我把楼梯上的垃圾聚集到一起,然后扫进簸箕里。我又把粘在地上的广告用小刀刮下来。很快,楼道里焕然一新。来往的邻居纷纷称赞我:“这个小姑娘真勤劳啊。连孩子们都懂得保护环境,我们大人真是自愧不如!”从那以后,楼道里变得干净了,人人都会保护环境了。环境由我们的点点滴滴变得干净美好。让我们行动起来,做环境小卫士吧!
中国有句古话: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志,则国志。现在,我想说:少年追梦,则国家实现“中国梦”!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让梦想成真吧!
师:(小结)这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处要点题,点明中国梦和我的梦的关系,可以围绕三个步骤写:1、我的中国梦是什么?2、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中国梦?3、我怎样实现我的中国梦?从这几个方面,抓住一两件事例写具体,这就是我的中国梦。
五、师小结:
同学们说了这么多,我们又看了范文。我想同学们一定感觉意犹未尽,那就让我们把自己的梦想写出来吧。
六、学生动笔写作。
七、指名一两名同学进行口头作文、评议。
篇四:作文指导教学 篇四
一、教什么
听XXX老师讲座,她多次提到了“依标据本”,我深有体会,因为我们平时都是以此指导自己把握每一课教什么,怎么教。
要对自己教什么做到心中有数,就少不了读《语文课程标准》、课本及相应的《教师教学用书》。
1.读课程标准,明确本阶段习作目标。
课程标准中的目标也就是我们教学努力的方向。课标中“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这讲的是学生习作时的情感与态度,我们应该让学生明白写作是自己的一种需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这讲的是知识与能力,要学生懂得生活是习作的源泉,对身边的事物,了解越清楚,认识越深刻,掌握越全面,语言表达能力就越强。“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的需要,分段表述。”“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这是谈学生习作的过程与方法,我们要让学生在习作过程中学会表达,明白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